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为何被新加坡反超?根本原因在这!
文章来源: 北美曹先生2020-02-20 09:21:13

1月中旬,回国过春节之际,顺道去新加坡和香港转转,给自己此行的一个小课题是:新加坡与香港两地比较及香港问题之所在。

过去20多年里,我每隔4、5年去一趟香港,但是新加坡从未去过。在我粗略的印象里,香港是一流的国际大都市,绝对超过弹丸之国新加坡;但这次实地了解后,才知道这20年里新加坡已快速赶上并超越香港,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香港很难再赶上新加坡了。

首先,是直观的感受。新加坡的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市容管理等等,毫无疑问是世界一流水平,在亚洲差不多能与东京相媲美,感觉要比香港整体高出一个层次。这次在香港大街小巷走走,很多地方和我25年前第一次去的时候变化不大,令人失望。而从两地市民的外在状态上也能感受到这种差别来。

其次,是市民的看法。我每次去一个地方,总愿意和出租车司机聊聊,我觉得他们对当地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是最真实的。这次在新加坡坐过几次出租车,他们对新加坡的今天都比较满意,很感自豪。这次虽然没有和香港的出租车司机交流,但之前去过的两、三次,他们每次对香港政府和当时情况都非常不满,抱怨多多。另外,和两地的朋友交流时,也得到差不多同样的看法。

最后,从GDP等数据来看。香港和新加坡两地GDP发展走势图如上,其中可以看这两组数字:2018年,两地的GDP分别是3630亿美元和3642亿(对应的人均GDP分别是4.87万美元和6.46万);而2000年,两地的GDP分别是1717亿美元和961亿(对应的人均GDP分别是2.57万美元和2.38万)。

其实,在2000年以前的大部分时间里,香港的GDP都大致是新加坡的两倍左右;2010年,新加坡首次反超香港,经过10年的拉锯竞争后,不出意外,2019年和今后新加坡都要持续甚至大幅超越香港了。

另外,香港政府的财政收支一直比新加坡高出不少。在支出中,新加坡要比香港多出国防和外交这两大项。新加坡每年的国防支出约占GDP的3%(现在约为100亿美元,人均国防开支在全球仅次于美国和以色列)。所以,无法想象香港每年巨大开支都花在了哪里?何以招致市民如此不满?

等等,香港与新加坡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可比性,不仅他们之间的各种渊源盘根错节,而且两者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都有很多相似性。在这种比较中,香港一直拥有很多优势的,比如地理位置更优越、地域面积更大、人口数量更多,人口素质更好,等等,但在最近20多年中,新加坡呈现出更好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这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和探究。

有人说,香港贫富差距拉大是导致今天局面的根本原因。从基尼系数来看,现在香港的在0.54左右,新加坡的是大约0.46。显然,尽管过去几十年来,两地的贫富差距都在加大,但是香港的贫富差距已经相当大了。据说海底捞老板移民新加坡后成为当地首富,而香港几个富裕家族则早已横扫东南亚了。那为何造成香港的贫富差距这么大呢?

有人说,香港高企的房地产市场是阻碍香港的罪魁祸首。据统计,香港的公屋与私宅比例为4:6,而新加坡是7:3,香港有全世界最变态的房价收入比,新加坡却做到了人人有其屋。相比而言,香港的财政收入更多,人口密度更小,实体产业更少,但香港的房产价格却始终高不可攀。房地产是香港两极化和阶层撕裂的主要推手,而这又是如何造成的?

有人说,香港的产业结构空心化是香港衰退的首要因素。没来新加坡之前,我只是知道新加坡的航运业很强大,过来后和很多朋友交流,才得知新加坡的产业种类很完善,布局很超前,像石化产业(世界三大炼油中心之一)、电子、机械制造和生物医药等都很有实力。香港呢,除了大力发展金融、贸易外,制造业大都转移到中国内地了,那这种局面又是怎样形成的?

等等,这些观点,我认为都是表象问题,不是根本之因。香港最大的问题和根源是:香港的政体制度在设计上存在先天的、巨大的缺陷。

看待一个地区的发展状况,我个人喜欢从社会制度层面去观察和思考,而不是盯着具体的人和事。

社会制度主要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辅助运行体系(社会组织等)三方面,而政治制度往往是最为重要的。前两方面就是常说的“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这两只手无疑都极其关键,缺一不可。其实还有另外一只“上帝的手”,这个不在本文讨论。

对于西方的民主政治体制(英式和美式的),很多人并不真正了解,在我看来,核心是这三个层面:

第一,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英式的行政与立法二者有很大的重合,美式的三权分立最为彻底。

第二,联邦、省/州和市镇三级政府相互独立,各负其责,各为其主(各自的选民)。联邦主要负责国防、外交等;省级主要负责卫生、教育等;市级主要负责市政建设、治安交通等。三级政府不但人权、事权责任清晰,而且财权(税收)也有对应保证。省/州这一级政府权力非常大,所以动不动就有省或州要闹独立的。

第三,政党制度为主,即多以政党的身份参与竞选,一般是两党制或多党制。联邦和省级基本都实行政党制度,但市级大都是非党派政治,比如加拿大的温哥华和蒙特利尔的市议会选举是政党制度(英国伦敦市好像也同样),而多伦多就是非政党政治(纽约市也如此)。

上面这三个层面中,很多人都知道第一个层面,但实际上第二个层面更为重要,而第三个层面却是根本。

对应西方的民主政体特点,来看看香港和新加坡的政治制度。

我之前没有研究过香港的政体制度,以为“一国两制,高度自治”下,香港实行的就是英式民主制度。这次和香港朋友聊聊以及事后查查资料才发现,香港实行的根本不是英式(或美式)政体制度,而完全是新式的、不伦不类的政治制度。在西方社会中找不到对标香港的政体模式。

按理说,香港应该采用省一级政府的制度设计(实际上香港在某些方面还行使准中央的职权)。在英式体系中,省一级政府大都是政党制度,行政首脑也无须选举产生。香港在立法会选举中似乎是“党团(政党和社团)制度”,但本质上相差甚远。社团(比如香港工联会)并非政党,而香港小党林立,也无法形成真正有效的两党制和多党制。

如果仔细看香港的政体设计,更像是市一级的制度模式,比如像英国伦敦市。行政长官如同市长,是选举产生的,立法会类同市议会,但依然存在是否是真正的政党制度以及行政长官是否有党派属性(据说香港行政长官不能属于哪个政党)等本质上的差异。当然,香港的行政长官和立法会议员也并非直接选举产生的,不过这个不是问题的最核心,制度设计的基础和框架才是最为根本的。

也就是说,即使香港是真正按照英式的市一级政府的政体模式设计的,也是头小体大、功能欠缺的政府架构,这必将制约和阻碍香港的良性发展。

香港也有区一级的议员选举,但是这并没构成区一级的政府组织,区议员权责很小的,香港实际上只有一级的政府组织。这个也不重要,新加坡本质上也只是一级的政府体系。

对于像香港这样的大都市或者新加坡的城邦国,区域内的各种条件差异不大,可以采用一级的政府组织,不必要实行两级或三级的政治架构,但是按照哪一级来设计却至关重要,影响深远。

再看新加坡的政体设计。很容易看出,新加坡是英式的民主政体。有人说,新加坡一党独大,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但这和一党制是完全不同的。

新加坡的民主体制建设,得益于早期自身的自治追求(二战后开始),迫使英政府准许新加坡在1955年成立民选的立法会,再后来1959年新加坡自治邦成立,再到1965年独立建国。可见,新加坡的政体设计最早是按照英式省级政府模式来建立的,后来升级为中央政府就顺理成章了。

香港与新加坡不同,在九七回归前,末代港督彭定康也想给香港打造一套适宜的政体制度,并推动议会选举、政党建设等等,但种种原因未能有效完成,最后形成了现在的政体模式,按百度上说法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是行政长官负责制,即行政主导、司法独立、行政与立法既相制约又相配合。”

香港现在的政体制度,弊端很多,最大的弊端就是无法形成利益制衡。如果是实行类似新加坡的政体制度,采取政党政治,则情况就会大不一样。现在只是徒有虚名的“党团制度”,其实际的设计模式和选举制度,使得一个利益阶层(像房地产商)能够长期操控行政与立法会,香港的今天就理所当然了。

总之,在香港,“看不见的手”很强大(香港一直是世界上最为活跃的经济体),但“看得见的手”很羸弱,先天不足,与香港的城市地位和发展要求不相匹配,这是内在的、最大的问题和矛盾。

新加坡则有别于香港,两只手相互配合得较好,才取得如今的成就。对此,有很多人笑侃说,香港是有自由无民主,新加坡是有民主无自由。这个有些道理,但不够明确。

有朋友说,新加坡的经验不具有可比性和参考意义。我能理解这句话背后的涵义——新加坡拥有香港永远无法拥有的一样东西。但我并不认为这个东西有那么重要,很多发展实践也能从正反两方面佐证这一点。

香港的今天和各种问题的涌现,我认为,主要不是中央政府的问题,尽管中央政府在某种程度上纵容了香港政体制度的弊端,甚至还有所推波助澜。

香港也一直有人呼吁“双普选”,但如果制度设计本身存在先天缺陷,那即使搞“双普选”,也并不能解决所存在的根本矛盾。

香港的“症结”还需要自己去面对和解决,但香港的民主实践很少,解决起来一定困难重重,任重道远!最后,祝愿香港的明天越来越好!

【备注:本文有些信息和数据是通过度娘查阅的,可能不够准确,但不影响基本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