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美国 19 小城故事
文章来源: 孙燕2022-08-06 07:18:41

 

触摸美国 19 小城故事

孙燕

一条哥伦比亚河将华盛顿和俄勒冈两个州隔开,河的右岸是华盛顿州,左岸是俄勒冈州。斯蒂文森城在华盛顿州,城市面向哥伦比亚河,背靠大山,山上覆盖着茂密的森林。小城的居民主要靠伐木为生。大约十年前,一道保护环境保护森林的法令让这些伐木工人全都失了业。这些居民没有其它技能,只能打一些零工维持生计。

小城的伐木工人既没有生存技能转换工作,也没有勇气走出去另寻出路。所以当他们看到我们一家外国人拖家带口不远万里地出来闯荡世界,都对我们非常敬佩和尊重。

那时候家里只有一台车,先生每天开车上班,我没有车只能守在家里。幸好我家对面的湖边就是一个小公园,我每天都会推着儿子到公园玩儿。在那儿我接触到了一些孩子妈妈,从她们那里我了解到一些美国的普通工人,他们多数人从没有走出过这个小城,只是安分地守着祖上留下的房产过着普通的日子,像极了中国偏远的小山村。不同的是他们衣食无忧,只是不求发展罢了。

我们第一天遇到的那几个美国人是这个小城的富裕阶层,一些真正的伐木工人比较贫困。女儿的同学家长有些就是伐木工人,接触到他们后,我发现他们虽然贫穷,但是一点不粗鲁。她们有的做代课老师,有的在家里养一些鸡鸭羊之类的小牲畜补贴家用。孩子们放学和周末经常在一起玩儿。当时女儿参加了童子军,有一次女儿和另一个女孩约好一起去参加活动,说好的女孩妈妈来我家接女儿,结果我们临时接到妈妈的电话说不能来接了,因为汽车没油了。我先生赶紧开车去接上女孩,把她们一起送去。由此可见他们生活的窘迫。

我们住的那条街一共就三户人家,一家在斜坡上。一天早晨出门我发现,门口多了两个折叠椅和一个小板凳,后来得知是坡上的邻居放的。他们看我经常带着儿子在院子里玩儿,就把椅子和板凳送给我坐。折叠椅已经用坏扔掉了,而这个小板凳我会永久保存的,因为上面有一首诗:

This stool belongs to me

It’s handy as can be

I use it every day

In almost every way

这首俏皮的小诗不是印上去的,而是用油漆手写的,说明它的前主人是一个很有情趣的人。

另一家邻居在隔壁,他们家开了一家运输公司,家里有各种工程车。那年冬天,有一天大雪下了一夜,第二天早上我们正准备出门产雪,发现车库门前的雪已经被隔壁的邻居用铲雪车清除掉,同时也把坡上邻居门前的雪也清干净了,庆幸我们有这样的邻居。

斯蒂文森的周围还有几座更小的城市,孩子们都到斯蒂文森上小学,女儿的班里有一个男孩子就住在邻城,他特别喜欢女儿,因此我们两家成为了朋友。他们家有三个男孩儿,老大和女儿同班,老三和我儿子同年,两家的孩子正好能玩到一起。孩子的爸爸是工程师,在别的城市工作,年轻漂亮的妈妈在家带孩子。

第二年二月十四日情人节,男孩送给女儿一张情人节卡,请求女儿做他的小情人,我当时觉得孩子们太小不能谈情说爱,让女儿拒绝了。其实那是孩子们之间的一种纯洁的友谊,也是情人节常见的一种交流形式而已,我不太理解,过于认真了。还好没有影响到两家的关系和孩子们的友谊。两个孩子长大后通过互联网又找到了彼此,男孩还有意再续前缘,可是毕竟时过境迁,两人又天各一方,就让那些美好的往事永远留在记忆里吧。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只有一个人是要相伴一生的,其他人都是擦肩而过,能够停下来陪伴彼此一段路已经是缘分了。

后来我们又买了一辆二手车,那辆为我们家立下汗马功劳的大旧车卖掉了。买家一对父子来付款时,两人翻遍了所有口袋也没有凑齐车款,最后我们只收下了他们拿出来的那部分钱,让他们把车开走了。

经朋友介绍我们认识了莫塔一家,莫塔是一位中学老师,和我女儿一样,她六岁从克罗地亚来到美国,她懂近十种语言,其中精通五种语言,让我惊叹小城竟有如此人物。莫塔的先生是工程师,每天开车去别的城市上班,小城根本没有适合他的工作。他和先生两个小城仅有的工程师一见如故,两人都对汽车很感兴趣,莫塔的先生收集了很多老爷车。就这样我们两家成为朋友,有了一些交往。

一些比较传统的美国人喜欢小城的风土人情,喜欢小城的安静与悠闲,所以选择在小城定居。因为这里面临哥伦比亚河,风景非常优美,每年都会吸引一些游客。小城有一家有名的旅店,可以给居民解决一些就业,但是很有限,解决不了大量伐木工人失业的根本问题。

小城离俄勒冈州的大城市波特兰很近,斯蒂文森只有一个小超市,多数小城居民都会选择开车过桥跨过哥伦比亚河去波特兰采购日用品,我们家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开车过去买东西,顺便旅游。

小城没有什么娱乐场所,图书馆作为一个公共空间成为小城居民的聚集地。先生下班后我们经常带着孩子去那里玩儿,在那里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人都相互打招呼,非常友好。我们是小城唯一的一家外国人,所以小城的人都知道我们。我们在外面无论做什么都特别注意我们的言谈举止,因为在这里我们就代表了中国人。有一天图书馆的管理员告诉我们第二天是卖旧书的日子。那天我们早早就去了,先生一眼看中一套百科全书,共三十卷,当时只有六年新,一点没有过时,而且只卖十美元。先生爱不释手,马上买了下来。另一个美国人看见了后悔不迭,他说就是冲这套书来的,结果与之失之交臂。这套百科全书至今还摆在我们的书架上,作为我们家的文物代表着那一段记忆。

在这一年期间我们还接待了几家老朋友来访,其中有女儿的同学全家,还有莫斯科的老朋友爱国家和朱全家,给我们平静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孩子们见面也是格外亲。

最令我们意外的是玛丽和卡洛斯领着小儿子到这边度假,他们特意绕道来看我们,说好了第二天傍晚会到。我们很高兴在分别一年后能再见到他们。第二天周末是我盼望了一周的去波特兰购物的时间,我们打算早去早回,顺便买一些中国货招待玛丽一家。下午我们提早回到家,结果玛丽他们提前到了,等了一会儿不见我们回来就走了,这令我懊恼不已。那个时候没有手机无法联系,只能干着急。

那天晚上我因为玛丽的事情没有睡好,早上天不亮我就起来了。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此时此刻除了心潮汹涌,思绪万千我真的找不到其它词汇来形容我当时的心情。我情不自禁地拿出纸笔用我那半生不熟的英文给玛丽写了一封感情充沛的信。过了几天接到玛丽的回信,她说我的信令她感动得大哭,她当即决定再安排一次旅行过来看我们。先生说:你的文笔不得了,居然把人家给写哭了。没有什么比真情实感更能打动人的。过了两个月玛丽和卡洛斯真的兑现了承诺来访,我们自然是相见甚欢,总算弥补了我的遗憾。那一年圣诞节我们还收到了玛丽寄来的一大箱圣诞礼物。

这就是我们在斯蒂文森这个小城居住一年时间里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足够温馨,耐人寻味。最重要的是真实,这些故事都是我的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连一丝夸张都没有。小城虽然很温馨,但是它不适合我们,我们到美国来不是寻求安逸,我们是出来闯荡的,我们要经风雨见世面。小城只是我们人生旅途中的一个客栈,经过短暂的歇息,我们又要整装待发了。

 

《触摸美国》一书已由美国威廉出版公司出版。定购请到网站:?

https://williampublish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