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过《山海情》里那个苦哈哈的地方
文章来源: 花似鹿葱2021-01-31 11:41:16

电视剧《山海情》比较真实地展现了西海固这个中国最贫瘠的地区,引起了年轻人的惊讶也勾起来我的回忆。

一般常识看,中国的南部比北部发达,地理环境条件也比较好。但是宁夏是个异数。从青海高原发源的黄河水到了宁夏突然任性地向北拐去,滋润了宁夏北部银川和内蒙古包头一带的平原,俗称河套平原,塞上江南。然而却苦了宁夏中南部一片缺水的荒漠。电视剧写的海吉县实际上就是宁夏中南部吉县、海原县再加固原(当年红军长征走过的六盘山就在固原)捏合成的虚构的地方,即西海固地区。

西海固地区的大规模移民扶贫是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的。记得九十年代有篇报告文学真实地记录了那种教人难以置信的贫困和移民们不愿迁移的真相。此文好像过于暴露了,以至于后来被禁。我在网上扶着娘娘牵着狗,不敢说上穷碧落下黄泉,也差不多折腾一个多钟点,愣是没有找到原文,只好作罢。

但是那篇报告文学描写的情景一直在我心里萦绕,一家人只有一条裤子穿,有的人把政府发的小麦种子口袋放在炕头,饿了就抓一把嚼,连煮熟都懒别说去种了!那种穷得不能再穷、懒得不能再懒的情景实在是凭空想不出来的。电视剧开始说把种鸡吃了,真是手下留情了。俗话说,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觉。穷惯了,似乎麻木了。搬出西海固到有水的地方好像不错,但是需要劳动需要勤奋,很多人就不愿意般,美其名曰:故土难离。记得宁夏政府还用了一狠招:从初中起先把孩子们都集中到银川上学,用上学的孩子吸引成年人下山。我去过那所住宿制中学,分初中部高中部,由银川的名牌教师任校长,规模庞大,条件相当不错。

2006年,我终于有机会从宁夏北部一直走到了南部的六盘山。一路走一路看,才知道,印象中缺水干旱穷山恶水的宁夏其实有着很美的一面。

宁夏首府银川在北部,背靠贺兰山,俯瞰黄河水。令人意外的是,由于黄河多次改道,留给银川星罗棋布的湖泊湿地,使得降水稀少的银川竟然也不那么干巴巴,何况没有多远,就是贺兰山下的西夏王陵遗址,进山又有神秘的贺兰山岩画,绝对是个旅游的好地方。

文字应该是西夏文

1969年,尚在农场劳动改造的张贤亮发现了明清时期的要塞古镇镇北堡。等到文革结束,他被调到宁夏文联工作,就把这个地方介绍给《一个和八个》摄制组。此后,很多武侠片、与西北风有关的片子都来过此取景。包括张贤亮自己的小说《灵与肉》改变的《牧马人》。

张贤亮是个很有商业头脑的文人,1993年自己投资创办了镇北堡西部影城。如今已经形成了明城、清城、文革大院等格局。文革大院有一个语录牌,我拍了下来,冠名《毛主席留下的健康食谱》发在我新浪网的博客里。前两年发现,已经被禁了。

作为我们国家的回族自治区,2005年在银川郊区建成的回族风情园是个与镇北堡截然不同味道的旅游点。说是回族风情,感觉就是宁夏的泰姬陵。

出了银川向南,进入宁夏中部腾格里沙漠的边缘中卫市。五十年代为了保护包兰铁路和银兰公路的畅通无阻,中卫市那种网格状的固沙护林办法成功地抵御了沙漠的南侵。如今“沙坡头”已经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往上走是沙漠的浩瀚,往下看是黄河的水湾,被称为“垄断性的旅游资源”。黄河上有皮筏供游人乘坐,好像6人一个筏子。还有一个挂在钢索上横跨黄河的项目很刺激,实在没胆量试。沙坡头的照片不知怎么找不到了,遗憾。。。。。。

从中卫到这一带公路两旁成片枸杞园,据说也是扶贫项目

旅行的最后一站到了南部固原,其实六盘山区植被还是不错的。山村这些红瓦房据说也是扶贫项目。

一小插曲:朋友内急,想借用老乡厕所,被一口回绝。最后还是交了点钱才算解决问题。感慨。。。。。

山顶上建了红军长征纪念馆,宏大建筑宏大广场,咱没法拍全貌照片,只好借用了网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