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忆母亲
文章来源: 围脖2016-05-08 16:21:04

我们家人口众多。母亲共生下了我们姐妹兄弟六人。小时候父亲常常跟我说,你妈生下你们六个,不缺胳膊不少腿不彪也不傻,这全是你妈的功劳。我听了多遍不以为然。长大后我时常想起父亲的话,还对我丈夫说父亲不懂基因的控制主导作用。如今我为妻为母,在父母高寿离开我们多年后和自己正步入老年的路途中,在此母亲节之际,父亲的话再次萦绕在耳边,让我思绪缠绵:我为何愚笨到此时此刻才明白一个蓝领对自己妻子的称赞。

母亲是个孤儿。生母在生下母亲的第六天产后风死亡。母亲的奶奶抚养婴幼儿时的母亲。那时生活贫苦衣不保暖舍不遮风。为了补充食物,奶奶常常带着母亲去“赶海”即在海水落潮时去海边捡拾鱼虾贝壳等一切可充饥海物。我长大后也和母亲去“赶海”十分享受其中的乐趣。母亲的一个外孙子如今钓拾的海货常常够一家人美餐。母亲信奉佛教心地善良,贫穷而不贪婪。总是告诫我们即使捡到的东西不属于自己也不要贪为己有。奶奶死后母亲被过继给姨妈。跟姨妈生活的日子里,母亲最羡慕的就是姨妈供继子去学堂读书。儿时的母亲常去学堂外窥听里面学童们朗朗的读书声,奢望着自己有一天也能坐那里,这仅仅是伴随着母亲一生的梦。

从我记事起,每天看到的就是母亲忙碌地做家务和去工厂上班。母亲每天下班回来总是很晚,每次都带回大包野菜。那时食品供给严重不足,母亲不停地挖野菜补充一家人的食物,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劳动和全职工作。母亲也常会发脾气,可我从未看到母亲停止过劳碌和工作。当大姐结婚成家时,母亲正好退休。又义不容辞地给她照看孩子。就这样母亲先后给五个子女照看他们的孩子帮助他们度过了最需要帮助的时期。帮我照看孩子时,我买了罗起来足有两尺多高的幼儿和儿童书籍和图画等。母亲凭她在解放初期夜校扫盲学到的文化,把这些书上的故事读给外孙女听,也自我学习。母亲无数次对我说,这些幼儿童话故事是她生平第一次读到,她很喜欢读,反复唠叨她在这带孩子让她学到了很多知识。为了培养孩子动手动脑,我当时月工资只有56元人民币,就花了360元买了一套复杂的建筑积木。母亲带着外孙女着实花了一段时间终于搭建成功。我从母亲脸上的微笑看得出来她是多么享受这个搭建过程。我们当时住在大学院内。母亲兴奋地告诉老家人大学校园要大过老家的城市。这自然是夸张但我看得出母亲对大学的爱慕之心。那时,我们还能常常吃到母亲采到的蒲公英。

母亲还想让我教她汉语拼音,恰在这时老家我弟弟的大女儿出生需要帮忙,母亲只好返回老家照看孙女。母亲把全部心血都贯注在这个孙女身上,每天接送上下学和接送学小提琴。孙女还成功通过了小提琴八级考试,母亲为此还在75岁时学会了识读五线谱,至今我这个五线谱盲自叹不如。

曾经听到母亲与邻家大妈的闲谈。大妈夸奖母亲帮助子女照看他们的孩子。母亲笑着说自己老了还有用也挺很高兴。这句话如今已成为我的经典之一。

虽然只是解放初期夜校补习扫盲水平,母亲有着不凡的远见和判断力。大姐初中毕业时面临着就业养家和读高中的艰难选择。大姐喜欢继续读书。我姑父建议大姐读中专因为学历短。母亲果断地说那就学医,医生越老越值钱。大姐好运,被护校医师班录取,毕业后有处方权很快成为一名医生。

母亲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最喜欢看时事报道和新闻等电视节目,也是动物世界节目的粉丝。在她80多岁高龄时,中央电视台主持人侯峰到一家饭店吃饭,立刻被母亲认出。侯峰高兴地说想不到老人家还喜欢看他的节目。

母亲一生充满活力是个闲不住的人。85岁时因为腿骨骨折行动开始不便。这时她又给自己找到了新的兴趣爱好即剪纸。母亲的剪纸蕴含着她对家人的祝福,有家人的生肖属相还有双鱼双喜等等花样繁多。在北京奥运会之前又剪了不同姿态的奥运福娃,市电视台记者专程来到母亲的小屋采访了母亲并在本市新闻节目中播报。我至今还保留着表妹给的这条新闻的磁碟。89岁时母亲终于卧床不起。我庆幸陪伴在母亲床边两个多月。有一天母亲伸出拇指用微弱的声音对我说,她的香港之行终生不忘;之后的几年里母亲还想到加拿大一游,碍于身体状况和高龄,这个愿望未能实现。在床上,母亲用她的手势和表情以及不多的语言极力配合我们对她的护理。此时我完全读懂了母亲:她的一生都是在为家人和子女着想和奉献而没有索取。

母亲的晚年可谓衣食无忧子孙满堂多子多福,正如母亲中年时常说的一句话:老了有福才是福。

母亲虽已离去,她的吃苦耐劳乐观勇敢的精神是留给我的无价之宝和遗产,母亲精神永存。向母亲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