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品位
文章来源: mumof32014-02-22 09:23:46

十几年前在国内,年轻的我崇尚现代。现代的建筑,现代的家具,现代的轿车,我追逐着现代,和这个国家一起更新着古老,我感叹做为一个现代人真是幸运。现代的颜色总是那样的耀眼,使人眩晕,让人浮躁,无法静下心来。那时的我认为现代时尚就是品位。

这时我来到了欧洲,古老惊艳于我眼前。当然欧洲也很现代,欧洲人只是在城外给现代留了一块儿地盘儿,在心中,在城里仍坚守着古老,不让现代入侵古老的氛围。

一次去一位教授家做客,她曾是牛津大学的博士。那是我第一次遭遇古老。她的房子很不起眼儿在城里,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临街连排,窗外是一条窄窄的小马路,马路那边是运河。我曾经感叹这样的街道在追求利益的国内早就被拆迁了。一百年前,这房子想必也是普通人家的居所。屋内的陈设普通得可以说是简陋,柜子旧得像是从街上捡来的,地板像是百年前的,其实一切都像是百年前的样子,没有电视,只有一台旧钢琴和满屋子的书。每个房间都有壁炉,百年前的必备。她说她非常喜欢这个房子,我当时非常诧异,直到现在当路过她家时才稍微明白了一些,也许是因为年龄的关系吧,也许是物以稀为贵。用金钱可以去买现代,可金钱却找不回自家祖上流失的东西,哪怕只是一把旧椅子。而那把旧椅子早在我们搬入现代化的新家的时候被无知的我们做为垃圾给扔掉了,取而代之的又是崭新的现代,现在突然憎恶起崭新这个词来了,崭新得没有底蕴。

在国外去拜访一些欧洲朋友,特别是五十岁以上的朋友,无论是在哪个国家,总能在他们家里看到祖传的家具,祖上的照片。这些家具都是黑黑的或是深深的颜色,有的是已故父母留下来的,有的是祖父母的传家宝,有名贵的,也有一般的,岁月使得它们都成了无价之宝,庄重得令我肃然起敬,羡慕不已,这些物件儿成了在世的后人对离去的先人,对祖宗的一个念想儿吧。

品位有方方面面,衣食住行,现代人样样讲究品位,穿得有品位,吃得有品位,住得讲品位,出行说品位。然而品位并非是特意打造的,而是自然流露的。如果让我给品位下定义,那就是品位是低调的讲究,对生活的追求是精神上的奢华,物质上的简约。

我们常常说某某很有品位,第一个想到的是时尚,名牌儿。其实于穿着,品位是对搭配的理解和发挥之极致,真的和名牌无关,当然名牌是发挥一定作用的,点到为止就好,奢华得没有了根基,不等同于品位。

有品位的女人一定有气质。她们从不追随潮流,而是某一天发现自己就是潮流,不知是和时尚不谋而合,还是领引了潮流。看到了一段描述有气质女人的文字,说:‘有气质的女人会从时尚中冷静地发掘适合自己的因素。或者屏弃时尚,而崇尚自我,谁说这又不是一种时尚呢?有气质的女人懂得如何装扮自己。看似平常,稍不注意就会从眼前飘然而过,但当你止步注目,总是有一些看似不经意的雕琢会让你细细品味。。。。

有气质的女人的衣着就如同看日本文学——一碗清澈见底的水,品过之后才知道里面是加了盐的。。。有气质的女人爱书。正是因为有书的浸染,才有温润、雅致的女人。女人的抬手投足、一招一式都流动着书的气韵。书与女人相映成辉。睿智的你,总能感受到她与诗经中的哪个女子相象,或是谁的化蝶在她扑朔迷离的眼睛中再生。盈满暗香的她,比唐诗浅,又深于传说。’

吃的品位是少而精。妈妈的秘方,自家精心制作的糕点胜过五星级厨师。日本的便当可称得上品位,小小饭盒里凝聚着精心和艺术。

至于某个明星刚富裕起来的时候开着卡蒂拉特过长安街,由于个子小,警察看不见他的头,只看见一辆无人驾驶的车,不只是个笑话。他不知这种车是坐的而不是开的,将自己变成了司机,行得实在没有品位。

其实品位是内敛的,与身外之物关系不大,有也是独特的,不是自己打造的便是能够讲述历史的。想起了年轻时在国内见到的一些来自欧洲的外企中年高管,他们的公文包是那种旧旧的黄色的皮包,这也许就是所谓的欧洲的贵族气吧。

突然又想起了民国风范,于是一口气买了好几套民国小学课本,看看民国人是怎样教育自己的子弟的。一位文化名人说过,民国的小学课本淳朴得让人掉泪。民国风范应该就是我想要说的文化和教养的品位吧。

崇尚古老文化是一种品位,拥有这种品位的人是博学识广的。品位是由内向外气质的表现,这种范儿,可以是与生俱来的,也可以是后天修养的,是用钱买不到的。民国风范使我想起了北平,灰墙围着的红墙的早春二月,和身着蓝色粗布长衫的先生们,有北大,有结冰的北海,海上溜冰人的身影,还有热腾腾刚炒好的飘香的糖炒栗子,可惜这味道已无处可寻了。脑海里浮现出《青春万岁》里的镜头,朴素的五十年代,和看电影时八十年代的我,那时是否有品位这个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