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败名裂的王莽
文章来源: 越吃越蒙山人2019-12-25 12:15:37

(读史杂感之十六)

王莽在中国历史里向来是被当作反面人物提及的,这当然是因为他表里不一爱耍诡计,是篡权的奸人。至于他是因为奸诈才篡的权,还是篡了权才变得奸诈,这些对于评判他的为人其实不太重要。要紧的是,他的王朝短暂,篡权之后难以为继,在有生之年就又被人推翻了,这就让书写历史的人来不及或用不着来编撰他的功德了。

 

根据史书上的记载来看,王莽年轻的时候可能也还算是有才,而且他不张扬能隐忍,谦逊内敛,会说好话。他对有权势的人物或是同僚,能体现出一种看上去发自内心的尊崇或关爱,按现在的话说是情商特好的那种有为青年。王莽这个人的天性特长就是工于心计,他对欲擒故纵之术烂熟于心。他想要的东西,表面上偏做出不要的姿态,然后等着别人依他的心思,恳请他接受自己的渴求。他当政初期采用的一些施政方针手段,很多在今天看来也不失为治国良策。比如他要求每个城镇住户都要在自己的院子里种棵树,这就是有一种为后人积福的智慧。还有,他发诏令官府应该照价收购农民卖不出去的谷物;对于游手好闲不干事的人,官府要罚布一匹,交不出布的就要打工抵偿。仅就惩治懒人这一点,即便是被自认为天生勤劳的美籍华人们所衷心爱戴的川普总统,好像也不过是步其后尘而已。

 

匆匆地看过《资治通鉴》相关卷本后,感觉司马光对王莽从专断国政走向改朝换代,最后被人乱刀分尸,一步步地交代得基本上还算逻辑清楚因果分明。但也有前后线索模糊,让人看了犯蒙,不容易理出头绪的环节。比如,王莽对自己亲生女儿的态度就属于此列。当年哀帝突然驾崩,西汉真是走上了三朝皇帝均无子嗣的末世之运。命数如此,太皇太后没有办法,只好重新启用本家子弟王莽主持朝政,选立了年幼的汉平帝。为了让皇家边侧的权利不落入他人之手,王莽一门心思要让自家的女儿不与别人争位,定选皇后。但他不直来直去,他向太后奏本说,国家以往的灾难都是皇帝没有子嗣或是嫔妃配娶不正引起的。所以要在高贵的家族中甄选合适的女子,让新皇帝尽快婚配。而自己本身没有高尚德行,孩子也无上佳才情,所以女儿不宜与别人一起被采选。皇太后没那么多心眼,对王莽的话信以为真,就下诏对王氏女其勿采。

 

朝中群臣一看,这还了得,都纷纷赶到殿前跪下,向太后建言说,以安汉公(王莽)这样的品才德貌,他的女儿就应该封后,我们真心愿意让她当国母。太皇太后听了也没主意了,就答应王女应入采选之列。公卿群臣们听了还不起来,要求王女不能在选采众女之列,正统只能有一个。到了这份上,王莽只好说,我愿意让女儿出给大家见见。于是,太后派了一干高官备了彩礼来到王府,相见完毕后,回禀太后的话当然是:公女渐渍德化有窈窕之容。这话我觉得倒未必是奉承。按照历史规律,祖上几代富贵的人家容易生出养眼的美女。王氏家族一脉,承汉皇恩宠六十余载,出过五个大司马,十多个侯爵,再多有几个皇后贵人也合常理。最终,王莽如愿以偿,大司徒大司空们奉乘舆法驾迎皇后于安汉公第,授皇后玺绂,入未央宫。

 

女儿当了皇后,国丈位极人臣。即便如此,王莽还是心有不甘,他在献给自己皇帝女婿的椒酒里下了毒。等皇帝中毒病倒,王莽又写下策书,到庙里为皇上祈祷。在策书里,王莽誓言愿以自身代皇帝去死。他让人把策书藏在前殿的金柜里,嘱咐众人不许泄露出去。这事过去许多年后,那时王莽早就通过一连串这样瞒天过海欲擒故纵的伎俩,登上了天子的宝座,但天底下的刘家势力不服,反叛浪潮不断。关键时刻,有人打开金柜发现了策书,王莽又苟延残喘了一回则是后话。

 

孝平帝中毒死了以后,皇后就被封为皇太后,这时书里的交代就有些不清楚了。按前边的说法推理,这个孝平皇太后,应该还是王莽的那个女儿。此时,王莽找了个两岁的孩子做太子,对外称为孺子,跟随孝平皇太后住在一起。后来王莽干脆废了汉朝,自己登基当皇帝,他就把孝平皇太后改称定安太后。书中说,自从刘氏江山一废,定安太后就称病不上朝了。而那时太后还不到二十岁,王莽对她即尊敬忌惮又感伤哀怜,想把她再嫁出去,与汉室断了瓜葛。到这,我就看得一头雾水了,既然是自己的女儿,为什么还会忌惮尊敬呢?后来王莽派人冒充医生前去探望虚实,定安太后大怒,用鞭子胡乱抽打身旁伺从人等,闹得动静很大,就真的发病了,王莽听说也就作罢了。

 

所以,权力这个东西真的是能让人丧失本性。因为觊觎最高权力宝座,王莽戒急用忍,他的最早的四个儿子为此死了两个傻了一个,女儿也是疯病交加没有福运。呜呼哀哉,这是何苦啊。等篡得皇位后他就更不敢松心,换人换政策像走马灯是的没有长性。即便自己很是辛苦很是勤政,经常通宵达旦地批阅奏折,他也没能聚齐气场镇住江山,最终那颗项上人头被挂在街头任人唾弃。后来有人偷偷把他嘴里垂下来的舌头割走了,是不是拎去炒了盘下酒菜我不知道,但至少说明,有很多人对他肆无忌惮随口撒谎的做法太过气愤了,以至达到如此不割其舌难解其恨之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