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洋媚外和孔孟之道
文章来源: ShiMaQian2022-10-02 14:37:31

中国是个屡受外族入侵的国家。久而久之,便衍生出一种畸形的文化,即外来人天经地义是统治者,是一等公民,而华人理所当然地是二等或三等公民。

这种畸形的国粹,在中国广大的乡村最为明显。乡下人当然看不到外国人,但带着官腔来的,便必然是外来的菩萨,千万得罪不得。记得当年在乡下有幸听过一次新来的领导的讲话。领导一开口,大家霎时间鸦雀无声。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听不懂,知道领导是外来人。领导说出的话,抑扬顿挫,就和中央领导说话一样,气场非常强大。我现在听到湖南人说话,还常常下意识地生出一丝敬畏,似乎主席就在身边。

由于这种国粹的深入人心,于是在九州之内,四海之间,成就了一句颠扑不破的真理:“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如果领导是当地的,说话便没有气场,说标准普通话的,气场稍强,唯有说话带着浓重口音让当地人听起来如坠五里雾中的,才会有强大的气场。崇洋媚外,在中国老百姓的心中是根深蒂固的。

出国以后,慢慢知道崇洋媚外原来不是华人独有的。大凡受外族入侵的民族,都是如此。耶稣出生在犹太人被罗马人统治的时代,所以犹太人也是崇洋媚外,也信奉外来的和尚。耶稣在他家乡念过一次经就被乡亲们唾弃(马太福音13:54-57)。所以耶稣在圣经里也发出一声无奈的感叹:先知在他家乡是不受待见的。

使徒保罗被罗马兵丁逮住,千夫长以为保罗只有犹太人的民籍,要鞭打他。保罗说,“人 是 罗 马 人 , 又 没 有 定 罪 , 你 们 就 鞭 打 他 , 有 这 个 例 吗 ?”吓得千夫长赶快给他松绑(使 徒 行 传22:30)。保罗出生就有罗马民籍,而千夫长的罗马民籍还是花了很多钱买来的。罗马人当时比犹太人高几个档次,不是可以随便打几鞭子消遣的。

崇洋媚外的文化,听起来令人难以接受,但世间万事却都是一分为二。崇洋媚外给个人戴上了枷锁,对民族的传承却有一个极大的益处。外来的入侵者都极其愿意接受并认同这种文化。认同之余,就都被同化了。于是狂傲不羁的外来入侵者,在这种文化中浸润了几个朝代,慢慢地都开始无意识地积累奴性,把自己降为二等或三等公民,为未来的入侵者做好心理准备。

自卑自贱的文化,其中有许多奥妙。究其博大精深,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孔孟之道。梁惠王见到孟夫子时,便求教治国之道。孟子敷衍了几句仁义的假大空之后,便点出了生存繁衍的真谛:“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意思就是万乘之国的君王,让千乘之家的主人眼红;千乘之国的君王,让百乘之家的主人眼红。所以要避免被杀,惟有自卑自贱做个奴仆。一个忠仆被杀的概率,低于一个君王被杀的概率。(读者不要太当真。)

梁惠王有没有接受孟夫子的教诲?当然没有。孟子无奈,只好去游说别的君王。齐宣王问孟子是否知道文王有个纵横七十里的猎场。孟子说史书上果然有如此的记载。齐宣王说这猎场也太大了吧。孟子说老百姓还觉得太小呢。齐宣王说,活久见,我的猎场才纵横四十里,老百姓都说太大,这是什么道理?孟子说,文王昭告百姓,说这猎场是我的,也是你们的。你们要割草打柴,打鸟捕兽,尽管都来。所以老百姓巴不得这猎场能更大一些。而你的猎场,戒备森严。若老百姓不小心进去杀了头鹿,便要治杀人之罪。试想在千万人家门口挖一个纵横四十里的大陷阱,老百姓能不觉得它太大了吗?

为什么梁惠王和齐宣王都没有接受孟子的教诲?太史公在《史记·货殖列传》里说的很分明:“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万乘之利,固大于千乘之利;而千乘之利,又大于百乘之利。谁愿意舍万乘之利,千乘之利,或百乘之利而泯然众人呢?从齐宣王的角度,属于他的纵横四十里的猎场,其利必大于属于大家的纵横七十里的猎场。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孔孟之道四处碰壁。

如此直到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忽然脑洞大开,明白了孔孟之道之所以不行于春秋战国,不是因为孔孟之道本身有什么问题,而是传播的对象不对。孔孟二圣,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游说君王,劝君王让利,真的是对牛弹琴。西方诸圣早就有这样的认识。圣经中耶稣亲口说,让富人放弃财产,比牵骆驼过针孔还难。所以孔孟之道的传播对象,分明不是君王财主,而是千千万万的老百姓。如果能让百姓让利,甘愿为奴,君王的龙椅便坐得安稳。

于是历代君王对孔孟之道推崇备至。于是孔孟之道成为钦点的给老百姓的精神鸦片。于是老百姓数千年来自卑自贱甘愿为奴向统治者让利。于是金戈铁马呼啸而来的便成了天经地义的君王。于是便有了崇洋媚外的奴性文化。于是只要三五个日本兵便可以押着几千中国人到刑场受死。于是一听到湖南口音便鸦雀无声。

英国人仔细地观察研究了中国的历史,忽然发现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其实已经亡国了不知道多少次。惟有这种畸形的国粹,却经久不息,老而弥坚,任你蹂躏掠夺,她却岿然不动。经过无数春夏秋冬的历练,这文化便如同一个深浅莫测的大沼泽。多少鲜活的生命,一旦涉足其中,便被它同化,成为大沼泽的一部分。

一百多年前的五四运动,喊出了“砸烂孔家店”的口号。新文化的倡导者和白话文的先驱者,也胸怀与旧时代决裂的雄心和斗志。自卑自贱数千年,终该结束了罢!为了下一代,终该放手一搏了罢!于是鲁迅在《狂人日记》里,悲愤地喊出了“救救孩子、、、“

救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