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的所见所感
文章来源: 东西爸妈2018-06-30 14:14:09

自6月初在上海落地,一晃已经快两个礼拜了,期间,跑了浙江,江苏,和深圳的几个城市, 跟朋友,家人,和高中同学见了面,感想很多,写下来,算是对回国观光旅游的一份交代。

整体的生态环境

跟两年前来中国相比,生态环境好了很多。早上出去跑步,有时我能看到蓝天白云。在深圳和江苏的四星级或五星级酒店,车站,我舒适地分不清这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在某些商场, 我看到了比美国更高水准的娱乐设施和购物体念场所。只有偶尔到了很偏远的地方,见到厕所里没有备手纸,闻着那股特殊的味道时,我才意识到,我现在在中国。
在境内坐了两趟飞机,几次高铁。高铁真的是太赞了。在站台的等候时间很短,整个行程快速,舒适。到哪儿都很方便。


飞机上的服务也很不错,有时候就2个小时的行程,居然还提供盒饭。这在美国我还真没见过。


微信支付也很方便,拿着手机,一切搞定,不再像两年前那样, 出门带一大把现金了。
周围的陌生人也是非常地和善亲切。在高铁上,陌生的小伙子帮我取下重重的行李。在旅店,服务员亲切地送我到电梯或者会场。去某个地方,不知道如何去,叫服务员给我找个出租车。服务员说,你去的地方很近很近,没有必要叫出租车的,然后给我详细地画一个地图,告诉我该如何走。


唯一不方便的是自己没有中国的身份证,处处掣肘,买一个高铁票要去现场取票。去住旅馆,一个中国人,拿着一本中国护照,招别人从头到尾盘问一大通。
总体而言,中国的整体生态环境是越来越好了。等孩子稍微大点,真的打算让他们来参加侨办的寻根之旅,让他们喜欢上中国。

不同人的心态

中老年人
这类人里我接触的是自己的亲戚和师长们。他们的生活都非常好。因为社会保障很好,生活也很富足。天天就是养生,享受生活。他们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身体。如果身体健康,他们还真没有什么可操心的。


如果是喜欢科研的,那就做做科研,锻炼一下身体,乐在其中。对于他们来说,科研成果就像是自己的孩子。看到自己的孩子茁壮成长,心里也很充实。


70年代出生的人
同龄人见的是最多的,无论在哪个城市。女同学中有当了领导到处出差的,有在家专心相夫教子的。无论如何,因为所见的女同学都是有几套房子垫底,家境殷实的,所以心态都很好,乐在其中。


男同学如果是身居要职了,可能还发表一下意见,说说自己对时政的看法,讨论一下这个究竟是人治还是法治社会,有没有言论和人生自由,论证一下送孩子老婆出国的必要性。对于当普通老百姓的朋友同学来说, 他们认为所谓的政治环境跟他们的生活没有任何的关系。重要的是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了。他们主要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如果孩子学习好,那么,一切都会变得很美好。


年轻人
见了一些80年代的朋友,为他们的闯劲感动了,包括自己的亲戚们。这群人首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赚钱。因为中国的赚钱机会足够多,所以他们会非常努力地赚钱,当老师的就带学生,开课外补习班。自由职业者也是闯劲十足,不停地学习,没日没夜地工作,从贷款融资,到产品开发,营销,渠道推广,亲力亲为,几年之内,翻身大革命,赶超年长着。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中国人的活力。


孩子们
回老家的时候,我住在亲戚家里。亲戚家的孩子上小学一年级。亲戚最焦虑的就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全程陪同。我看了一下孩子的一年级课文。其中的数学明显地比美国学校的数学难了很多,相当于美国三年级孩子的水平。一个班50多个孩子。孩子的作业也多了很多。 想要home schooling或者让孩子留级,好像都很难。感觉学校的灵活度还是不够。比起美国的孩子来,中国的孩子过得更辛苦一些。

总结

中国在一天天地变好,也变得越来越富强。身边的朋友亲戚一个个都很有钱。对他们来说,美国私立大学的学费都是小菜一碟,不到一套房子的钱而已。
中国的生态环境也是越来越好了。这次回来,我看到了真正的蓝天白云。我家乡的江水是清澈的,几乎回到了我小时候的样子。
不同人不同的心态。年轻人的努力奋斗,终究会让这个社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