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一生到底最爱谁?
文章来源: momo_sharon2017-11-03 05:20:51

 

【菩萨蛮】王朝云
文/墨脉


烟霞溢彩西湖美,雏鸾轻舞东坡醉。
洗净绮罗香,伴君走四方。

风云焉有尽,偏是芳华损。
夕照六如亭,高情千古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爱好诗词的朋友估计无人不知苏东坡这首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是大文豪在妻子去世十年后的那天晚上梦见她,心中感触万千,墨笔一挥留下传颂千古的悼亡词。

       王弗,苏轼的结发之妻,四川眉州青神人,年轻貌美,知书达礼,16岁嫁给苏轼。治平二年五月(公元1065年)去世,年方27。王弗性格“敏而静”,作为进士之女的她开始并没有告诉苏轼自己知书。每当苏轼读书的时候,她则在旁边终日不去。后来苏轼有遗忘的地方,她反倒给予提醒。好奇的苏轼问她别的书里的问题,她都能答上来,顿时让苏轼又惊又喜刮目相看。在苏轼与访客交往的时候,王弗经常立在屏风后面倾听谈话,事后告诉苏轼她对某人性情为人的总结和看法,结果无不言中,可谓苏轼绝佳的贤内助。

       王弗与苏轼琴瑟相和仅11年。王弗的突然离去对苏东坡是巨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和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苏轼在王弗去世后次年作《亡妻王氏墓志铭》:“治平二年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于平静语气下寓莫大沉痛。

  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苏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上述那首词。

       王闰之,苏轼的第二任妻子,是王弗的堂妹,王弗去世后三年嫁给了苏轼。有人猜测,王闰之是进士之女,能以11岁的年龄差距给姐夫做填房,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从小暗恋姐夫。也有人推测,王闰之应是被苏轼对堂姐的一片深情所感动,还有就是对苏轼文采和人品的仰慕。她知道,这样的男人足以托付一生,嫁给他才有真正的安全感。

       王闰之陪伴苏轼经历宦海的大起大落,他们共先后历经“乌台诗案”和“黄州贬谪”,经济最困难时她和苏轼一起采摘野菜、赤脚耕田,变着法子给苏轼解闷。她去世时,葬礼极为隆重,苏轼亲自写了祭文《祭亡妻同安郡君文》,承诺“唯有同穴,尚蹈此言”。王闰之的灵柩一直停放在京西的寺院里,10年后,终于和苏轼合葬一处。

       王朝云(1062--1096),字子霞。宋代浙江钱塘人,苏东坡侍妾,公元1094年随苏东坡谪居惠州,第三年亡故并葬于惠州西湖孤山,苏东坡亲撰墓志铭,写下《悼朝云》诗,寄托了对朝云的深情和哀思。由于朝云临终前是念着佛经《金刚经》的“六如“偈而逝,故朝云下葬后,孤山栖禅寺的和尚就在朝云墓上建亭”六如“纪念。

       王朝云因家境清寒,自幼沦落在歌舞班中,为西湖名妓。她天生丽质,聪颖灵慧,能歌善舞,虽混迹烟尘之中,却独具一种清新洁雅的气质。宋神宗熙宁四年,苏东坡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贬为杭州通判,一日,他与几位文友同游西湖,宴饮时初次见到王朝云,即被舞在中央的王朝云又以其艳丽的姿色和高超的舞技,特别引人注目。舞罢,众舞女入座侍酒,王朝云恰转到苏东坡身边,这时的王朝云已换了另一种装束:洗净浓装,黛眉轻扫,朱唇微点,一身素净衣裙,清丽淡雅,楚楚可人,别有一番韵致,仿佛一股空谷幽兰的清香,沁入苏东坡因世事变迁而黯淡的心。此时,本是丽阳普照,波光潋滟的西湖,由于天气突变,阴云敝日,山水迷蒙,成了另一种景色。湖山佳人,相映成趣,苏东坡灵感顿至,挥毫写下了传颂千古的描写西湖佳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明写西湖旖旎风光,而实际上寄寓了苏东坡初遇王朝云时为之心动的感受。朝云时年十二岁,虽然年幼,却聪慧机敏,由于十分仰慕东坡先生的才华,且受到苏轼夫妇的善待,十分庆幸自己与苏家的缘份,决意追随东坡先生终身。朝云与苏轼的关系很奇特。她与苏轼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特别是陪伴苏轼度过了贬谪黄州和贬谪惠州两段艰难岁月,但一直没有苏轼夫人或妻子的名号,只是到了黄州后才由侍女改为侍妾。
 

       王朝云与东坡先生相知之深,可谓一举手、一投足,都可知道对方的用意,东坡所写的诗词,哪怕是轻描淡写地涉及往事,也会引起朝云的感伤。最典型的莫过于东坡所写的《蝶恋花》词: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据说苏东坡被贬惠州时,王朝云常常唱这首《蝶恋花》词,为苏轼聊解愁闷。每当朝云唱到“枝上柳绵吹又少”时,就掩抑惆怅,不胜伤悲,哭而止声。东坡问何因,朝云答:“妾所不能竟(唱完)者,‘天涯何处无芳草句’也”。 苏轼大笑:“我正悲秋,而你又开始伤春了!” 朝云去世后,苏轼“终生不复听此词”。

       如果说王弗努力在苏轼的仕宦生活与处理人际关系工作中给予苏轼深深地关注和帮助;王闰之在苏轼经历大起大落的人生沉浮中,认同了苏轼的人生价值观,让他感到家庭的温暖与和谐;那么,王朝云则以其艺术气质,能歌善舞,对佛教的兴趣和对苏轼内心的了解与苏轼相投契。

       这三个女人当中,陪伴苏轼时间最长的就是王朝云,但不知何故,苏轼始终没有将其扶正。而他俩之间生的孩子因患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而夭折,对王朝云造成致命的打击。加之惠州一带瘴气重,不幸染上瘟疫,三十四岁时就撒手人寰。

       朝云一生向佛,颇有悟性和灵性,这也是她能和苏东坡心灵一致的条件。

       东坡尊重朝云的遗愿,于绍圣三年八月三日,将她葬在惠州西湖南畔的栖禅寺的松林里,亲笔为她写下《墓志铭》,铭文也像四句禅谒:

浮屠是瞻,伽蓝是依。

如汝宿心,唯佛是归。

斯人已去,后人也只有在文献典故中去体会她们的故事。王朝云虽然一生为妾,却做到了甚至超过了妻子所能做的一切。之所以写这篇文,把她归为“才女”,因为她的“才”,不是通过笔尖流露,而是发自内心的最真实、最质朴的感情,是最光彩的人性。

(资料来源、整理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