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危机的背后,是日本的冷战记忆和大国梦想
文章来源: 陈傼2013-08-02 05:16:16
钓鱼岛危机的背后,是日本的冷战记忆和大国梦想

  日本海上保安厅2010年9月抓捕中国渔船,距离现在已经快3年了。日本最后以政府“购买”的形式,制造出钓鱼岛危机,背后的国家目标究竟是什么?钓鱼岛危机不断酝酿升级的同时,日本的右倾化趋势日益严重,日本究竟想要获得什么实质利益?


  在我看来,日本挑起钓鱼岛危机,直接的目标是催化“美中新冷战”,同时强化日美军事同盟;最终的目标是成为政治、军事、经济全方位大国。


  在冷战时代,特别是朝鲜战争开始后,日本因为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享受了大量冷战福利,凭借着美国的扶持,和人民的辛勤劳动,不费自己一兵一卒,确立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正如宋文洲所言“日本才是冷战的最大受益者,是最的大赢家”。冷战结束以后,求变的日本开始积极谋求政治和军事大国的地位。最具代表性的事情是试图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经历了多年的周折以后,不仅入常的愿望没有实现,还要忍气吞声为美国的伊拉克战争掏钱买单,政治矮子的包袱始终没有办法甩掉。即使在经济上,日本的GDP总量不仅被中国超过,而且还有被越甩越远的趋势;虽然日本的右翼势力以歧视的态度看待韩国,但是在家电和汽车等制造行业,日本越来越多的受到来自韩国的挑战。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韩国的购买力平价人均GDP,将于2017年超过日本。照这样下去,日本不仅无法实现他政治和军事大国的梦想,即便在经济这一强项上,也会像温水煮青蛙一般,慢慢的沉沦。可以想见,有着强烈危机和忧患意识,有着强烈民族自尊心的日本民族,当然不能坦然坐视事态的发展。


  日本的道路在哪里?入常失败的教训,已经明明白白的告诉日本,仅凭自己的实力,不能成为政治和军事大国。一个政治和军事小国的经济命运,并非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尽管当时清朝的GDP是英国的近6倍,但中国最终变成了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日本一向热心于研究中国,又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他不可能安心于现在的政治和军事地位。除了自己单干,另外一条道路是借力于盟友美国,利用美国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日本最受美国重视、战略地位最突出的时期,是美苏冷战时代。但是苏联已经解体,矛盾的对立一方已经消失。


  美国重返亚洲是日本的战略机遇。也许是因为美国急于从中东抽身,也许是因为美国不能坐视中国的发展壮大,也许是为了分享亚洲经济的蓬勃发展,也许是为了安抚不听话的民主党鸠山政权,2009年末美国公开打出了“重返亚洲”的旗号。怀念冷战时代的日本,很愿意看到东亚地区再次进入冷战状态,日本也愿意做催生美中新冷战”的催化剂。围绕着钓鱼岛,日本设计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战术和圈套,不仅不愿意通过谈判缓和矛盾,反而不时地制造出新问题来升级矛盾。日本不惜下血本也要一搏到底,目标就是诱导美中进入矛盾对立。如果可以催化出“美中新冷战”,日本的战略地位将再次大幅提升。在日本有不少关于“美中新冷战”的书籍,出版社包括:松下幸之助创办的智库兼出版社PHP研究所、读卖新闻旗下的中央公论新社、新潮社等。与美苏冷战时代不同,没有了苏联的军事威胁,日本可以放手修改和平宪法,改自卫队为国防军,以“允许行使集体自卫权”的方式,升级日美军事同盟,背靠美国这棵大树,实现日本的政治和军事崛起。在日美外交语言中,“修改和平宪法”和“允许行使集体自卫权”总是成对出现的。美苏冷战时代,美国希望日本按照美国的要求加强自卫队,希望自卫队在海外协助美军作战,但日本以和平宪法作为搪塞的工具,坚称和平宪法不允许行使“集体自卫权”。“允许行使集体自卫权”意味着日美双方加强军事同盟,意味着日本放弃“专守防卫”的原则。从日美关系的角度来看,日本修改和平宪法,并不仅仅是日本的内政。在某种意义上,这更多的是一个日美关系问题。相对于修改和平宪法,日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同意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也就是同意强化升级日美军事同盟。因此日本需要不断向美国释放信号,需要逐步说服美国。安倍第二次组阁后,访美之前就希望与美国总统讨论“集体自卫权”问题,但美国以“担心刺激中国”为由予以拒绝,这说明美国对日本的企图持有戒心。美国需要利用日本,但不需要被日本利用。


  钓鱼岛闹剧的观众是美国,编剧、导演兼主演是日本,而中国是不得不上台的配角。选择钓鱼岛是因为中日之间虽然有领土争议,但是长期处于日方的控制之下,适用于日美安保条约,承担着法律义务的美国,即使不情愿也要帮助日本。2010年9月,日本海上保安厅抓捕中国渔船,选择的时间是日本首相去美国参加联大之前十几天。就在日本首相菅直人与美国总统在纽约举行会谈的次日,日本宣布释放中国渔船的船长。一方面日本充分展示了对美国的尊敬,另一方面作为调停人,美国已经被日本拉进了钓鱼岛纠纷。2012年4月,东京都知事石原声明要“购买”钓鱼岛,选择的地点是美国首都华盛。当时日本还在美国的报纸刊登广告进行宣传。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战术上滴水不漏的日本,从一开始就计划要把美国拉进钓鱼岛纠纷。日本坚持“拒绝承认中日之间存在任何领土问题”,用玩弄文字游戏的方式,消灭中日之间外交交涉的可能,为的是将危机继续酝酿发酵下去。其动机是制造地区紧张局势,而不是为了得到一个原本就存在着争议的小岛。中美两国元首刚刚举行完庄园会晤,自民党6月11日就宣称制定好了《领海警备保全法》,该法案的核心是允许自卫队对中国海监执法船使用武力如果美国放任日本不断渐进式的升级钓鱼岛危机,最终日本将把量变转化为质变,日本极有可能通过挑起一场中小规模战争,将中美两国领上冷战的绝路。即便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退后一步,日本还会前进一步。日本政府已经在法律上“购买”了钓鱼岛,如果中国后退,日本就会派遣公务员常驻,以进一步刺激中国国民的感情。因为日本的目的在于恶化中日关系本身。日本赌上国运,也要一搏到底,真正想要的是日本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国,至少日本要做亚洲的领袖。通过不断发酵钓鱼岛危机,制造日本安全环境恶化的假象,为强化升级日美军事同盟制造口实,以便顺理成章的修改和平宪法并实现“允许行使集体自卫权”,强化升级日美军事同盟。如果日本可以达到目的,催化出“美中新冷战”,就可以在压制削弱中国的同时,借美国之力圆日本的政治、军事、经济全方位大国之梦。
 



  陈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