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用反鉴定手法制出的高仿瓷器
文章来源: 国公2015-10-29 21:56:32

尽管现今市场用反鉴定手法制出的高仿瓷器有些确实极似真品,鉴定者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古瓷与新瓷还是有区别的。

独家报道雅昌对新老瓷器的鉴定

古代瓷器的纹饰及器物款识,其画法和刻法多自然流畅,新瓷尽管笔法熟练,但难免生硬、呆板,如同写字一样,一人一种笔法,各不相同,字如其人,仿字可以仿形,不容易仿神。新瓷在仿制过程中会留有不自然的临摹痕迹。

独家报道雅昌对新老瓷器的鉴定

另 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古瓷青花款识深沉于釉下,新瓷青花款识似浮于釉上。古瓷由于长期受自然界空气尘垢侵蚀,加之气温的变化,使釉面分子散失,釉面开片紧 密,而新瓷的开片呈崩裂状。由于古今制瓷工艺和胎、釉原料配方不同,古瓷缩釉处外缘翻卷,新瓷缩釉周围与坯体紧贴。有些新瓷仿旧虽可乱真,但仔细观察釉面 的细微处,仍能看出破绽。

独家报道雅昌对新老瓷器的鉴定

古瓷因年代久远,器物釉面光泽深厚温润,光由内发,这种光是自然形成的。新瓷往往釉面有一层浮光,光亮刺眼,或者说叫做“生性”,即使用消光剂或其他方法去掉表面浮光,也不会呈现古瓷温润的莹光,釉面会有无数细痕,发污,失去了光泽,也失去了神韵。

独家报道雅昌对新老瓷器的鉴定

古瓷的彩绘,颜色沉着含蓄,彩与胎的覆着粘接自然。但后加彩的器物,加彩的地方色彩特别鲜艳,光泽度强,显得刺目。古瓷的金色,年代久远会磨损变色,或只留下痕迹,仿者金色鲜艳,不易剥落。古瓷上有后漆金彩的,仔细观察会有剥落的原来金色的痕迹。

此 外,古瓷上金彩的颜色也不一样,清代道光十年(1 840年)以前瓷器上的金色一般是用金粉描绘,金色深沉,稳重。1840年以后仿制的古瓷是用金水描画,虽光泽度好,但不如以前的色深。区分古瓷与新仿制 品一定要看底足。就如同名牌服装,一要看版式,二要看边角的处理.于细微处辨真伪。一般古瓷底足露胎处其胎质有一种熟性.因年久有一些灰尘浸入,但灰尘已 吃进胎内,与胎结合紧密。

新仿品露胎处的胎有生性.其灰尘浮于表面,也有的是用胶与泥土混合粘上去的。

独家报道雅昌对新老瓷器的鉴定

有些古瓷由于原料的特殊性而显出独特的颜色.也是仿品所不能及的。

出 土古瓷上的土锈会浸入瓷质内部,与瓷釉紧密结合,不易剔除。伪造出土瓷器上的土锈,有的是用胶与土混合粘上去的,如未用胶,则土锈质松,浮而不实,稍加碰 击,锈斑就会刮落下来。古瓷叩之响声清脆,这是由于胎质细腻,胎性已熟。新瓷扣之响声短促沉闷,这是由于胎性生,就如同石料一样,讲究生坑或熟坑,生坑是 指新开采的石料.有一种自然的生性。原载‘雅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