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波无线电收音机的故事
文章来源: 土狼2023-10-06 05:03:30

自打幼年的时候就被无线电收音机吸引。第一台收音机是外公家里的,那是一台上海产的电子管收音机,体积不小。每次看见外公在调节电台时,木质的几盒内发出给各种频率的声响,有些类似电报机的滴滴声。面板上有绿色和白炽灯的本色,从内部照亮了面板。随着开机时间的增长,机器里的热量渐渐使机壳温度变得温暖,也散发出一种迷人的气息。上小学后,我曾经几次打开木质的机壳,看着里面的元器件。还试着拔出两个电子管原件,再小心翼翼地插回去。这大概就是男孩的好奇心吧。

而第一次见到矿石收音机,大概也是在三岁的时候。那时舅舅大学放假回南京,给我看他自己装的矿石收音机。那玩意儿太神奇了,竟然可以不需要电池就可以工作。我也在幼小的年龄就知道了什么是天线,什么是地线。矿石收音机是无源接收设备,不像其他无线电设备使用由电池或墙壁插座的电流供电的放大器来使无线电信号更大声。矿石收音机需要使用耳机来收听。而且最好是用灵敏的高阻抗耳机收听。收听的时候就是头戴耳机,听一会儿,再将耳机传给身边的其他人听。在一段时间里,我觉得矿石收音机就是真实的不需要能源的永动机。

上小学的时候,家里有了普通的晶体管收音机。那时的收音机都有中波和短波频道。父母都会叮嘱只能听中波,短波不要听,因为可能是敌台。

第一次偷听短波是一个人在家里,家长都在外面忙着。自己在家锁了门,调低了声音,把短波频道从头到尾都扫描了一次。当时在西安,估计西方和台湾的电台信号都太远,好像不记得受到过。倒是苏联的电台信号很强,但节目比较枯燥。播音员应该是俄罗斯人,说的汉语外语的口音很重。

进了大学,自己在大三时买了一台收音机,那时主要就是听短波的美国之音的外语节目,纯粹就是学英语。同学们很多也在这样听,氛围很宽松。但我的收音机质量很一般,每次都需要把天线拉的最长,否则就会信号漂移。

大概在80年代中,偶然看见同学手里拿着他父亲从美国做访问学者带来的SONY短波无线电收音机。我当时就被这精美的电子产品种草。

终于,在来到美国以后买入了Sony ICF-SW7600GR AM/FM Shortwave World Band Receiver

Jide1买入的时候大概是150美元左右。这款经典的机型早已停产。正因为停产的缘故,现在在eBay上,这款机型价格可以贵到近1000美元,有些夸张了,见下图。

这是一款我极为喜爱的短波全球收音机,更是包括了调频,中波,短波,甚至长波。出生在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多数大概很难理解一个收音机有什么稀罕的。因为,今天的人可以利用APP去访问各个电台的节目。但收音机的魅力是独特的,它们不依靠互联网,不需要APP,少了一切的中间环节。只要电台在播报,收音机就可以接收无线电广播节目。这本身就是一件神奇的事情,不是吗?另外一条就是,今天大家的收音机,比如在汽车内的那种,是没有短波电台接收功能的。在我看来,完全是被阉割的次品。

下图显示无线电广播中的各个波段的频率范围。

很感慨像索尼短波收音机这样的标记型的产品竟然会停产。这台机器只有608克,小巧却功能强大。它锁定电台的能力远远超过我曾经永远的上海产的那台。我完全不需要把天线完全拉出来。

人生如戏。当年在大学期间听美国之音学英语,现在生活中美国,从来不会去听美国之音。最长听的节目就是NPR新闻,再就是世界各地的音乐台。音乐是真正超越文化和国界的,不管是美国的,俄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日本的,德国的。

这台日本原产的收音机质量很好,希望它能一直工作下去。因为,短波收音机代表着一个时代。

豹子土狼 2023-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