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海外孩子在老外公司混得不易
文章来源: Y自然流露Y2016-09-01 07:42:41
这些年在海外,发现移民后代的成长与发展并非能如鱼得水. 虽然他们是土生土长与本地人在语言和生活习惯上没有什么不同,但是来自父母辈的文化的影响确根深蒂固地左右着他们的言行举止。鄙人在不同的公司工作时, 时常看到一些我们的下一代工作勤勤恳恳,能力也很强,但午餐时多是自己抱着饭盒进餐,既不与老外出去喝咖啡/吃饭, 也不与老外有什么工作之外的交往,更是不同我们海一代有什么交流,感觉他们很孤单。 这就远不如我们海一代, 反正知道这把年纪与老外难于水乳交融, 索性自己人扎堆,午餐时凑在一起,尽可用乡音海阔天空。 
 
 
这些孩子之所以至此, 是与他们“混合”的成长环境息息相关。在孩子少不更事之时, 移民家庭的文化就潜移默地化流淌在他们的血液里,比如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待人接物, 这时外界的反馈还不足以构成他们对内心的进行自我反思,但他们可能开始质疑,  如有朋友孩子说:“母亲总是很早起床给我们准备中式午饭,但在学校打开饭盒的一瞬间,总会引来周围奇怪的目光,有太多的尴尬”。
 
当孩子们遭遇这样的文化冲击时, 家长的态度和其角色至关重要,因它将会影响孩子们今后的成长,而且家长自身能否反思自己的文化也是与孩子沟通的关键。 比如在有关孩子婚姻,教育,和就业问题上,西方国家认为孩子成人了,这些方面完全可以自己做主, 然而对于来自东方文化的家庭, 父母却认为孩子的事即是家事, 他们有义务参与指导。 再有父母勤俭节约/花钱到位的消费观和自扫门前雪的价值观, 可能会有意无意的“送”给了下一代, 因而在生活中,他们与主流社会的人们交往时,无异于父母的一代, 虽有语言优势,但未必能游刃有余。若父母对孩子的心灵支持不到位,或整体忙于生计而力不从心,那么孩子的成长就是未知数, 只能跟着感觉走。

虽然同是海外长大的孩子, 但也有很多在主流社会发展不错, 这一要靠孩子的悟性使之游刃于两种文化之中,提取之中的精华脱颖而出,二是靠家长的开明,理解与有机的沟通、及合理的文化上 "退让妥协“。 实际上,我们不必让孩子一定接受家长出生地的文化与价值观,他们在海外的文化背景下长大, 会潜移默化的继承其文化, 如果是有心者, 也会自然而然将其发扬光大。我们不希望父母的文化,影响孩子们在主流文化之下的发展空间,但也不希望他们被完全淹没在主流文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