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君石|转基因食品不属于食品安全问题2015-05-07 08:47 | 作者: 陈君石 | 标签: 陈君石 作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本文根据其在4月29日北京市科协科技思想库转基因技术决策咨询沙龙的报告文字整理,未经作者核对。
我不熟悉农业,也不研究转基因,我研究食品安全,所以今天就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谈一谈转基因到底有没有安全性的问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食品安全的定义,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世界卫生组织对食品安全有一个定义,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按照两个组织的定义,转基因的农产品不属于食品安全问题,因为谁也没有证据说转基因的作物里面哪些是有毒,有害的物质,更不要说有证据证明对人体健康有影响。
所以很多年以来我做食品安全报告,我从来不谈转基因的问题,因为我认为它不是食品安全的问题。可是我做完报告,在互动的时候,总有人要提转基因的问题,所以刚才黄大昉研究员所讲的,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比较广泛的说法至今没有定论,也是民间广为传说的说话,而科学家的观点是“至今没有任何科学证据来表明转基因食品吃了以后,对人体健康有害”。老百姓和领导官员常常问,这个到底安全不安全?
从科学研究角度来讲,我不可能证明这个是安全的,我只能用科学实验来证明它没有不安全,看起来有点绕口,但是从科学上来讲,你凭什么说这是安全的?我只能说我没发现它不安全。我们还是要用科学思维来对待这个事情,因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是绝对安全的,零风险是不存在的。
我们今天大家来这里开会,不管是走路来的,骑自行车来的,坐公交来的,还是开车来的,都是有风险的,但是大家都毫不犹豫都来了——有风险,但是还来了,说明这个风险可以接受。对待转基因也是一样的。
担心转基因不安全是由于不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原因。实际上传统农业杂交技术,也是无数基因发生了改变,而现代转基因技术,仅1-3个基因发生了改变。所谓转基因无非是把外来的基因转到现在的作物里面去,基因会表达出蛋白质,我们一天吃很多蛋白质,中国人平均每个成年人每天要吃60克蛋白质,所有蛋白质进入胃里面被消化,有的被吸收,不吸收的排出体外。从外面转过来的基因也是蛋白质,我们的胃不管你是转基因的还是传统杂交的,一律消化吸收,我们通过胃酸的酶来消化蛋白质,来了就消化吸收。
所以我觉得从根本上来讲,从道理上来讲,是不可能发生任何安全问题的,何况我们已经有数不清的实验证明,这个外来转来的基因,进入胃里面是同样消化吸收的,尽管理论上是不应该做实验的,但是也做了,证明是同样消化吸收的。
不管怎么样,由于转基因是技术,技术是中性的,技术用得不好,确实可以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所以每个国家对转基因食品都有严格的管理,中国也有一套关于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评价和管理的措施。所以每个国家对转基因到目前为止都是要审批,包括美国也是要审批,中国也是要审批,审批是根据评价结果批准它的安全性。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评价基本原则是国际通用,中国也是按照国际通用的原则来做的,一个就是个案的原则,不是说我批了大豆了,就可以所有的大豆都可以批的。第二,风险分析的原则,第三,实质等同性原则,要拿实验来证明用了转基因技术所产生的农作物,跟它原来没有转基因同类的作物,它实质上是没有差别的。我们用这样的原则来证明它,既然原来都已经吃了多少年,都认为它是安全的,新的转基因作物也是安全的。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有国际通用的各种各样的标准。中国也有一套严格的规定,那个时候制定的原则、管理条例基本上根据国际来的。我们有一套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包括饲料,包括微生物的,动物的,植物的,各种各样的都有。还有进出口的安全管理办法,甚至还有一个生物标识管理办法。
2001年开始,首先是有国务院的规定,然后农业部做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在所有刚才讲到这样一些管理办法里面,其中有一条就是关于食用安全性评价的规定,我们有清清楚楚的原则,有非常明确和仔细的技术指标和要求,尽管跟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颁布的内容,文字上不一定完全一样,但是基本上我们涵盖了所有的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技术指南方面的内容。
转基因食品的主要食用安全性问题包括营养成分和抗营养因素、毒性蛋白质和过敏蛋白质、标记基因的安全性、对人类的长期非预期效应。比如说我们国家规定转基因农作物要研究它的营养成分和抗营养因素,要没有转基因的同样品种的农作物来比较。转基因的水稻就和非转基因同样品种的水稻来进行比较,有没有毒性蛋白和过敏,因为过敏的问题中国老百姓不太关注,这个是在国际上天大的事情。昨天英国的辣椒粉,由于没有明确标识可能含有过敏物质而大规模回收。
上面讲到的是我们要解决这么多的问题。我们要做营养学的研究,毒理学的研究,致敏性的严重,还有其他其他资料和综合评价,包括基因从哪里来,它本身的安全性,最后做出一个综合的评价。
主要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及氨基酸、脂肪及脂肪酸、碳水化合物(包括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等。拿同样品种的转基因的水稻和非转基因的水稻做成分的比较,看一看有没有变化,两者有没有区别?
抗营养成分和天然毒素,包括抗营养因子和酶抑制剂等。抗营养因子主要是在大豆里面,因为大豆里面有一些酶抑制剂,黄豆没有充分煮熟,吃了以后胃肠道是不能适应的,有没有抗营养的因子和酶抑制剂,这是在营养学上研究的常规,特别是对豆类的食品。
因基因修饰生成的新成分,转变来的是一个什么新东西,假如说营养成分没有区别了,还要应评估人群营养素摄入量是否会受到将此类食品引入食品供应而发生变化。这一方面没有差别,应该就没有差别。
我举一个例子,这就是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院士研究的,在媒体上非常出名的转基因水稻BT汕优63,这个水稻已经发了安全证书,去年就过期了,今年重新申请,又被批准了,农业部有给了安全证书。这个水稻要评价农药残留及重金属含量,各个关键成分的变异在对照物变异范围值内。所有这些营养成分和原来非转基因的水稻没有差别,具有等效的营养价值。
第二个方面要做毒理学的评价,要做老鼠等动物实验,要做试管里面的实验,要做外源性的基因,本身这个基因是一个蛋白质,本身有没有毒?不但是要做转基因,转进去以后有什么变化,还要做转基因生物技术及产品因基因修饰而改变的特性所产生的潜在毒性效应评价。
还有做到90天大鼠喂养试验,人吃转基因要吃一辈子,三个月大鼠试验够吗?这是国际通用的,这是经验的总结,另外按照大鼠的寿命和人的寿命的比较,这三个月就相当于人的好几十年,所有的毒理学试验和药物毒理学试验,通通是最传统的三个月。如果有必要,上面做完了有必要还可以做生殖发育毒性、慢性毒性,致癌性评价等,假如没有例外,做到90天就可以了。
cry1Ab/cry1Ac蛋白与已知有毒性的蛋白和抗营养成分在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上无序列相似性。在模拟胃酸、肠液条件下15秒便降解。
新的表达蛋白经口急性毒性试验,按每公斤体重吃5克,老鼠没有发生任何有害的作用。按照50公斤体重每天食用一公斤大米计算,其安全系数是10万倍。
之后还找了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了大鼠传统致畸,慢性毒性,三代繁殖等试验。转基因的评价是过度评价,我们一般不会做到三代繁殖试验,做大鼠是两年慢性毒性试验,一直等他到老死,没有发现有任何的不良健康作用。
致敏性评价,外源基因表达蛋白质与已知敏原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比较,还有稳定性。
所以致敏的评价做了,氨基酸的序列没有相似性,同样在模拟胃酸条件下15秒便降解,模拟肠液条件下15秒便降解。抗虫转基因水稻BT汕优63整个食用安全性的综合评价表明同样的安全,我们前面讲大了一个很大原则,叫实质等同性,这个结论是转基因的水稻和非转基因的水稻同样的安全。BT汕优63,2015年第二次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安全证书,这在历史上也是一段佳话。第一次安全证书颁了,还有第二次,因为没有毛病。
所以我的结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是以科学为基础的,我们国家的安全性评价的内容涵盖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等组织颁布的转基因作物食用安全评价指南里的所有内容。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是慢性危害的证据。所以凡是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举的例子是张院士的转基因水稻,到目前为止没有批准商业化,尽管第二次拿到了安全证书。假如批准上市了,应该是安全的。
我提供的这些信息,供大家参考,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