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复活》看陪审团
文章来源: 翘摇2016-02-19 16:44:08

  小时候我住在一个农场。农场很大,大到我在那里生活了十几年,也始终没弄清楚它究竟多大。农场的二级单位,据我所知,包括十几个农业大队、几个工厂、两所子弟中学、十几所子弟小学、医院、科研所等等。农场还有个电影队,每天在这些单位巡回放映电影。

  大约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天晚上,父母带我去看场部看了部露天电影。当时是个晴朗的冬夜,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冷。看完电影,为了暖和一点,我们都是跑步回家的。那部电影是译制片,很长,我没看懂。但是因为新奇,所以印象深刻。尤其是主人公去探监那一段,别人去探监,都会挤会跑,好多一些时间和狱中亲友讲话,唯有主人公是个贵族老爷,以前从不曾去过这种地方,慢慢踱着绅士的步伐,与周边环境极不相称。还有一段,女主人公年轻时,在乡下快乐的样子也记得清清楚楚。

  上初中的时候,电影队来我们单位放映《复活》。刚看开头,我就想起来,这就是小时候看的那部译制片。这次是看懂情节了:一个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引诱他姑母的养女卡秋莎•玛丝洛娃,然后抛弃她。玛丝洛娃怀孕,被赶出家门,生下孩子后,不仅无力抚养,自己的生活也无着落,不幸沦为妓女。后来又卷入一桩命案,分明无辜,却被判刑。在法庭上,聂赫留朵夫是陪审团成员,他认出玛丝洛娃,也认识到是他的不负责任让玛丝洛娃沦落,不禁为当年的行为愧悔不已。聂赫留朵夫尽力帮助玛丝洛娃,以一己之力无力翻案,只能尽量照顾玛丝洛娃。玛丝洛娃在社会底层,艰难痛苦的生活早已令她麻木,聂赫留朵夫在贵族阶层,优裕无聊的生活也令他活得象行尸走肉。在他为玛丝洛娃奔走的过程中,他们在精神上和道德上也得以复活。

  这部电影是根据列夫。托尔斯泰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看电影还搞不清玛丝洛娃怎么无辜还被判有罪,尤其是聂赫留朵夫不是既关心玛丝洛娃,又有裁决权吗?后来又看了小说才弄明白了。玛丝洛娃给受害人吃安眠药,却不知道罪犯给她的不是安眠药,而是毒药,于是受害人就中毒身亡。于是玛丝洛娃就卷到官司里了。在法庭上,陪审团成员都认可玛丝洛娃并不知道那是毒药。但还是判玛丝洛娃有罪。小说是这样陈述其原因的:

  “通过这个决定(verdict)而不是通过那个决定,并非因为大家都同意这个决定,而是因为第一,会议(Jury)主持者的总结虽然做得那么长,却偏偏漏掉平日讲惯的那句话:“是的,她有罪,但并非蓄意杀人”;第二,上校讲他内弟媳妇的事讲得太长,太乏味;第三,聂赫留朵夫当时太激动,竟没有注意到漏掉“并非蓄意杀人”这个保留条款,他还以为有了“并非蓄意抢劫”这个保留条款就足以撤销公诉;第四,彼得·盖拉西莫维奇当时不在房间里,首席陪审员重读问题和答案时,他正好出去了;不过主要是因为大家都感到疲劳,都想快点脱身,因此就一致同意那个可以早一点结束的决定(verdict)。”

  庭长惊讶于陪审团的结论,庭长说“您瞧,他们的答案多么荒唐,这样她就要被判服苦役,可她又没有罪。”一个心底和善的法官认为玛丝洛娃无罪,但是心地善良,不愿意反驳陪审团的意见。一个重视舆论的法官说:“现在报纸上已经议论纷纷,说陪审员总是替罪犯开脱。要是法官也替罪犯开脱,人家又会怎么说呢?”

  恰巧,庭长急着去和一个瑞士女人约会。既然大家都要判玛丝洛娃有罪,随大溜才能尽快处理完公事。于是,玛丝洛娃就被判服十五年苦役!

  小时候记性好,这部电影清清楚楚地保存在记忆里。但是生活忙忙碌碌,这一二十年好象还不曾想起它。最近,因为梁警官的案子,才想起玛丝洛娃和她的遭遇。当年看电影的时候不知有多难过。现在,因为一起意外事故,梁警官也被陪审团判有罪。这比看电影还悲痛啊!把梁判有罪,又何尝是对逝者生命的尊重呢?

  另:现在法官尚未判决,此时为梁警官喊冤,远远好过判决以后。关于梁警官的案情,我见过的最好综述是祝凯律师写的,链接是

http://bbs.wenxuecity.com/currentevent/781903.html

  纽约州政府议员威廉。卡尔顿关于梁彼得被判有罪的声明也值得一读:
  ”每一个人都应该追求公正判决,但检察官在终结辩论发言中向陪审团暗示粱警官开枪是故意行为,因为当时他用枪对准受害者,而在审讯中并没有提出任何证据支持 这个论点。我对此十分不安。他的发言是极度偏见,极具煽动性的。在整个案子审判过程中,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枪对准了受害者或者故意发射, 因此这样的语言出现在对陪审团的终结辩论发言中是不应当许可的。无可置辩的事实是,子弹射到了墙上,而不是射向阿凯?格雷德所在的方向,子弹是从墙上反弹 回来才不幸导致阿凯?格雷德的死亡。所有证据都证明粱警官在开枪以后有一阵甚至不知道有人被击中。检察官的这个终结辩论发言的极度偏见和极具煽动性,搅浑 了案子的真相,影响了陪审团, 很可以成为上诉的法律基础。


  事实上,政府许多渎职行为是导致阿凯?格雷德不幸死亡的更重要的原因,可在公诉程序中一点都没有被提起。这些行为包括纽约市住房部严重无视Pink House楼梯路灯损坏,数月之久,大楼楼道一片黑暗,成为住户、管理员和警察的险地;包括公众官员不负责任的哗众言论,煽起了反警察的社会舆论;包括有 关部门训练不足,让两个新手警官未经充分训练,单独在黑暗危险的楼道行任务。


  为了我们这个伟大城市所有家庭的幸福和安宁,我希望并祈祷让我们每一个家庭都能得到真正的正义和公正,而不是为过去的许多冤屈愤怒而寻求报复。我们永远不可能用新的不公正来消除过去的不公正。”---摘自http://www.weidb.com/p38820&g=999&tag=&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