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北平无战事>后的一些感悟
文章来源: 杜鹃盛开2014-11-04 07:15:42

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终于看完了<北平无战事>. 以前也看过很多的谍战剧,战争题材的,也有家庭剧.除了十几年前看过的<中国式离婚>. 绝大多数的电视剧,没有非常认真的看,只是一边做家务,一边看,有一搭没一搭的看,有一句没一句的听,尤其是周末包饺子时,从剁肉,切菜,和面,擀皮儿,到包好下锅,需要几个小时来完成.于是就找一些电视剧来消磨时光.总觉得坐在那里,什么也不干,只是看电视剧, 第一浪费时间,第二确实也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但是,这部<北平无战事>,我却看得非常认真. 以至于几个星期都没有怎么上网. 虽然说历史不能从影视剧学习,但是却能从另一个角度和层面,反映出当时的一些社会背景.其实历史就是由每一个个人来书写的,虽然每个人的经历,感受不同, 但这就是历史的本来和真实.

这部电视剧大腕云集, 他们的表演可圈可点,比较真实. 对话也很家常,就象平常的说话,不象有些电视剧的对白,犹如背诵台词. 每个人物的个性鲜明,没有脸谱化. 人性的弱点,和人性的闪光点, 在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体现. 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 正因为如此,它才使人们反思历史和人性.

如果电视剧中所讲述的事实是真实的, 那么,就是说国民党在三大战役还未开战之前,就已经做好了退守台湾的计划和准备. 那么又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国民党高层作出一个这样的推测? 三大战役之前,国民党军队在人数上仍然几倍于解放军,而且有大量的美援, 无论武器装备,和实际占有的土地都优于解放军. 如果此时就已经计划好了失败的退路,那么后来的反攻大陆也就是一句口号罢了.

其实,我一直都很希望能够看到由国民党书写的历史和拍摄的影视剧. 也曾经询问过一些从台湾来的朋友, 他们也不很清楚, 有的说, 是战略性撤退, 有的告诉我,教科书上是说: ”转进”. 不过一个共同点就是:共产党搞的. 我知道肯定是共产党搞的,因为战争本来就发生在两党之间嘛. 但是,为什么国民党在短短的几年内,就一败涂地呢? 所谓的兵败如山倒, 但它的后面一定有一个原因,不然早早的就做好了撤退的准备.

<北平无战事>中所表现的除了共产党的煽动和反对, 还有国民党内部的贪污腐化. 加速了其失败的脚步. 等等.

不管其所反映的是否真实,或者真实的程度多少. 其实,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内战,遭殃都是普通老百姓. 政治家和统治阶层的意图,普通老百姓怎么可能知道.比如,高层已经做好了撤退的准备,下面的人,还在卖力的打仗杀人, 与未来的胜利者为敌, 到时候,根本没有机会逃跑,反倒成了替罪羊.

我记得妈妈曾经讲过一个故事. 曾经做过阎锡山电台副台长的一个老人,在妈妈的单位工作.文革期间,首当其冲的成了被批斗对象. ,五十斤重的大牌子,用一根细铁丝系着, 挂在一个六,七十岁老人的脖子上, 有些心很 坏的人,还故意将牌子挂在衣服领子里面,几分钟的时间,一道血印就出来了,妈妈躲在人群后面,不敢看. 妈妈的财务科长,五大三粗,大嗓门的老孔叔叔,大声批判着冲上去,把牌子放到了棉衣的领子外面. 后来妈妈经常说,文革就是一个试金石,人心的邪恶和残忍,暴露无遗. 好心人和坏心人,也一目了然.

这就是后来妈妈总是教育我们远离政治, 凭手艺吃饭. 因为我的姥爷是一个手艺人, 无论是阎锡山时期,国民政府时期,日本人占领时期, 一直都在做他的豆腐,豆干, 酱油和醋. 因为政治的东西我们不懂, 记得89年时, 我已经工作,弟弟,妹妹仍然在省城读书. 爸爸每天看新闻, 越看越不对劲,总是说:凭我的经验,情况不好. 专门去省城告诫弟弟妹妹,从此不要参加任何活动. 我们都觉得好笑, 爸爸说他参加过无数次的运动,宣传攻势就是实际行动的开始, 历来如此. 后来,我们都佩服爸爸.

出生在战乱年代的人是如此的不幸,他们没有选择,逃难和战火,如影随行.

电视剧的最后,是方孟敖架机载着他的父亲,父亲的太太,和何小姐离开北平,我们知道,这次的离别或许就是一生. 他们未来的命运又将如何? 而姑父,那位1927年入党的老人,是否要经受后来历次政治运动的审查和煎熬, 也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