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座看上海越剧院演出
文章来源: momo_sharon2019-10-31 06:19:14

我喜欢唱民歌,大家听到的基本都是清亮高亢的嗓音。其实我小时候很少唱民歌的,倒是喜欢流行歌曲,还有越剧。

说起越剧,可是我最喜欢的地方戏曲。小时候妈妈订了本《浙江青年》杂志,每期都有一个板块专门介绍越剧小百花,我是爱不释手。因为读得多,加上天生对文艺的高度喜爱,竟然都能记住,对越剧小百花那些当红演员如数家珍,属于何种唱腔,扮演过什么角色,一说就滔滔不绝。茅威涛、何英、何赛飞、陶慧敏等等,至今印象深刻。

越剧电影也看过不少,《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等看得如痴如醉。在家时不时手上提条大毛巾学唱越剧,唱得并不好,却非常开心。

但是却从来没有看过真人演出。小地方首先是不会有大剧团来的,江西也没有越剧团。一直到上了大学、工作以至出国,都和越剧演出无缘。

话说微信还真是好东西,可以分享很多信息,尤其像我这样几百个微信群的。虽然99%的微信群除了发链接之外都不冒泡,但有些关系不错的小诗词群隔三岔五会去问候一声。

上周就遇到好事。在一个日本诗词群,群主艾特所有人,说周日中午(27日)设30日有免费的越剧看。27日是电影《追鱼》,30日晚是真人演出,票数有限,想要者请速登记。

天哪,还有这等好事?我第一个答复要去看,问清楚了情况后,登记了30日晚在银座的演出。

这是宣传广告。

好久没来银座了,一贯的富丽堂皇,车水马龙。



看到了一家上海灌汤包馆

这是剧场所在大楼,一层都是国际品牌店,外面看看,没敢进去。地铁站就在楼下,交通极其便利。





上了11楼才知道,好几个剧场呢,都在上演不同的剧目。



这次上海越剧院是受中日电影节之邀而来。没想到喜欢越剧的在日华人不少,很多人说话是上海口音。毕竟是家乡的剧团来演出,自豪感满满。




开场了。每出折子戏登场之前,都会在大银幕上播一段老电影剪辑。当第一部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范瑞娟、王雪芬出现时,彷佛一下回到了童年,竟然感动得差点流泪。



主办方还充分考虑到日本观众,用日文做了大量介绍。折子戏上演时,两侧各一个屏幕同时打出中文字幕以及日文翻译。

一共上演了四出折子戏,梁祝的十八相送、红楼梦之读西厢记、祥林嫂之洞房以及西厢记之长亭。



每一位演员的唱作功底都很深厚,毕竟是一流戏剧团。以前看戏曲演员演出,没觉得多难。现在自己开始录歌了,才真正理解何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为了能达到上台演出水准,这些演员们要流多少汗水?戏曲一般要求小小学起,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要反复揣摩,不厌其烦练习;嗓子要每天吊。是真正的”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我敬佩这些靠真本事吃饭之人,他们不是花拳绣腿,不是某些歌星在台上对嘴型,某些影星武打要替身,说外语要配音,除了一张脸蛋,啥都没有。

新生代越剧演员说实话我一个都不了解,但这个年代了,还有人从事这种吃苦却挣钱不算多的行业,他们也值得尊敬。拍掌的时候我是发自内心的感激,就像晓青说的“使劲鼓掌“,估计手都拍红了。

还要继续和这个日本诗词群搞好关系,没准以后还能弄来其他免费票子。加油


很遗憾的是,喜欢越剧却不会唱。这首《情怨》,是刘欢为电视连续剧《胡雪岩》作词作曲并演唱的京剧风格歌曲。我是第一次唱京剧,前后足足花了一个多月,升调6key,女声演唱版极少,女高音版我的可能是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