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会是哪些人的坟墓?
文章来源: 远方无声鸽2014-11-13 19:34:50

我一直迟迟没有认真动笔写一篇关于婚姻的文章,   原因有二:一是读者中可能有一半以上已经视婚姻为坟墓, 关于婚姻的文章会让他/她们揭开旧伤口; 二是这类的文章恐落于道德或宗教性的说教, 最后导致一场不必要的争论。 不过近来看见许多人奋笔疾书,慷慨陈词婚姻之宝贵。  俺实在不能按耐内心的激动,  也出来说几句我的观点。

说到婚姻, 我们不得不回到最本源的一个问题来分析—–男人和女人的不同? 男人和女人为何不同?  除了生理结构的不同外,男女的灵魂结构也完全不同。 这部分道理, 小说家们说得最好,  简.奥斯汀曾在小说《爱玛》中写道:“这个世界上的一半从来都不会理解另一半人的快乐到底是什么”。 几千年来, 人类都是以男性为中心而建构政治,社会和文化, 当然没有多少男人会去理解女人到底要什么样的快乐? 什么才是女人们灵魂的需要? 其实人类早就有答案了, 只不过没有几个人愿意去聆听。

当现代工业革命来临前,大部分女人的天职就是相夫教子, 传宗接代。当女人有机会受教育和工作时, 旧的婚姻制度受到了挑战。 人类社会面临的只有三条选择,要么回到夫权为中心的过去;  要么来个颠倒,  建立一个女权为中心的新未来;  还有就是找到一条让男女都能平等共存的道路。 这三条路你会选择哪一条呢? 这实际是每个人的信仰和价值观来决定的。豪不隐讳,俺是个有近20年婚姻经历的基督徒,  当然我的价值观是第三种, 一句话:“男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这个一体不但是肉体的,也是精神的)”。 我不想说得太抽象化,  通俗地说,  什么样的道路会埋葬你的婚姻?  更具体一些, 就是哪些人的婚姻会走入死角呢?   看着周边曾经离过婚的或辅导过的人,  一般有下面四种人:

 一是, 在心理上没有离开父母的男人, 处处需要征求父母的意见, 结局是父母的利益高过妻子的利益, 无法和妻子共同作一个决定。 这方面诸公可以看看莱特博士的书《男人到底要什么》

二是,   在生活中依赖感太强的女人,特别是在经济上处于劣势的女人, 结局是在婚姻中处处缺少安全感和信任感。  这方面有纠结的人可看看此书《为什么爱情不能持久》。

三是, 男人和女人缺少灵魂或生命意义上的沟通,每天只是在一起吃饭睡觉, 忽略双方精神上的合一, 结果有一天会有红杏出墙或路边采花。 查普曼发行百万的名著《爱的五种语言》可以创造良好的两性沟通。

四是, 总是试图改变对方,无法接受对方的真相, 这种情况男女都有。 大多数女人结婚时希望她们的丈夫会改变,但是他们没有任何变化。大多数男人结婚时都希望他们的妻子不会改变,然而她们却都变了。 所以小说家永远讴歌的是爱情,却少有赞美婚姻的。  似乎爱情是自由浮动的云朵, 而婚姻是男女日常奴役的枷锁。

我们周围有太多专业人士和婚姻辅导专家, 俺在这里班门弄斧,  不过如果我们愿意敞开自己的心, 像寻求珍宝一样地去寻求婚姻上的医治和辅导,  那您正在遭受的婚姻之挣扎肯定会见一些曙光。“寻求的就必寻见,叩门的就必开门”。  听完我说教式的婚姻观,最后赠各位一句实际通俗的话:“婚姻的成功,不只是要找合适的伴侣,更加重要的是你自己也要做一个合适的伴侣….. 你婚姻的成功与否,决定你是否将爱的方式以及去爱和被爱的能力带入你的婚姻之中。 一个成熟的灵魂,是你带入婚姻中最好的嫁妆(Elof  Nelson 语)”。还是不明白,那就把苏芮的这首歌常常唱给自己和对方听一听吧:

因为爱着你的爱 因为梦着你的梦 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 幸福着你的幸福

…….

所以牵了手的手 来生还要一起走 所以有了伴的路 没有岁月可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