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经红过邓丽君
文章来源: momo_sharon2018-03-01 12:21:18

请点击:古代才女系列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5499/118279.html

邓丽君在歌坛上的成就,无需多言。”十亿个掌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她的歌声,”这两句,足够。

随着现代通讯手段的发达,一夜之间,歌声可以飘过千山万水,送到每一个角落,歌手要成名越来越容易,速度越来越快。

不仅现代,自古以来就有“唱”。喜好古诗词的朋友们可能都了解,古人写诗词,是用来吟唱的,而非今日的“读”。尤其是词牌,基本都是由歌曲发展过来,比如《暗香》、《钗头凤》、《蝶恋花》等等等等我们熟悉的曲牌。这就是为何古诗词要讲究平仄格律韵脚,其实是通过平仄起伏,追求一种韵律美。宋词,发展到了元代干脆称为“元曲”,由此可见诗词与音乐之间紧紧相连的关系。

既然有吟唱,肯定就有歌手。通过书籍、影视,我们了解到,古人一样喜欢音乐舞蹈,达官贵人宴请宾客时都少不了请歌女舞女们献艺,活跃气氛。也曾涌现出很多优秀歌手,特别是一些“名妓”,琴棋书画歌舞无一不精,其才华可远胜于当今之任何一“妓”。

古时也涌现过很多诗文才女,不仅貌美如花、且能歌能诗之者甚众,其中达到一个相当高度的,恐怕当推刘采春。古代没有收音机、更没有电影电视微信QQ等通讯工具,只能所到之处亲历亲为才能被人认识。要达到世人皆知地步,没有超人的才能是做不到的。

刘采春,女,淮甸即今江苏省淮安、淮阴一带人,一作越州即今浙江省绍兴市人,是伶工周季崇的妻子。她擅长参军戏,又会唱歌,深受元稹的赏识,说她“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在当时是一名很有影响的女艺人。是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另三人分别是薛涛、李冶和鱼玄机

说起刘采春,就能想到邓丽君。在唐代,刘采春以靡靡之音,红遍江南。彼时吴越一带,只要刘采春的《曲》响起,“闺妇、行人莫不涟泣”,可见其流行程度。犹如80年代的邓丽君,大街小巷只要《甜蜜蜜》响起,就有人跟着哼唱。

《曲》是她的代表歌曲,“”相当于“来罗”,有盼望远行人回来之意,可见是抒发离愁的感伤之歌。《全唐诗》收录了6首《曲》。“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这《曲》又名《望夫歌》,所以元稹在《赠刘采春》一诗中说她,“更有恼人肠断处,选词能唱望夫歌。”只可惜这歌声无法流传下来。

如果和邓丽君的歌做比较的话,那《曲》应该相当于《何日君再来》、《江水悠悠泪长留》或是《三年》等。“想得我肠儿寸断,望得我眼儿欲穿。好容易盼到了你回来,算算已三年。想不到才相见,别离又在明天”,从邓丽君甜丝丝又凄切切的歌声中,或许能想象出几分刘采春那哀怨的悲歌。

不难想见,刘采春和邓丽君一样,以女性歌迷居多,尤其以闺妇为最。那时,刘采春几乎已成为商人妇——那些有钱有闲但空虚度日的太太们的心声代言人。据说当时,商人妇的婚姻生活,已成了一个恼人的社会问题。大批商人长期在外不归,大量夫妻异地分居,怨妇成群,生活不和谐,已是一种普遍现象。刘采春的《曲》有120首,足见其广阔的市场需求。在没有录音技术的唐代,靠着一场又一场的演出,红透大半个中国实属不易。其受欢迎的程度可见一斑。

而且,刘采春并不是仅有歌喉和美貌的歌星,她还是词曲全能的创作型歌手。“唐人朝成一诗,夕付管弦”,在《全唐诗》中,6首曲皆归刘采春。这点上,可就令邓丽君望尘莫及了。

自古才女多情,作为当时的流行歌手,刘采春也难免绯闻四起。她在浙东演出时,碰上了大才子元稹。话说元稹真是够风流,他曾和唐代另一位大才女薛涛闹出一段恋情,薛涛为他终身未嫁。作为唐代顶尖诗人之一,若非色艺双绝之女子,是入不了他的法眼的。他如此描写刘采春:“新妆巧样画双蛾,谩里常州透额罗。正面偷匀光滑笏,缓行轻踏破纹波。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刘采春与元稹的绯闻虽然流传甚广,可这段感情也是无疾而终。

刘采春的结局如何,无从知晓。不过可以想见,她的《曲》已成为那年月的时代之声,感动过、抚慰过很多彼时之人,尤其是伤心的女人。就像当年邓丽君的歌声,当它们在耳边款款响起时,总有人为之动容。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

 

【洞仙歌】刘采春
文/墨脉


娇怜秀媚,更莺声啼啭,一曲勾魂寸肠断。
又文辞,雅俊千种风流,人皆爱、直把江南红遍。

恨多情善睐,尽惹红尘,怎奈相思不随愿。
本是贱贫身,渺似轻烟,唯剩得、望夫慨叹。
且归去、东园柳犹青,莫再唱、今生已然疲倦。


(望夫歌是刘采春最著名作品)

(唐代四大女诗人篇已完结,后续还有众多才女故事,敬请关注)

(刘采春与邓丽君相比,不会那么多外语,这点,邓丽君胜出鬼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