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新解
文章来源: 紫蝴蝶20132015-10-16 16:29:41

 

我们家每天早上的早餐桌上,总是风雨无阻的摆着4个煮鸡蛋,小女儿每天都会在4个煮鸡蛋中挑来捡去,艰难地找着她最满意的那个。

 

她不是想挑最大的那个,也不是想挑最漂亮的那个,她是要挑最小的那个,因为她不喜欢吃鸡蛋,事实上,她从小胃口就不太好,想方设法让她多吃一点一直是我的挑战。

 

鸡蛋能孵出小鸡,说明鸡蛋里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这个理论我也不知道从哪里看来的,于是我坚持每天都逼着她要吃一颗鸡蛋。

 

有天早上,小女儿又在四个鸡蛋中挑来捡去,这个拿起来皱着眉头看看放下,那个拿起来看看又放下,好长时间都拿不定主意,老公看着她若有所思地说:“孔融可能也是胃口不好,不喜欢吃梨子,于是挑了个小梨,就因为他是圣贤的后代,就被冠上尊老爱幼的美誉”。
 

普及一下“孔融让梨”的故事。

 

中国历史上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是中国古代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即出于此。故事是这样讲的:“一日,孔融的父亲买了一些梨子回来,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从而教育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

 

多么正能量的一个故事,却被我老公新解成:“孔融胃口不好,不想吃大梨子,就说大的梨子让给哥哥吃。”

 

我忍俊不住笑着对老公说:“谁让你不是圣贤,不然“TT让蛋”也能成为成语流芳千古了。”

 

(以前写的随笔,最近比较忙,找出来凑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