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地,买还是不买
文章来源: 大马哈鱼2021-05-31 05:42:06

这是过去一个星期都在思考的问题,上个月也就是四月十四日,老爸在睡梦中驾鹤西去,两个弟弟手忙脚乱地,处理他老人家的后事,八十九岁差五个月就九十岁的老人,无病无痛一觉不醒,也是福如东海了。

 

我们家三位老人;爷爷、奶奶、外婆、同葬在一个墓园,老爸的最后归宿,也就理所当然由这家墓园处理了。夫妻二人总是先离去的一位比较有福份,当年也是爷爷先走一步,奶奶就预先留了他旁边的位置,这次老爸先去,老妈也预先买了他旁边的位置。

 

只有外婆一人是单着的,现在想来我有那么一丁点儿的后悔,为什么当年人都去了她老人家的葬礼,却忘了预先买下她旁边的位置,我们家人在处理身后事这一点上,观点出奇地一致,我们都相信土葬。老爸的葬礼结束后,我们家一窝蜂抢购了十个墓地。

 

如果我连最后这拨同龄人都错过的话,那才是形影孤单的开始。记得那年去猫王的故居参观,天王巨星家的占地面积相当大,屋里的金唱片贴到了天花板的高度,屋外还停放了一大一小两架飞机,突然我就看到了他的家庭墓园,与家人葬在一起的墓碑上刻着浓浓的亲情,我的心有一股莫名的感动,我的双脚再也挪不动了。这样一幅永恒的画面,就一直深藏于心底,实在是太令人羡慕了。

 

在房价高企的今天看墓地价格,简直就便宜得不要不要的,为什么我会有一点点的举棋不定呢?因为我家闺女和我家领导是极力反对的,领导表态说他如果先化了灰后,我去哪他去哪。闺女的回复更高冷,你自己的身体自己拿主意吧,我其实更想听这俩说这是个好主意之类的话。

 

这俩一个ABC另一个CBC反应也是出奇的一致,我想我和他们真不是一伙儿的。为什么会对土葬情有独钟呢?小时候在南京的老宅子里,曾祖母的一口柳木棺材停靠在角落里,六七十年代破四旧都没人敢动,一大家子大人小孩儿谁会不知道,人死之后必须睡在棺材里才能入土为安的。

 

我是一九八O年的加拿大公民,我来美国是为了靠闺女近点儿,将来离开这个世界,我还是希望落叶归根回到那个叫Oakville的地方,只不过多加一点儿飞机的运费而已,我们这代人最后长眠在地下互相有个照应,在有生之年来看一定是最大的安慰。

 

不管怎么样经历了2020年,人们对生死的看法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能活下去当然是最好的,生老病死也不是最坏的结局,提早安排一下身后事,又有什么不吉利的呢?

 

我的按摩师谈了一点儿他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火化的处理无疑是,彻底断了投胎的路径,一个人的肉身虽死,魂与魄是不死的。这里我能不能理解成,如果对亲人依然有牵挂,就还是别把自己烧成灰,这点上我蛮认同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