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湖畔邂逅未名女
文章来源: 沉吟2014-12-03 12:56:43

      国庆节这天,我和中科院的朋友伉俪相约未名湖畔,想再次一睹燕园佳景之风采。
      谁知这天不对外开放。幸亏朋友的先生原是北大化学系高材生,他跟大门保安说了句什么,竟然给我们放了行。
      天还不错。虽然阳光有点软弱无力,毕竟肯在北京的雾霾天中露脸,算是开恩了。
      说说未名湖。正因为她的诗意满满的名字费人猜度,令人遐想,曾经让少不更事的我,怀揣"少女的憧憬"——有那么一天,与校园某学子徜徉湖光塔影的未名湖畔······
     时隔半个世纪,与中科院伉俪结伴而行,我已是孑然一人。个中伤感,只能默默咽下······
     将信马由缰的思绪拽了回来。
     来看看我事先做的“功课”——
     北大未名湖及湖边的博雅塔,还有雄踞亚洲高校第一的北大图书馆等,亦是燕园人文景观精髓。北大人谑称"一塔湖图"。而未名湖是燕园最具标志性的景观之一。她不仅与博雅塔相互依存——湖是塔之承载,塔为湖的"点睛之作",足见北大先辈们颇具匠心。试想想,夕阳西坠,霞衣满天时,澄湖如镜,塔影毕现,该有多美!
     其名更美。据说是国学大师钱穆提议的。八十余年前,燕园满座高人给湖取名,皆不认可,钱穆说干脆就叫未名湖。自此,颇有诗意十分别致的湖名,流芳至今。著名作家贾平凹某天夜巡未名湖,留下名篇【未名湖】。我只记住了其中两句:未名湖,"名儿也起的好,是为夜起的",而"夜原是为情人准备的"······我不仅莞尔。显然谈情不分时段,只是钟情夜色的以年轻恋人居多。似也有见不得阳光的私情。题外话。
     老夫子似乎看透了少女的心思,她们定然喜欢诗情画意的独特韵味,尤其是这未名湖畔,尤其是有遮掩赧颜的夜色······是耶,非耶?
                                      
                           这湖畔吹箫的女子,是否借箫声与心上人暗通款曲?



      这女子是偶然闯入我的镜头的。
      放假期间,北大学子几乎倾"园"而出,前来造访的,差不多都是慕名而来的外地学生及其家长。
      她应该是北大学生寥寥数人中的一女生。外地客没尔等闲情。       
      不知她在诉说什么?
      只知, 吹箫人一般有古典情致,借以抒怀。尤其在这夕阳中的未名湖畔,更是成为一景。
      默默与女子道声"后会有期",尔后,我又接连拍了几张未名湖的照片,总觉得不甚满意。
 
                                            湖畔塔影      
        

                                         

                                          湖岸游人


       
 
                                      湖中石舫



                                      湖柳依依

       
      没有动人的细节?没有动情的元素?
      可能都是吧。
      吹箫的女子,你永远定格在这里了。
      谢了,是你让我想起了那情窦初开的青葱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