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翩翩起舞的日子
文章来源: XQQ2021-11-30 21:19:55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那么,每一个翩翩起舞的日子,是不是就会特别地鲜活呢?

《卓玛》,是本学期我们跟着李老师新学的舞蹈。这是一首普及度极广的歌曲,很多人都是会哼唱的。一位朋友回忆道,“多年前去西藏,大街小巷都在放《卓玛》,当地人很喜欢这首歌,我也一下子记住了它的旋律。” 除了词/曲/歌的优美,《卓玛》的舞蹈同样迷人。如今,我们能有机会来演绎它,也是一种缘分。我感觉学跳这支舞的过程,和煲汤有异曲同工之妙, 姑且称之为“煲舞”。

舞蹈《卓玛》抒情欢畅,富有动律, 洋溢着浓郁的藏族风情它既有变化的元素,也有重复的环节,三节课下来,李老师就教授完了基本动作,我不由心中大喜。芭蕾舞固然很仙,可是面对那些迎风展翅的舞姿,本大妈只能送上一个仰慕的眼神。现在,我这样的业余爱好者在初步的训练后,就能陶醉在藏舞特有的颤膝和踏步之间,真得感谢民族舞蹈的接地气儿。然而,仅仅能够把整支舞比划下来,并非李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和对作品的期许。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便进入了“煲舞”的三个阶段。

“煲舞”的第一步是“抠动作”。这是让舞蹈日臻完善的纵深阶段,靶向的是习舞者个体。和以往学过的曲目相比,《卓玛》的难度系数不算高,但是能跳出藏舞的味道,真心不易。比较困扰我的是舞蹈中常出现的“头部后置”这个动作。打个比方,当你左边的人给你递上一束花时,你会自然地转向左侧,伸出双臂。如果要求你抬起左手,转动身子,最后再脉脉含情地扭头,是不是很不对劲?这个不太符合日常的舞蹈语言,我依然在揣摩之中。

《卓玛》是我们接触到的第二支少数民族舞曲。从小我们对藏舞好像并不陌生,但只有亲自跳一跳,才能领悟到那份来自雪山和草原的天籁之美。“齐眉晃手”是藏舞中手的基本动作,在这支舞蹈里也以多种姿态反复出现。随着老师每一次的示范讲解,我们也渐渐地能做到“大臂带小臂,小臂带手腕”,并且在轻快舒展的舞动中享受高原文化的独特魅力。

“煲舞”的第二个阶段是横向的磨合期。作为集体舞蹈,整体的表现力无疑重于个人技能。《卓玛》原本看似广场舞的模样,经李老师的艺术淬炼,如今的版本已华丽转身。或精心设计、或即时发挥的各种排列组合,让舞台更有画面感,让舞蹈语汇更加生动。而动态中的队形变幻,对每个学员的右脑,无疑是一种挑战,当然也很刺激。当卓玛“像一只自由的小鸟,歌唱在那草原上“时,鸟儿们飞翔的方向有前又有后。如果这时“掉链子”了,学员彼此之间就会发生“磕磕碰碰”;当卓玛”像春天飞舞的彩蝶,闪烁在那花丛中“时,彩蝶们飞舞的空间有高又有低。如果这时犯迷糊了,队列的构图和美感就会因凌乱而失去平衡。

                           刘福祥老师的《卓玛》版太帅,柔中有刚还挺调皮。当然我还是要指出刘老师的一点小瑕疵。11-13秒时,右脚尖肿么忘记勾起来了呢?LOL。

“煲舞”的第三个层次是自我升华。试想,当一段旋律在数月的时间里,成为你生活的背景音乐时,与之相关的话题就自然会成为你的关注点。

有时我会纳闷,为什么藏族那么多的小伙儿或姑娘都叫扎西或卓玛呢?扎西,想必是问候语“扎西德勒”的前部分,图个吉祥, 这和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这个名字如出一辙。藏族女子叫“卓玛”,则是和西方人给女儿起名为Venus类似,都是以美丽女神来直呼其名,很勇敢地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对“卓玛”在藏传佛教和神话传说中的丰富内涵,我并未能“深入”,然而那“浅出”的意思我是明白了——在藏族信众的心目中,卓玛就是一位能够拯救众生于水火的女菩萨/度母。

卓玛度母共有 21个法相,各有各的职司和密法心咒。

每当我用双臂把洁白的长袖抛向空中时,我心目中的卓玛应该是一位脸蛋红扑扑的原生态草原姑娘。

有时我会好奇,会去想象一下格桑花的模样。检索后发觉,它只是高原上具有顽强生命力的野花代名词,并非特指。我虽对这个说法有些失望,但也表示理解。无论是波斯菊,还是金露梅,格桑花注定是寄托了藏民对幸福生活的期盼,因为藏语 “格桑” 的含义就是“幸福”。李老师一再叮嘱我们,跳舞时要情感充沛地展示出一种源自内心的向往,她的示范也是相当地感人。然鹅,我的肢体动作却总是那么地克制,表情也是偏于严肃,尽管我的理解力完全木有问题。

怒放在高原的格桑花

把《卓玛》满意地呈现在虎年春晚的舞台上,是学员们共同的愿望。目前,“煲舞” 仍在进行时,舞蹈仍有很多提升的空间。不过我们还有时间,也都非常努力。只要用心地把新鲜的食材足够的时间恰当的火候,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老火煲汤一定是鲜美的。

每一个翩跹起舞的日子,如果说是不辜负生命,多少有些拔高。其实,只要孜孜以求地向着目标前行,就是生命中的美丽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