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队落户第一天
文章来源: coach19602015-08-07 08:24:41
先罗嗦讲几句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吧。决定要去农牧区插队落户,可不是我一时的心血来潮。我知道自己上了体校后,如果不能搞专业,也只有插队落户这一条选择了。为此,我去过我二哥的知青点两次,并且和他一起出工劳动,为的是锻炼适应一下。不能忘怀的是他那里的贫穷,太穷了!

我二哥是不得已才去的那个公社。1972年以后,对工矿大企业的子弟试行“单位对口”插队落户,我爸是厂长,责无旁贷。轮到我插队,就没有这个限制了。我家自己找到了一个各方面都比较满意的牧区公社,几天之内就把手续搞定了。

出发前两天,父亲所在的厂里送来一个大木箱,黄澄澄的很结实。这是厂里为每一位职工的插队知青子女准备的礼物。箱子才做好不久,仍有一股很浓的木质味道。我就把一本人民画报拆开,粘贴箱子内衬。记得开盖后立即就可以看到几位当年的美女体育明星。其中有北京体操女皇刘亚军在平衡木上,江苏美女李霞的投标枪特写等画面。

深夜了,我还是睡不着觉,斜靠在那口木箱上想心事。父亲轻轻地走过来,递给我一页宣纸抄录的陈毅元帅送儿子丹淮赴哈军工上大学时写下的著名诗篇。“小丹赴东北,生学入军工。 写诗送汝行,永远记心中。”
端端正正的小楷是母亲的手笔,落款时间是凌晨2点零4分。读了一遍,发现那句“少年当切戒,阿飞克里空”下边,用铅笔轻轻画了一条线。我有话想说,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24年后,在加州我的家里,和父亲谈心,我才把当初要说的话告诉他。呵呵。

一辆解放牌卡车,载着我父母和我,两个已经当了工人的发小,吃过早饭就出发了。车越往西北方向开,人烟越稀少,离熟悉的城市越远;视野也变得广袤起来,距离马上要面临的生活挑战更近了。

车子在两排土坯砖瓦混用的房子前停下。那是我们的大队部,常驻人口只有八个知青。集体仓库也在这里,还有两三间房子供下乡蹲点干部和来往客人住宿。

女队长和她那个和知青年龄相仿的儿子等在那里,还有一个没出工的女知青。卸下行李搬到室内,父母和他们交谈了一会,就离开了。母亲平生在外人面前,第一次轻轻地拥抱了我一下,倒是终生难忘。

后来的几天也蛮有意思。几个老知青和当地青年来我这里聊天,我打开箱子拿出香山牌香烟招待大家,箱盖内的美女贴画让青年们眼前一亮。几个蒙族青年常来我这儿吸烟聊天,直直地盯着美女说“看看人家那城里的好女子就是喜人(漂亮)喱!”

十年后,文中提到的美女和陈毅元帅的儿子,我都有近距离的接触。当然没有机会和勇气给他们讲述我当年的青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