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德逊河谷的信标山,Mt. Beacon
文章来源: 人到中年的摩羯2020-11-25 15:42:06

   纽约上州名山很多,Mt. Beacon信标山, 可以排进前五名。它是国家历史名胜古迹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之一,纽约Hudson Highlands州立公园最高点。虽然论知名度,比不过大熊山Bear Mountain;论险峻,比不过近邻断脖岭 Breakneck Ridge,但它是最有历史,最有故事的一座山峰。

   我们早上五点多起床,八点就在山脚下集合,因为在看红叶的季节,各名胜山峰的停车场总是一位难求。其实早在19世纪, 这里已经是热门远足目的地了。20世纪初,有开发商在当地趁热发展旅游业,把靠近纽约的Mt. Beacon打造成都市人理想的度假胜地。

   今天要走的是红线步道——Casino Trail。我们刚离开停车场,往山上方向走,就看到路边废弃铁道,还有当年有轨式绞车售票处,现在只剩下半个水泥平台了。

 

   这符合了中国人的老话,要想富,先修路。1902年国殇日,直通山顶的铁路Mount Beacon Incline Railway初次通车。纽约客来游玩,先乘汽船顺哈德逊河逆流上到Newburgh,从Newburgh转乘渡轮过河,然后乘无轨电车到达山脚下,最后乘有轨式绞车到达的山顶。

   这样一趟的双程票价将近两块钱。如果用当时平均时薪22美分,普通工人一年200到400美元,牙医一年$2500的收入来比较,算是有钱人的一日游价位。

    现代游客只能自己沿轨道旁边的小径蜿蜒徒步上山。步道起点是通往山腰的一组大型金属构架台阶,宽敞而结实,有将近两百阶。即使体力不太够登顶的人,也至少可以到达山腰看看风景,享受一些进山的乐趣。

   十月下旬的清晨,只有华氏三十几度,空气清新而冷冽,远处山林笼罩在薄雾之中,可谓“水雾杂山烟,冥冥不见天”。

   当遇到红黄交接线时,差不多刚完成五分之一的长度。接下来的山路不仅满是碎石和落叶,而且越来越陡,没走多远就开始气喘吁吁,顾不上说话了。好在路边时不常出现色彩斑斓的树叶,惊了眼球,停下来照相的时候也就借机歇了脚。

   下山后听说,这条线路曾经是滑雪道,所以沿途还有登山缆车的痕迹,可惜我当时并没有注意到。

    这样差不多走一英里,眼前出现了一直期待中的废墟。

 

   这座满是涂鸦的红砖废墟是当年的绞车动力机房,面对陡峭的山崖和哈德逊河谷,残存三面墙壁内有大型齿轮,机械,钢缆等。

这条铁路的绞车只有两节车厢,由两台75马力的电力发动机带动,每节车厢可以乘坐54个人。两节车厢靠一个大型滑轮同时往相反方向运行,一下带动一上,所以只需要在中间交错的地方铺设两条轨道。

   铁轨从山下几乎是直线上来,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按照每分钟走500英尺的速度,全程2200英尺,单程耗时5分钟。是不是第八,暂且不论,毕竟这个称号轮流排,基本上自己说了算;但最大坡度67度,升高1540英尺,确实是当时世界上坡度最陡的铁路线。

    经历过各种磨难后,这条线在1978年彻底停止运营,总共搭载游客三百五十万。1982年被添加到国家历史名胜古迹名册中。次年,它最终没有逃过一场蓄意引发起的大火,山下车站和山顶机房一同被彻底烧毁。

    从机房废墟往左边走几十步,崎岖小径变得豁然开朗,眼前景色一派恢宏大气。极目远眺,天色尚早,城未醒,套用柳永词:“暮霭沉沉楚天阔”,这里是晨雾漫漫纽约阔。

   回首细看山顶一大片宽若广场的水泥平地,这里曾经建有一个被称作赌场的舞厅,与火车同年开始运营;三层楼高75个房间的豪华峰顶酒店Beaconcrest Hotel,于1908年落成。酒店露台装有高倍望远镜,还有当时最大功率的探照灯。那时爱迪生发明电灯泡也才不过三十年,可以想象,当夜晚降临,哈德逊河宽阔的河面,还有一些岸边的街景、建筑被灯光照亮,是多么奢华的景象。鼎盛时期,这一片地区景色经常出现在默片电影里。

  小娱乐城命不长久,1927年秋季发生了一场严重的火灾,虽然第二年开始着手重建,但随着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来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旅游业一落千丈,这里再也没有恢复原样。哈德逊河景百年未变,昔日繁华却只剩下坍塌的水泥地基。

   最近几年,铁路修复协会The Mount Beacon Incline Railway Restoration Society 一直在努力筹备资金,目标两千万,包括修复铁道,沿铁路加建一条徒步道,游客中心,还有一家餐厅。

   如果从这里往回折返,差不多是两个半英里。如果在Casino Trail上继续走四分之三英里,转白线Breakneck Ridge Trail,走四分之一英里,就到达南部山峰的最高点。这座山峰的标志是一座火塔。

   火塔高60英尺。72阶台阶,2013年重新加固完成。站上塔顶,可欣赏到哈德逊河谷的壮丽全景。晴天的能见度可以达到75英里,甚至可以看到纽约天际线。

   二十世纪初期,这一带伐木业发达,枯枝,火车烧煤蹦出的火星,甚至浓烟,都造成森林火灾频发,祸及周围村镇。为了进行火警预告,当时的火情观察员要爬到树上观望四周。后来用木头搭建了火塔,但有时会被雷击并烧毁。直到1931年,才建成了这座钢铁结构的。随着生活方式改变,这座火塔已经落伍,在服役五十年后关闭使用。

    看天色尚早,我们继续向北走,又路过了一座纪念碑——美国革命之女(Daughters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简称 DAR)。

   这座纪念碑来源,包括这座山和山下小镇名字,都源于美国独立战争。当时美军在哈德逊河谷设防,从1775到1783年,美军利用这座山的地形优势,观察哈德逊河对岸的英军动向,随时准备燃起烽火,传递敌军进攻的消息。然而,整个战争期间,没有点燃过任何烽火;直到1783年7月4号,山顶点燃了庆祝战争结束,美国独立的烟火。从此这座山峰成为自由和胜利的象征,被命名为Mt. Beacon, 信标山,并现在纽约州的州旗上。DAR于1901年在原始信号塔的位置竖立了这座纪念碑。

   由于这些历史原因,哈德逊河谷地区建立了美国第一个主要军事要塞,包括军事营地和堡垒,后来更是建造了一所教导军官如何领导作战的军事学校,今天我们称之为西点。

    站在北部山头,遥望南峰火塔,还有更远的水库。

   回程顺原路返回,又经过旅馆废墟。过午时分,登山客明显增多。再次俯瞰,雾气已甩,景色开阔,河面坦坦荡荡,一片恢宏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