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的笑话
文章来源: Taihangshan222014-04-03 20:34:02
 
电影里的笑话

这就是一个引子,希望大伙儿添油加醋,辣椒,胡椒面,生葱,大姜都上,扔砖头也行,但要狠,有味儿,有趣,让大家笑掉大牙,丢了下巴才好!

军事战争片
骑兵篇
我骑兵出身,喜欢看有马的电影,但每次一看,都弄得啼笑皆非。那马,那骑马的姿势,那喊马的口令,真是荒唐,距离现实相差甚远,反映了电影制作懒惰,不郑重,抄袭。笑话百出。
最常见到的是:一上马就大喊:驾!启动;宇!停;
这原本是北方车老板用语,现在发展到世界语了。请看电影:
不管是现代骑手,江南才子,武林小姐,少林和尚,古代骑兵,成吉思汗,西域可汗,我大清乾隆皇帝,异国帝王,一骑上马,一律扯着脖子,大喊:驾啊啊!宇
真正骑兵,是不喊口令的,只是通过,手持疆的操作,两腿夹马的动作,身体重心的倾斜,来让马体会主人意志, 不妨设想一下,对于正在隐蔽潜伏在森林,和峡谷的骑兵,外人假如喊一声驾!那马不都跑了?
对正在冲锋陷阵的骑兵,旁人喊一声 宇, 那时什么结果?那马不都停了?骑手都要摔下来!
 
革命历史战斗篇
老红军,老八路各个穿着灰色化纤的确良,一尘不染,个个吃的油头粉面`,一连横肉,活像一个夜总会老板,或是一个脑满肠肥的大厨。那大肚皮上海挎着一个绣花小手枪。

我想当时的真实写照应该是一个饥肠辘辘,破衣烂衫,但是脸廓清瘦,目光炯炯,眼睛里透出一种狂热意志的革命者!由于环境的险恶,战斗的激烈,每个指挥员,同时也是战斗员,一般都是挎着盒子枪,小手枪只是第二支枪,暗藏在身上。
小日本官儿不拿王八盒子(14年式),却拿着我军59式马卡洛夫9毫米。三大战役,解放军端着1956式(60年代才装备)冲锋枪,满山遍野的冲锋- 早就实现现代化了!

中抢后的精彩动作 - 前侧空翻,转体360度下杠 - 看来是培养体操冠军的捷径,需要中两枪,才能完成。

警匪片拿枪的姿势更可笑

双手持枪,枪口朝上,举着,不知啥时候从好莱坞学来这傻样之后,居然成为警匪片的规范动作!

打美国FBI曾用了一段之后,好莱坞片子一演,立马风靡世界,人人效仿,都是这怂样。。。

其实打使用手枪二百年以来,主要是单手提枪运动(并且枪口冲下),最近听说美国FBI又改回来了,枪口冲下,说是这样好,反应最快,也安全;blablablaaaa!

这枪响以后,震撼!一般手枪里装6-7发子弹,一响枪,可不得了,嘟嘟嘟,嗒嗒嗒,直放出二百多发,真是超级武器!



爱情篇, 不多说了。

没外景,从始至终, 就是俩人儿,在车里打电话,饭馆儿吃饭,从这张脸蛋儿到那张张脸蛋儿,外面的世界一点儿也不表现,也太便宜了吧!

酸的腮帮子直抽筋儿。。。

大伙儿扔砖头,猛砸!
 
总结起来:

三个字儿:烂,懒,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