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华盛顿、戴高乐之流没法和毛泽东相比?
文章来源: summergrassW2015-12-16 09:53:35

为什么华盛顿、戴高乐之流没法和毛泽东相比?

 

夏天的草

 

 

 

毛泽东太伟大了,为了对他进行贬低,就需要拿一些历史人物来把毛比下去。这还真不好找,纵观历史,就没有能和毛泽东相提并论的人物。古今中外,就没有象毛泽东那样全才的: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哲学、诗文、思想、对敌斗争战果等等。于是,华盛顿、戴高乐这样小丑级别的领袖就被隆重推出来镇压毛泽东。当然,直接上阵比是纯粹找虐,为此就需要做一些技术处理和加工,简单地说,需要贬低对手、抬高自己。对毛泽东的当然要用诋毁的手法,通过阅读大量的贬毛文献发现,都共用同样的手法:尽量矮化毛的所有成就,突出中方的伤亡人数,在纰漏毛的对手的伤亡,能不全说就不全说,能堂皇尽量堂皇。对华盛顿、戴高乐这样的庸才则采取现在充气娃娃的手法,尽量美化,用希特勒的公式,将谎言真实地重复一千遍,使它们成为真理。

 

先谈华盛顿,这个所谓的美国开国之父。现实中的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但我不想用伟大这一词,如果将时间倒退10年或20年我会毫不迟疑地奉上这一词,现在还是让美国政客去自吹吧!最强大的美国却有着最微不足道的历史,特别是其200多年前的建立几乎毫无任何出彩之处。为了使美国伟大起来,就需要美化历史,华盛顿就是这样被强行镀上金身的。实际上,美国的独立战争是美国的一部分流氓地主不满英国对他们的歧视性税收待遇而组织起来的反抗,当然老实忠于英皇的另一部分人没有参与,逃到了加拿大,后来这部分逃到加拿大的异见者又扩张成了现在的加拿大国家。加拿大后来还曾成功地粉碎了美国妄图将加拿大也并入美利坚联盟的军事扩张行为。这部分想偷税的地主们就拼凑了个独立军,由华盛顿担任独立军的总司令,因为华盛顿是反叛地主中最懂军校里那些条条道道的,所以赶鸭子上架被总管了。

 

需要指出,华盛顿并没有对军队的绝对掌控权,也没有在军队中的绝对威信。华盛顿领导的这支军队在战争期间主要是跑路,用边跑边放枪的方式来拖跨英军,阅读相关的史料可以发现当时独立军的士气低落,逃兵很多,装备就更比不上英军了。华盛顿的指挥才能平平,中规中距,其它方面的才华更是没有惊颜之处,不用说和毛泽东比,就是连蒋介石也不如,很象蒋手下的那个蠢材福将刘峙。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唯一象样的胜利还是由一位没有上过军校,出身野路子的泥腿子打的一场城堡保卫战。这哥们没有熟悉军校常识的华盛顿那种见势不妙就逃的胆怯样,而是豁出命傻楞楞地死守。俗话说,讲理的怕不讲理的,不讲理的怕不要命的。英军是讲理的队伍,碰上这种不计伤亡的二杆子,立马歇菜,为了避免更大的伤亡,只好放弃这个堡垒。这场胜利动摇了英军在美洲征战的决心。英国当时有大量忠于自己的保皇党在加拿大,当时的美国东部13州又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吸引英国非占据这些叛乱的地方不可。因为不想再死人,英军选择了放弃,让这帮满口鼻音的美国崽子独立去吧,反正也没有多少收入。

 

本来华盛顿带的一帮乌合之众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如果这时英军由一个二愣子将军领头的话,会用不超过1个月的时间追击将华盛顿军击溃,然而历史垂青了华盛顿,将胜利这个天大的馅饼到了他头上。当然,后面还有更大的馅饼,在他总统退位后,还将他的名字作为首都的名称流传。既然华盛顿领导的军队胜利没有什么过硬的东西,当然他在同时代的哥们中就没有那种至高无上的威信,也绝对没有搞独裁的资本,事实上,在他的总统任期后期,他已经感受到了让他退休的压力。我们知道,中国历史上所有的末代庸才皇帝都能够急流勇退,明智禅让,而且都能留下一篇漂亮的诏书。华盛顿也不例外,在退出后,照样留下了一些漂亮大话,更可笑的是,后面精神洋奴竟将这些退位诏词当事炒作。我的一位朋友曾忏悔,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同样因为无知崇拜些漂亮说辞下的华盛顿。

 

反思美国的独立战争史,如果不是由平庸的华盛顿上位,而是由猪盛顿或狗盛顿般的莽将领头,和英军找机会死磕几下,给英军来几下狠的,还真有可能用伤亡把英军彻底吓跑,当然那就会真正出现美国的沙达姆了,美国历史就改写了。正因为独立战争胜利后群龙无首,一帮流氓地主才不得已按照英国老祖宗的惯例关门讨价还价,最终出台了我们现在知道的美国宪法。

 

戴高乐同样是一位被二战胜利馅饼中脑袋的幸运儿,这更是一会吹牛的主,事实上二战期间他就是一个光杆司令,名义上领导一帮喜欢夸夸其谈的法国佬。靠着美国人和英国人的拼死恶斗,戴高乐领导的法军终于战胜了德国,赢得了表面的光环。即便把戴高乐抹掉,二战历史还是照样可以写下来,完全可以另立一傀儡牛高乐或马高乐建立纳粹后法国。除了用法语再精妙重复法国前辈们如卢梭、孟德斯鸠的老本外,戴高乐没有多少自己的东西。这样的人虽然顶着胜利者的光环,却缺乏实实在在的东西能在军队和市民中显示威信,更不用说搞独裁了。戴高乐同样有中国末代皇帝的高度自觉,主动退位,留下大忽悠言语。

 

正因为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戴高乐十分倾慕毛泽东,他是一个十足的毛粉。戴高乐一生最大的遗憾是没有能够亲自见到毛泽东。

 

现在的史料表明,毛泽东曾想退位,但现实不允许,毛泽东是个理想主义者,他要看到国家向他设想的理想主义方向发展,他要让他领导解放的人民有新的面貌。在毛泽东看来,刘少奇不是这样的领导者,邓小平还欠缺着什么,当然更不幸的是,毛泽东自己的实践没有把国家引向繁荣,这才有了中国最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至于说毛泽东不如华盛顿、戴高乐,则象说孔子不如子贡一样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