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张爱玲的一次亲密接触
文章来源: 花似鹿葱2020-09-30 11:10:43

上海,常德路195号常德公寓。即使在上海高楼林立造型各异的街面上,它的外型依然显得独特。看过一篇介绍的文章,说常德公寓“是一幢非常女性化的大楼——肉粉的墙面夹杂咖啡色的线条,多半是时间的关系,这幢大楼看上去有些暗暗的色调,仿佛沾染了灰的,旧日里女人用过的胭脂扣。”女作家陈丹燕在《上海的风花雪月》一书中描述:“张爱玲的家,是在一个热闹非凡的十字路口,那栋老公寓,被刷成了女人定妆粉的那种肉色,竖立在上海闹市中的不蓝的晴天下面。”

以上的感观,无疑是被先入为主的主观印象所左右,因为这坐落在静安寺附近热闹街头的房子,便是才女张爱玲的公寓旧居。

我站在马路对面端详:这幢楼房中间部分用米色与紫红色分隔出楼层,两侧伸展的部分长短不一,像是努力展开又无法自由的翅膀。

今天的常德公寓,当年的爱丁堡公寓Edingburgh House。1939年,张爱玲与母亲和姑姑曾经在51室住过,1942年从香港回上海后,她与姑姑一起搬进了65室现在为60室,直至1948年。2005年,上海市静安区政府做了非常精美的大理石标志,明确此间曾是张爱玲居住的地方。

如今这里大门紧闭,玻璃上一张白纸如同一只白眼:私人住宅,谢绝参观。将所有好奇者的脚步挡在了门外。

公寓的一层如今是小书店,千彩书坊。

这是一家以张爱玲概念为主题的书咖,来千彩书坊的人多半是冲着她来的。沿街的那一长排落地玻璃窗很是显眼,门头上还悬挂着老式马车灯,傍晚时昏黄的灯光从里面溢出,温暖又不刺眼。推门进入,一整排书架引人注目,一本本书籍安静躺于书架之上,书架边张爱玲的照片还让人可待成追忆。临街的窗户外是车来车往的繁华,窗里,昏黄柔和的灯光下,恍然昨日。

店里的书架每一栏也都装饰着暖洋洋的灯光,书,有英文书、有日文书、有大陆的中文简体版也有港台的繁体中文版图书,大概这里的客人是五湖四海吧。

买了一本张爱玲的[重返边城],32元;要了一杯咖啡,55元。这年头,咖啡比书贵。。。。

墙上很多这样的画作,作者均为赵仁年。惟妙惟肖画出来张爱玲笔下的各色人等。很喜欢,如果编成册,印刷出版,我会买一本。

书坊安静,是因为人少,坐了半个时辰,只进来三个女士,不经意发现,都是黑衣女郎!第一个,第二个。。。。。。

右侧角落里的洋女郎也是黑衣,她正坐在大幅张爱玲的肖像画下,最好的位置,我比她晚了一步。这幅肖像画的位置,我还是请她给我拍了一张。我也是黑衣女郎啊。诡异的巧合。。。。。

窗外车水马龙,市声鼎沸,当年张爱玲从公寓的六层望出去,也是这样的繁华吧?窗内灯光昏黄,寂静无人,只有张爱玲的书从书架上俯视着新世纪的看客。

张爱玲曾经非常喜欢这里的居住环境——

“公寓是最合理想的逃世的地方。厌倦了大都会的人们往往记挂着和平幽静的乡村,心心念念盼望着有一天能够告老归田,养蜂种菜,享点清福,殊不知在乡下多买半斤腊肉便要引起许多闲言闲语,而在公寓房子的最上层你就是站在窗前换衣服也不妨事!”

                                                                                 ——张爱玲《公寓生活记趣》

“自从煤贵了之后,热水汀早成了纯粹的装饰品……梅雨时节,门前积水最深。街道上完全干了。我们还得花钱雇黄包车渡过那白茫茫的护城河……屋顶花园里常常有孩子们溜冰,咕滋咕滋锉过来又锉过去,听得我们一粒粒牙齿在牙仁里发酸如同青石榴的子,剔一剔便会掉下来”,她这样写道。

然而抱怨之余似乎还能体味到更多琐碎的乐趣,比如“下了一黄昏的雨,出去的时候忘了关窗户,回来一开门,一房的风声雨味,放眼望出去,是碧蓝的潇潇的夜”,再比如“提起虫豸之类,六楼上苍蝇几乎绝迹,蚊子少许有两个。如果它们富于想像力的话,飞到窗口往下一看,便会晕倒了罢?”

真是妙趣横生!

只是这些话放在今日,也只能当笑谈了:大上海还有可以逃世的角落吗?别说六楼、六十楼望下去,苍蝇蚊子也泰然自若呢。

她要是在世,会喜欢这个光怪陆离的魔都新貌吗?

人间四月天,满街杜鹃怒放。然而,毕竟暮春,感叹: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