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一下强度大王关于明朝张居正用人的文章
文章来源: 糊涂爹娘2013-06-26 09:42:49


夸奖一下强度大王对明史的精通。


强度大王从社会和土壤的角度,说得有道理。从明朝的运作情况,清官无法立足,网开一面的脏官来了,反而工作好做。为什么明朝的百姓一定要面对不清廉的官吏?为什么不贪不拿的官员人人疏远之如牛鬼蛇神?这个现实,是好事还是坏事? 都可以引发深度辩论。


或者可以说,那些不清廉的明朝官吏做成了什么大事,推动了社会进步。可是,那些朝代一个一个地重演历史,似乎“历史重演”是专门为它们发明的名词。破产灭亡,是不是跟“不清廉”有点关系?这种兴了又亡的怪圈,难道真是群众想要的吗?如果觉得“兴了又亡”挺好,也是一种自由思潮。但如果有人不希望“兴了又亡”,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呢?


日本和欧洲许多国家,用君主立宪避免了许多王国的灭亡。王室似乎置身政外,过得蛮快活。清朝开始也想这么干啊,但又舍不得让权。肃亲王被才华相貌出众的汪精卫折服,免其凌迟死罪,救了日后汉奸一命。但整个事件,肃亲王显示出的大度和开明,也反映了清朝改革的决心。


我没有推销什么价值观的意思,只是开诚布公讨论的性质。我女流之辈,很害怕某些大王不讲论据的辱骂。灭亡非常正常。象西方人开始玩自由,玩烦了干脆搞封建帝制。封建帝制玩了一千来年,玩累了,法国大革命之后,又玩回自由。不管东方还是西方,没有人可以逃避灭亡的结局。天文学家都知道,宇宙里面,时间空间浩瀚无边,生无非罕见的火花一现,只有死才是永恒的。


因而,作为一个明智的人,没有必要对死亡害怕到极点。怕死之人当然是大多数,我跟芸芸众生一样,对死神恐惧莫名。然有理想坚持的人,象布鲁特斯、奥托、马库留斯、加图、苏格拉底、埃杰司等等,无不从容安排后事然后镇定地自裁。我们近代史上视死如归的人也很多,比如谭嗣同、秋瑾、石达开、李续宾、张自忠等等。


从强度大王的字词间,我看得出“不管贪不贪,能做事就成”的影子。或者,这个理念在明朝是受到认同的,但在西方政体,似乎无法得到民众支持。美国象海瑞那样的清官非常多,当然也不缺一些魏忠贤的徒弟们。我不想在此讨论优劣问题,让大家自己发挥。


嘉靖皇帝是我见过最昏庸的皇帝之一。他不杀海瑞,有点人道的一面,好像天恩荡荡,但跟我大宋比,基本是笑料。大宋不杀进谏之人,连关起来的都很少,说到做到。宋朝大臣经常拉住皇帝的袖子批评,连回避都没有门。王安石够前卫的吧?我尊敬的黄先生说,如果他变法成功,中国历史会向前提升1000年。王安石改革得罪了千千万万的权贵和商贾甚至平民,可以用“罪大恶极”形容,最后无非就是类似流放。跟古希腊通常对政要的处罚何其相似。还有那个苏轼,死不屈服,最后也就流放了事。跟黑暗的明朝比,我大宋(尤其头100年)简直就是艳阳高照。


胡乱有感而发,就写这些。欢迎不同观点讨论,但不欢迎不讲理的扣帽指控。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