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天说梦 I
文章来源: 小_藩2014-09-10 11:25:01

 
写于2013年2月9日



    注意笔者博文的读者朋友一定发现了梦是这里的一大主题。似乎每经过一段时间,笔者就会因各种机缘接触到关于梦的“新说法”,于是就会对自身在梦里的经历又有一番新的感触和认识。

         有意思的是,在不同的场合,笔者遇到的一些“从不记得梦”的朋友,都曾经在与笔者讨论以后,开始逐渐在白天清醒的状态下记得越来越多自己做的梦。相当多的人把梦看作是无意义的白天心念活动的副产品,在每天睁眼后,习惯性地将这些抛之脑后,于是多年惯性的思维使得意识逐渐失去了忆梦的功能了。笔者想说,如果要把“梦的功课”看作是孩子气似的不必要,其实就是错失了人生三分之一在睡梦中度过的“学习时间”了。

      在《睡梦瑜伽和自然光的练习》一书里, 南开诺布仁波切把梦的重要性和修习方法介绍到了西方。他把梦分作两种性质,一种叫做  bhakshas,中文的解释就是心念运作留下的痕迹(traces of something left),这些可以说是“无意义的”, 白天活动过程中的各种不安、怒气、出于自我的想法等等在夜间的睡梦里就以开花散叶的形式显化了出来。以佛家的话来讲,就是一种“业迹”(karmic traces)。一个对自己白天心念活动十分觉察的人,在白天醒来忆梦以后仔细分析下,都会明白梦的源头来自哪里,其实就是自己心念活动的产物(白天经历的一切,亦复如是!你创造了你的实相)。 而另一种,南开诺布仁波切很看重的就是带清明性(clarity)的梦, 这种梦很多时候以无法解释的形式表现出来,通常带有未来性(预示性(prediction))、过去性(过去世的记忆)和一种洞察性(insight)。而且这种类型的梦多以在清晨出现,因为在深沉的夜间睡眠活动中业迹类的梦已经完成了显化的过程,身体和大脑都得到了休息,在充分放松的状态下, 在清晨的时侯意识便和更深层的意识开始“对话”了。

           想在这里着重谈一下这第二种梦。如果对梦不太了解的人读到这里,想强调一下,每个人的“高我”其实时时刻刻观照着“小我”经历的一切,当我们在日常遇到种种困惑时,在夜间意识就会“探出头”来,仿佛长了翅膀,飞跃出感官和肉体的枷锁和限制,与“高我”对话,以不同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并得到启发。梦其实就是一种冥想的状态,它是连接这两种意识的桥梁。“高我”时时刻刻注意到我们小我意识的活动,而反之就非如此。所以,睡眠并非只是身体的休息,而是意识在进一步学习的时间。很多科学家、艺术家、作家等等渴求通过灵感一显获得某种创造上的提升时,都会注重这种清明性阶段的梦和接受到的信息。有的时候某个不能解决的难题在白天萦绕在脑海里过久,很多人能在白天醒来梳洗或者放空的时候,点子来了!

        一个对自己有觉照要求并持续冥想的人,在长期的觉察以后便会把这种觉性带入睡梦阶段,并逐渐学会控制梦。对梦和意识的运作了解不多的人,都会以为自己是客,梦是“主”,我们只是来“观梦”的, 梦发生什么我们就看到什么、经历什么。 而做梦的功课以后, 带入澄明的觉醒的人,就会“反客为主”,了了分明发生的一切,并能扭转在梦里的心态和发生的一切。 譬如一个日常对自己的情绪控制和观照得很好的人, 在夜间睡梦中怒气发作,他/她能转念一想,“这么生气是做什么呢?太不必了。”转而一笑了之,情景即刻变得轻松幽默起来。这样一来,其实就发现了内心掩藏得很深的一些态度上的毛病和不好的习气。

            在觉照与睡梦并行之后,进入到下一阶段会发现,客体可以是主体,主体也可以转化成客体。南开诺布仁波切说, 当你能够改变你的梦,你就发展了打破梦的元素的能力,你能够将东西对调,上下颠倒,高低颠覆,大小变换(“when you have become able to change the dream develop your skill by further scrambling the dream elements, for example, putting what is in the east in the west…turning things upside down, putting high things low, or making what is big, small”)。练习到一定程度以后(往往是非常长时间的练习), 主客之间的疆界就化解了,意识进化到这个层次主要的特征就是进入了无梦的觉醒状态。觉性的澄明就体现在超越二元对立,而主客之间看清楚了以后, 客不再被主控制,主也不再需要客来反映自身了。于是梦不再有它障显自己的作用了。

         一个人如果能够在梦中状态做到自主,并懂得心念运作的规律以及知晓欲望操控了一切,他/她就会很自然地把在夜间学到的带入白天的世界里来,然后又是一番主客疆界的化解和举一反三地使用心灵上的知识。在这里笔者最后想说明的是,灵性永远都不仅是智能层面上的(intellectual)知道,它永远都是从了解到运用,再到更深一层心智上的真正了解

(喜欢小藩文的读者朋友们,敬请关注小藩在晋江首发的灵性小说 《破梦重生渡花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