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回来倒的不光是时差,还有“车差”和“路差”
文章来源: 低调哥2014-10-09 11:47:25
从澳大利亚,新西兰旅游回来,虽然两三天了,但一直在倒时差, 白天昏昏欲睡,晚上却睡不着。更糟糕的是还得倒“车差”,“路差”。反正晚上睡不着也是闲着,不如就说说这“车差”,“路差” 是咋回事。

休假出去玩,习惯自驾游,这样觉得自由自在,能随心所欲,走哪儿看哪儿,到哪儿住哪儿。准备这次奥新游的时候,就决定了还是自己开着车玩。但澳大利亚,新西兰随英国,行车靠左,与美国正好相反。所以从美国到澳大利亚开车很不习惯。

这不习惯首先在于车不习惯,因为他们这边车的方向盘在右边不在左边,换挡开空调,收音机调台,CD 换碟子都得用左手。

更要命的是雨刷和转向灯的位置和我们的正相反,一到转向或者变道的时候,顺手打开的不是转向灯而是雨刷。当看到雨刷在眼前左右狂舞,有时还伴着雾气腾腾的洗窗水,才意识到转向灯开错了,连忙着左手关雨刷,右手再开转向灯,紧张之中还要看着车行路况,弄得人手忙脚乱,有点顾前不照后,一通下来,不由地额头,后背凉汗淋漓。万幸的是这边的刹车和油门还都放在右脚下,两者的安置和美国的无异,不然的话,那忙乱起来出的不光是冷汗,恐怕是人命了。

接着说这路差,由于他们车靠左边行走,所以整个行车规则和美国形成了一个镜像颠倒。他这边左转是转小弯,急转弯,向右则转大弯。前面有车跟着,顺大流还好办。好几次因为自己一马当先,都错过了左转的路口,有一次右转,出于习惯,差点拐到逆行道里。

他们这边十字路口,不怎么用红绿灯而是转圆盘,有时转盘的出口多达五六个。看着转盘里走马灯似的车流,进也不敢进,好不容易进去了也不知道从哪儿出,就像磨房里的驴一样,绕着圈打转。

但话说回来了,虽然一开始来这儿开车是难一点的,但也不是上刀山下火海。只要能够用心体会,小心驾驶,多看慢行,过不了多久,很快就习惯了。

这不刚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开了两仨周车,回到美国反而觉得不适应了,在倒时差的时候,还得倒“车差”,“路差”。所幸的是回复老习惯比适应新环境省事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