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人曾经在北京医学界的辉煌
文章来源: 雅美之途2018-01-08 21:08:45

侯云德和家人。

同济校友侯云德教授荣获中国今年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500万人民币,全国仅两位获得者,这是继普外医生吴孟超之后的第二位获此殊荣的同济校友。当年我们在国内时,侯云德以研究干扰素著名,当然几类干扰素都不是他发现的,还有现在对病毒感染十分重要的干扰素受体,但是他很早就掌握基因工程技术,并且在“1982年首次克隆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人α1b型干扰素基因”。出国后,我得知侯云德仅是工程院而不是科学院的院士,这点令我百思不得其解。可能与他从事的应用领域有关吧,今年另一位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也是工程院院士。

八十年代,侯云德是中国科学界的知名人物,他长期担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所长,中国863高科技计划的首席科学家,他是同济最优秀的校友之一。我曾经去北京侯云德的研究所做过2-3周的实验,当时我们在武汉连使用同位素的条件都欠缺,只有去北京用美国空运的试剂做分子杂交实验。从照片看那北京研究所的条件也是有限的,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它作为研究病原微生物的研究所却位于北京迎新街的一片居民区里,周围的人有意见是可以理解的,现在早就搬家了。

我至今还记得,当年在同济读书时见到明星般的侯云德的情景,他回母校做学术报道并且与学生座谈。侯云德还是病毒学报的主编,也写过病毒学专著,他为小个子,说话特别小心。同济另一位杰出校友为1980年就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的吴旻,也就是说在宋平倡导的两院院士制度实施前,他就是院士了,为北京中国医科院肿瘤所的研究室主任。吴旻则是深刻而聪明,癌基因热门的年代,他也回同济做过报告,据说他是留苏的唯一正博士,但是这几天的报道也说候云德是从留苏的副博士转为正博士的。第三位同济在北京的优秀校友是陆道培,中国实施首例骨髓移植的医生,北京人民医院血液科的。现在办了以血液病为主体的私立陆道培医院,前些年陆道培与他的弟子闹得不可开交。这就是同济培养的在北京医学界具备领袖风采的三位院士:侯云德、吴旻和陆道培。他们全是江浙上海人,当年合校后来自武汉大学医学院的学生是属于相对受气的。在改革开放后,同济人在北京又形成了包括院士在内的不止三位杰出校友,那是以后谈论的话题。

照片和文字经同济老师允许转发:“中南同济医学院医疗系第二届寒假毕业生纪念(一九五五年三月),侯云德院士与同学们和师长们的毕业照。”。吴旻比他们更早,50年就毕业了,与候云德同届的同济同学包括:“王迪浔、叶维新、冯宗忱、李之望、李鸣真、吴在德、张应天、陆道培、金之欣、胡佑华、顾美皎、黄选兆、黄彬鉴、章咏裳、舒沪英、潘恪如、戴闺柱”。这里不少是在我们这些学生心中如雷贯耳的尊敬的老师,他们是医学院经过上海同济医学院和武大医学院合并后的首届毕业生,我们的医学知识就是他们启蒙的。

同样根据这位同济老师的识别:“我认不出侯老。我只认识坐前排的:前排左起:林竟成、陈任、杨述祖、唐哲、张泽生、李赋京、梁之彦”。照片里的病理教授杨述祖好有精神,梁之彦是在耶鲁做过研究的德国博士,他的派头表现在那个翘起的二郎腿上。从这张历史照片我们可以看出,当年对资深教授是相当尊重的,因为里面除了校行政领导外,超过一半的是同济一级教授。

读关于病毒学家侯云德的新闻,使我想到武汉大学的高尚荫教授。他是位牛气冲天,但是似乎属于沒人知道他到底做了什么的人。那么多医学病毒不去做,偏去做什么昆虫病毒,还在武汉大学分出个完全沒有必要的病毒系。

上面的侯云德照片来自中国病毒学论坛公众号。

吴旻。

陆道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