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教授对中国教育为什么震撼?
文章来源: 老几空间2013-07-13 04:18:37

加拿大教授对中国教育为什么震撼?

 

老几

我上篇说到中国最大的问题不是腐败,是教育。因为腐败大不了亡党亡国,那是共产党的事。而教育不行,要“亡家”“亡族”,是咱老百姓自己的事,问题可就大了。

网上有篇报道,说加拿大教授考察中国教育受到震撼。文中提到一位名叫穆西欧的,感受最深的是教育质量的重要性,认为“教育质量本身远比教育体系的质量更重要。”另有一位布鲁曼教授,被中国中小学生坚实的学业基础所震撼。他认为,在中国,中小学的教师们受过针对性很强的教育,非常重视学生的基础能力,能帮助中小学生们打下一个好的基础,等到学生上大学,坚实的基础对他们帮助很大。

这两位都是教育专家,所说的应该不错。问题是有多少中国的家长会同意他们对中国教育的“高度肯定”?未必会很多。要不然为什么中国教育那么好,有条件的家长却都争相送孩子到国外就学?

但是我想加拿大人听了可能会觉得有道理。为什么?这也许正是他们需要的。加拿大教育体系的质量大概没有问题,教育质量不行,不太重视学业基础,因此看到中国的情况,觉得很有益。这不奇怪。需要决定一切。

那么中国这套是不是真的需要?依我看需要也不需要。所谓需要,是对中国的体制来说。说不需要,是对于学生而言。在老几的“中国最大的问题是教育”一文中,引用了中筠的话:“教育就是在不断摧人。…中国在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授的就是完全扼人的造性和想象力的极端功利主。教育没有的目的,就只是奔着升学去”。谁都知道升学不是目的,中国教育结果的特点,就是高知低能,地球人没有不知道的。问题出在哪里?难道不是因为“教育体系的质量”不好?

那么中国教育体系的质量不好”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认为是有年头了。老几在前文中说自秦以来,中国超过两千年的教育,其目的和手段,都是为了国家机器服务的,是国家机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中国的传统教育,形式上是精英教育,本质上是反人民的。

椰子博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中国的传统教育是精英教育,问题是哪一个国家的不是精英教育?美国也是啊。英国也是啊。德国也是吧。”我想,这可能与社会对精英的“需要”不同有关。

在中国,传统上对“精英教育”的需要是什么?是做“官”。“好”官目的是“为民做主”,“解放全人类 ”,“坏”的当然就是“三个代表”之类。如果当不了官,学问再大,你都没有价值。(最多运气好,像孔子一样,遇到个富有的好弟子,死后能贴在墙上。)只能像姜子牙一样慢慢“钓”,要不就是出家当和尚道士。这种文化上的“大一统”,依我看比秦汉以来体制上的大一统的作用还要厉害。

到了现在,随着行业多样化,“官”的意义扩展到,“教授”“老板”“大腕”等等。总之,读书做“官”,“精英教育”追求的只有一样:地位!

西方也不是没有中国精英教育追求地位的情况,甚至也是很普遍。西方有利的地方,再我看来有两样,一个是个人至上(INDIVIDUALISM),一个是很早进入商业社会以及相应的“价值交换”的概念。个人至上保证了自我价值判断,不受社会价值观的影响,而交换的“价值”本质上就是一个变化的多样的价值观。商业社会里有一条非常好,那就是“物”以稀为贵,这就是多样化的基础。

所以中国“精英教育”单一追求的地位来“光祖耀祖”和西方精英教育需要追求的多样化,结果是不同的。中国尽管早已实行资本主义,意识上还是过去的以官为本的等级文化,思想上并没有真正进入商业社会。椰子说,“我觉得政党的需要决定了教育的模式,不希望人们独立思考,因为那样有利于维护一党专政”。为什么这“政党的需要”还能在中国大行其事,其原因就在于,没有从根本上产生可以替代的另类需要。

社会需要决定教育的模式。要改进教育,首先得修正社会“需要”,这就是本文的中心思想。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