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娜王妃的矛盾性
文章来源: sublexical20132013-09-16 06:15:24

又是戴安娜王妃的忌日。对于逝者,不要苛责,这是我感受到的英国文化,类似于中国的“死者为大”训诫。然而把这位王妃上升到“戴安娜现象”,这就是英国社会最有争议的话题,在她每年忌日前后,显得分外热闹。

先说另外一位王妃,她是戴安娜王妃的妯娌。她叫萨拉弗格森,是查尔斯王子弟弟安德鲁王子的前妻,被英国王室册封为“约克公爵夫人” (Duchess of York) 。戴安娜王妃被布莱尔称为“人民王妃”,其实不然,戴安娜是天生贵胄,萨拉才算是得上平民子女,她的父母在英国不属于真正的上流社会,她自己在婚前是一位职业女性,主要在公关和出版界工作。萨拉与安德鲁王子结合,可以视为英国王室与平民结合的真正典型。

然而萨拉给王室形象造成的伤害也是巨大的。1986年,安德鲁王子与萨拉结婚之后,萨拉进入了英国王室,很快围绕她的丑闻变出现了,在1988年和1990年,萨拉育有两名女儿之后,体重暴增,英国小报讥讽她是“猪肉公爵夫人”(Duchess of Pork)。1991年夫妻分居,原因是安德鲁王子由于服役,长期在外,萨拉身边出现了很多男子,尤其是富商。1992年,萨拉更是被媒体拍到了与美国富商在一起的无上装照片,同年安德鲁王子正式宣布分居。1996年,两人离婚,萨拉虽然还保有“约克公爵夫人”头衔,但是一旦与他人结婚,就会马上失去这个头衔。

然而,围绕萨拉的丑闻,并没有结束,而每次丑闻都会与“约克公爵夫人”的头衔相挂钩。英国王室提供给萨拉的生活费每年是35万英镑,以及免费的住所,对于普通英国人来说,已经绰绰有余,对于萨拉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她四处挣钱,甚至还给美国的“体重观察协会”当发言人。最近一次丑闻是在2010年,那简直是灾难性,因为她被人给录了像。当时默多克旗下的《世界消息报》卧底采访,萨拉对着镜头说出了,“你给我50万英镑,就开门”。所谓开门,就是有机会与安德鲁王子见面。此时安德鲁王子已经是英国商务方面代言人,他马上否认自己知情。这起丑闻,也让萨拉失去了参加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婚礼的机会。

“约克公爵夫人”的生活已经彻底垮掉了,但是戴安娜王妃的神话还在继续。与萨拉相比,戴安娜王妃的斯宾塞家族,是英国少数几个历史悠久大贵族之一,她的父亲是斯宾塞伯爵八世,这个家族除了自己历代传承之外,通过婚姻,从女方那里继承了马博罗公爵的世袭头衔和领地,后者就是前英国首相丘吉尔家族。在英国王室历史中,王室的婚姻,常常是是政治利益结合的产物,所以在中世纪英国王室子女要么与欧洲王室子女通婚,获得土地和利益,或者与本国的大贵族家族联姻,巩固自己在国内政治地位。

随着贵族阶级没落,英国社会逐渐民主化和现代化,王室依然还固守着传统,更加倾向于在大贵族和欧洲王室之间联姻。戴安娜王妃就是这样传统里的产物。她来自英国最大的贵族家庭,她的教育和婚前经历基本上是随意地选择最奢侈和轻松的方式,比如幼儿园助理,这大概是让很多国人误会她是来自平民家庭。

戴安娜的感情世界,是媒体渲染重点。回顾英国王室乃至贵族历史,长期来混乱的男女关系,是历史重要一部分。而私生子女也常常扮演了历史重要角色。现任首相卡梅伦的先祖,就是英王威廉四世的情妇。最近热播的英剧《白色女王》(the White Queen)就是叙述了为了争夺英格兰王位的玫瑰战争后期,三位贵族女性为了让自己的子女成为国王的故事,其中涉及到性与婚姻的阴谋与算计,基本上与当代中产阶级家庭观念是激烈冲突的,比如爱德华四世的妻子伊丽莎白,为了让女儿成为未来王后,一方面鼓励女儿与国王理查三世(爱德华四世的弟弟,即她女儿的叔叔)接近,另一方面又答应王位争夺者亨利都铎的求婚,两边下注。这种伎俩在英国历史上并不鲜见。此外,戴安娜王妃,是在当代发扬了贵族故事的古典要素。她是等待即位的王妃,因为爱情与丈夫背叛,失去了生命,却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国王,这是一种非常莎士比亚的复仇方式。

此外,这场婚姻之所以为世人所津津乐道,得益于现代传媒力量。它第一次把英国王室婚礼呈现给世人面前,强化了大众对它的认知。甚至可以说,从戴安娜王妃开始,英国王室全面进入了大众文化和媒体的视野,成为一个经典选题,于是新闻、媒体、文学、电视、电影直至今天的互联网,都没有放弃过这个选题,一代又一代强化了它的经典性。

戴安娜王妃个人形象和事迹,也通过媒体得到了强化。戴安娜王妃的 容颜和魅力,是无可替代的,尤其是天生的贵族气质,很多肢体语言研究,常常将她微微抬头时候浅笑,作为一种经典的表情来研究。她的儿媳妇,也就是剑桥公爵夫人凯特,近年备受媒体吹捧,其实与戴安娜王妃相比,还是显得村气十足。

至于戴安娜王妃对英国的负面影响,英国著名的专栏作家昆汀莱茨的观点值得关注。他是戴安娜王妃的长期批评者,扮演了保守派的传声筒角色,在死者为大的英国氛围里,他的声音长期存在,其实不难想象这声音背后的力量。2008年他在一篇讽刺专栏中,就把戴安娜王妃列为50位让英国没落的人物。他说,“她让我们变得更加神经质。戴安娜之后,情绪化变得这样容易,很难说,人们真的是在流泪,还是仅仅装着流泪。戴安娜夺走了我们的斯多噶哲学精神和淡定,这些曾把不列颠服务得很好。”如果你在英国生活多年,也许不一定赞同这个评价,但是能够理解到一些什么的,尤其是这个社会风气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