写博客最怕遇到哪三种人?
文章来源: 农家苦2015-10-02 14:27:50

第一种人:搞新闻的。按照我的狭义理解,博客应该是私媒。博客的主人写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应,或抒发个人才情,或表达个人观点,或传播个人见闻,范围仅限于个人的见识领域。而搞新闻的人写博客,总有新闻人的职业病,喜欢把属于大众媒体的内容,拿到私媒体里来传播。名人与普通人站在一起,读者的眼球自然就转向名人一边。

本来,博客主人写了一篇很有思想价值,很有生活情趣,也很有教育意义的好文章,结果在博客里被“热门”新闻给淹没了,上不了热点栏目,当然也就削弱了该文的传播面,影响了该文的受教效果,非常可惜。

明星划过天空,国家领导人出访,公共紧急状况,交通事故,天气异常,自然灾害等等,这些应该很好界定,属于新闻范畴,拿到博客里来传播,虽然能收到“鸡立鹤群”的效果,但也难免“偷天换日”的嫌疑。

第二种人:做生意的。做生意赚钱,养家糊口,创立基业,这本是天经地义的大好事;宣传专业知识,向客户展示市场行情,秀一秀自己的专业水准,取信客户,增加销售业绩,这也值得称道,无可厚非。可是,拿博客做幌子,写博文做广告,那就有点不合“地”宜了。

有些搞心理咨询,房地产经纪,保健品推销,性犯罪研究的人,特别喜欢拿古典诗词,掌故轶事,历史上的著名战例,名人经典语录开篇。如果你不看下文,绝对会以为他们是文史专家,哲学大师,军队高参。因为这些人文笔十分老道,可谓才华横溢,见识非凡,一般的才子、才女绝对望尘莫及。

然而,话锋一转,他们却把高大上的话题引到了自己的生意上面,让你顿时感觉狗尾续貂,佛头着粪。这种情况在加拿大的中文媒体最为多见。

第三种人:打擂台的。这种人既不为新闻,也不为生意,却把新闻人的敏锐和生意人的精明玩弄得炉火纯青,天衣无缝。

他们的特点就是喜欢热闹,爱听吆喝声。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他们就随时准备比赛,而且一定要名列前茅。与普通博主和大侠们相比,他们聪明绝顶,伶俐万分,文治辉煌,武功高强,拳打南山猛虎,脚踢北海蛟龙,天下没有他们不知道的事儿,也没有他们不认识的人儿。

人们谈癌色变,他就天天给你上防癌抗癌无穷、无知、无用篇,浑如他自己三天前刚死于癌症,做了新鬼还魂告慰亲人似的;人们关注个人健康,他就没完没了地给你转“名为保健防病,实则胡吃海喝死得快”贴子,那标题的肯定口气,好像他刚刚拿到诺贝尔医学奖似的。

她们甚至连恭维别人,都要挑选那些能够带来广泛关注的人物,以便抬人架己,为自己增加人气和文章点击率,足见其趋迎奉承、投机钻营之用心。

以前,我听老一辈的人说,戏子名角,名噪一时,红遍天下,最后却很少有好下场的。什么原因?他们没讲。我也一直在刻意酌量,到底为什么。可惜我智不能及,始终得不到答案。

后来听一个牧师讲道,说舆论的“舆”就是车子的意思。早先人们传播信息都靠车子,上天对子民传播天道要用车子,皇帝向臣民发号施令也要用车子,所以,舆论一向为神权和皇权专有、专用,“文以载道”就是这样来的。

上至政府官员,社会名流,专家教授,下至演艺明星,博客写手,一旦出了名,就等于拥有了舆论的舞台,如果你言不及义,文不传道,只知道倾诉啰唣,为自己博虚名,图痛快,那你的下场也就无需专家预测了。

我听了这话恍然大悟,也毛骨悚然。

博客是个不设防的小天地,任何人都可以随意进入、闯入和潜入,也都可以随意篡改、剥夺和侵吞。要想维护这个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乌托邦、理想国、女儿国,还真是颇费思量的。

(本文实有所指,欢迎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