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纪念----也谈六四
文章来源: chunfengfeng2014-06-06 11:55:54
记得六四前几天,风风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抵京之游。当时的北京,一片时钟停摆的模样。北方款款的风姿,也现低靡无力的蔫样。在京以及赴京的高校学生,早已忘记学生的读书使命,一个个像打了鸡血,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向圣地--天安门广场。

当时风风几乎游遍京内景点。只见北大清华校内清静,毫无"读书声"的书院性格儿。几大风景点,也是树木葱茏、人儿点缀,徒留给风风与身边佳人许许多多的私人空间,讲着知心话儿。当时正是草莓熟透的季节,船桨点碎绿波,皓齿咬破一丝丝的醉意。就连炎热的空气,也因人少,让风儿增添不少凉爽。

当时鲁迅先生破冰研墨,点火燃烟,写完【为了忘却的纪念】以及【纪念刘和珍君】等学生与执政府抗争流血的文章,不是在揭露政府的残暴,而是在告诉后人:枪杆子里出政权。无论是生物意义上的人,还是历史长河中的人,都是在不断完善自己,让自己活得更好。所以人性从分子和逻辑上讲,都是自我的属性。政府也是由统治集团的个人组成,他们的共同属性就是维护集团利益的完整性和延续性。任何威胁因素都会受到无情的打击和消灭。

中共是当时也是现在的执政府,从目前中国的经济、军事和高科技发展以及未来的潜力来看,中国政府居功至伟。其历史地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从结果来分析,中国的伟大进步,受到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利益集团的各种谩骂、污蔑、破坏和阻碍。从世界历史前进的角度,证实中国的伟大进步和强有力的发展潜力。从政府的本质和目前的现状来分析,当时执政者对六四学潮的强制性措施,是历史性正确的;但是人性的脆弱情感,以及当事人的内心创伤的抚平,需要时间和至少两代人的逝去,才能跟上历史无情的理智。当代人在短短25年的历史瞬间,无法冷静地看着历史的天平,总是在历史浩瀚书卷中,寻找武器,刺向强者,让历史的天空发出弱者的呜咽。

风风无力去责备那些花季的花朵儿。尤其她们在一阵风雨之中掉落的悲楚,常常让后人惋惜,也生“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感慨。如果抛弃外来势力的险恶用心以及它们在其它第三世界种下的种种恶果不提,就单说学生的目的和行为,已是远远超越他们自己可以控制的社会局面。如果任其发展,国不成国。这是任何社会都不会允许;学生是单纯和直线思维的,然而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曲线性,都远远超出学生的能力和想象。他们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还是太嫩了,能量太低了。注定成为社会运动中的送死队和替罪羊。然而各种理想点燃了他们的导火线,所以不是被自己的雄心壮志爆破,就是被政府的铁甲践踏。总之,下场是悲惨和血腥的。任何运动,没有强大和正确的思想基础,没有广泛的同盟军,没有道德的高地,没有可以与对手周旋的物质和武器供应,而要采取与政府对抗到底的姿态,往往以失败告终。当然,也与政府的强弱以及执政理念有关,这也是印度的甘地“不抵抗”运动能够成功,马丁。路德金的民权运动可以成功。

然而这次运动,学生逐渐背离了当初的理念。他们一个个被外来的和尚迷惑;被许多激进思潮蒙蔽了理智;被当时政府的妥协灌醉了雄心。所以一步步紧逼政府,一次次提高要价,一天天置国家现状不顾,直接把自己推向政府的对面,几乎彻底丧失了自改开以来,几代人取得的所有民主进步和民主思想框架的构建,让中国的民主胎死腹中。同时,也让政府认识到民主思想在中国的危害,另外也让中国的发展因受到西方世界的制裁而举步维艰。许多限制至今没有解除。当学生受害者及其同情者在纪念“六四”正面意义的同时,也要从国家利益出发,从更多中国草根的利益出发,历史性地思考这次运动的负面影响。

中国执政者给了运动学生时间和机会,也多次给学生台阶。学生绑架政府的天真烂漫,只是像天边血色的晚霞,很快被太阳的西坠,而黯然无光。时间和现实,没有清晰执着的同情者和当事者的历史前方,但是事实胜于雄辩。中国执政者,在当今风云变幻的历史舞台上,越来越充满自信。他们没有关闭每一个中国人寻求民主自由的空间,但是他们倾心解决中国目前许许多多顽疾沉疴。只有在清除历史尘埃和后患,才能让前方的道路更加清楚无误地展现在每一个中国人眼前。中国人需要民主,但是民主并不能解决中国身受和面临的问题。所以在纪念“六四”的时候,要站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角度,做一个历史的公正的旁观者、陪审员和法官。

中国在不断前进,就是对“六四”最好的纪念,也是让中国人抛弃“六四”的包袱,追求不断完善的理想和物质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