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C大调钢琴、小提琴与大提琴三重协奏曲 - by 肖萧
文章来源: Rainier2014-11-28 21:00:42


 


 


 



 
在顶顶贴播时, 我曾许诺好朋友珊瑚, 一定会在贝多芬交响系列中加播一首贝多芬的唯一一首《三重协奏曲》, 那就在这里兑现吧, 希望珊瑚好友日后能在这里欣赏到此部贝多芬的杰作。也许九月我已无法回到网络了, 那就在这里送上一份感恩的祝福吧。

贝多芬的《三重协奏曲》(即《C大调钢琴、小提琴与大提琴协奏曲》),我曾在出国前在上海音乐学院的演奏礼堂欣赏过, 当时印象很深。 据称《三重协奏曲》是贝多芬运用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三件乐器的组合与交响乐队相对置形式写成的一首协奏曲,创作于1803年。它的问世及音乐表现力的充分展现, 为以后的浪漫主义创作拓宽了思路、树立了典范。





这首《三重协奏曲》创作于1803年。当时愤世嫉俗的贝多芬在写作他的《英雄交响曲》的同时, 又要为取悦于他的一位贵族学生同时也是他的主要经济赞助人鲁道夫公爵而创作.这位鲁道夫公爵曾经当了贝多芬20多年的钢琴学生, 在此期间他曾经给予过贝多芬以极为丰厚的报酬与物质资助, 从而使贝多芬能得以减轻生活的重负而专心从事作曲并为世人留下了众多的惊世骇俗之作.从这个意义上讲, 鲁道夫公爵的善举确实值得称颂.贝多芬为了感谢公爵遂决定创作一首作品题献给他, 以示回报.运用什么体裁写作使贝多芬大伤脑筋, 虽然当时公爵已做了贝多芬多年的学生, 但据资料证实, 鲁道夫公爵的琴艺仍属极为一般.贝多芬为了让这位特殊的学生能在当时的上流社会社交场所中具有显山露水公开上台演奏的机会与能力, 于是在反复思量后便决定采用以三重奏协奏曲的形式来进行音乐创作.





贝多芬为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与乐队而作的《三重协奏曲》 (作品56号) 这首《三重协奏曲》创作于1803年.当时愤世嫉俗的贝多芬在写作他的《英雄交响曲》的同时, 又要为取悦于他的一位贵族学生同时也是他的主要经济赞助人鲁道夫公爵而创作.这位鲁道夫公爵曾经当了贝多芬20多年的钢琴学生, 在此期间他曾经给予过贝多芬以极为丰厚的报酬与物质资助, 从而使贝多芬能得以减轻生活的重负而专心从事作曲并为世人留下了众多的惊世骇俗之作.从这个意义上讲, 鲁道夫公爵的善举确实值得称颂.贝多芬为了感谢公爵遂决定创作一首作品题献给他, 以示回报.运用什么体裁写作使贝多芬大伤脑筋, 虽然当时公爵已做了贝多芬多年的学生, 但据资料证实, 鲁道夫公爵的琴艺仍属极为一般.贝多芬为了让这位特殊的学生能在当时的上流社会社交场所中具有显山露水公开上台演奏的机会与能力, 于是在反复思量后便决定采用以三重奏协奏曲的形式来进行音乐创作。





贝多芬为了既能遮掩鲁道夫公爵的演奏缺憾, 又不让乐曲听来技术过于简单, 于是他便来了个重心偏移, 将钢琴演奏技术不足的份量统统强加给了小提琴与大提琴使之得以弥补, 特别是大提琴声部, 为了要能让大提琴的琴音不被乐队及两位重奏乐器压住, 贝多芬还特意在写作时将大提琴的音域置于高音区, 这样演奏上的难度无形之中便加大了许多, 真是代人受过啊

尽管贝多芬在创作此曲时, 所有的中心环绕都是为了能取悦于鲁道夫公爵, 但不知为什么当乐谱于1807年出版时, 扉页上的题献却是罗布高维兹公爵而非鲁道夫公爵.另外在1808年的首演时, 鲁道夫公爵也没有出现, 其中的原由我们现在已无从查考, 但事实上从这首作品首演失败之后直到贝多芬去世这19年间, 这首《三重奏协奏曲》就不曾再被演奏过, 即便在今天贝多芬的录音制品比比皆是的唱片市场中, 这首作品的录音也不是很多





在这首作品中, 贝多芬将室内乐纤细温暖的重奏形式与大型的具有磅礴气势的交响性协奏曲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从而产生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新形式.虽然这一形式并非由贝多芬所创立, 并且这首乐曲的艺术成就和音乐价值在音乐史上也不能算做是经典之作, 但是它的问世及音乐表现力的充分展现, 却为以后的浪漫主义创作拓宽了思路、树立了典范。

本贴播的这部贝多芬C大调钢琴、小提琴与大提琴三重协奏曲由帕尔曼小提琴,马友友大提琴,巴莱鲍依姆钢琴的演奏配合默契,天衣无缝,微妙微俏, 乃天籟之音! 祝好朋友们新的一周快乐!

(肖萧 2014年7月29日)







贝多芬C大调钢琴、小提琴与大提琴三重协奏曲三乐章联播



第一乐章 快板 Concerto In C For Piano, Violin & Cello, 'Triple' – Alleg


 

第二乐章 最缓板 Concerto In C For Piano, Violin & Cello, 'Triple' – Largo


 

第三乐章 波兰舞曲风格的轮旋曲 Concerto In C For Piano, Violin & Cello, 'Triple' – Rondo








 

贝多芬C大调钢琴、小提琴与大提琴三重协奏曲分乐章赏析



贝多芬的《三重协奏曲》,是贝多芬运用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三件乐器的组合与交响乐队相对置形式写成的一首协奏曲.在这首作品中, 贝多芬将室内乐纤细温暖的重奏形式与大型的具有磅礴气势的交响性协奏曲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从而产生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新形式.虽然这一形式并非由贝多芬所创立, 并且这首乐曲的艺术成就和音乐价值在音乐史上也不能算做是经典之作, 但是它的问世及音乐表现力的充分展现, 却为以后的浪漫主义创作拓宽了思路、树立了典范.

贝多芬选用三重奏协奏曲的形式来写作道理很简单, 如果依照传统的形式由钢琴家主奏, 乐队协奏的套路来写, 鲁道夫公爵的琴技恐怕实难招架, 但是如果以三重奏的面目出现, 只要钢琴独奏的分量不要过重, 相信他还是能够胜任的.为了能让这位公爵过一把演奏瘾, 而且音乐听起来还能唬得住内行人的耳朵, 于是贝多芬便别出心裁地写了这首组合奇特的三重协奏曲, 其中钢琴部分是最为简单的, 而小提琴与大提琴声部的演奏则正相反, 技巧艰深、复杂, 一般水平根本无法演奏, 从这一点我们便可看出贝多芬用心之良苦.如果仔细琢磨, 我们还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那就是在这首协奏曲中没有通常的华彩乐段, 这在当时风行的演奏中必定要有器乐家大展其绚丽技巧的年代简直是不可思议.这也是由于贝多芬怕华彩乐段使鲁道夫公爵尴尬, 故而索性不写.为了能让公爵在演奏中享受到一种众星捧月的感觉, 而不是你来我往互相配合彼此呼应的重奏平等合作关系, 贝多芬又煞费苦心地以二重奏的效果来处置这三件乐器的水平对置.他在写作中独具匠心地将钢琴单独为一声部, 小提琴与大提琴二者合为一部的安排, 在音乐表现中就形成了二重奏的结构, 这样, 钢琴就有不少的独奏乐段得以傲视群雄, 尽情地自我表现.





三重奏协奏曲共分下列三段乐章:


第一乐章 快板 Concerto In C For Piano, Violin & Cello, 'Triple' – Alleg

第一乐章, 属于一般的协奏曲风格,首先由管弦乐开始,并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后重音响展开主题,明朗的第二主题出现之后,大提琴、小提琴和钢琴依序进行独奏。不过贝多芬当初可能考虑到鲁道夫大公演奏能力,因此钢琴的部分并不困难。

第一乐章开头直接由低音弦乐器将主题奏出,渐渐速度加快后,主题由开始的深沉变得较为活泼开朗,有一点像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风格,典雅,又不失雍容华贵,从容不迫地作了一系列的发展。先由大提琴奏出开始的主题,然后由小提琴重现一遍,两个乐器实现了第一次交流。然后钢琴也开始展现主题,不过稍微有一些变奏,颇有三重奏的风格。钢琴和大提琴,大提琴和小提琴,钢琴大提琴和小提琴等不同组合依次分别对主题进行发展,具有很浓郁的田园风格,清新典雅。第二主题写得有点像皇帝中的那种,对比性较强,稳重而又清新动人。

这三样乐器,小提琴音色的温柔纤美,钢琴音色的晶莹剔透,大提琴音色的厚重有力,在不断地融合和对比,忽而又与乐队的强大音色抗衡,这种对比和融合,想来确实就是贝多芬向来写协奏曲的风格。重现部似乎特意处理得纤细些,不过更富有对比的感觉,乐队的声音更加让位于独奏乐器。在三样乐器的出色发挥中,贝多芬让人熟悉的各种音阶上下行,熟悉而又富有变化,似乎又让人看到了他在其几首著名协奏曲还有几首弦乐奏鸣曲中的安排,可以说,这部作品一听就可以辨别出是贝多芬的作品的,融合了他写作三重奏和协奏曲的各个优点,但是更加凸显其写作中完美的安排思路和对各种乐器和乐队之间的协调能力。


第二乐章 最缓板 Concerto In C For Piano, Violin & Cello, 'Triple' – Largo

带有间奏曲风格的短乐章。大提琴在此有优美的抒情演奏。当前几个音出来的时候,还以为是“皇帝”的第二乐章,真的很像,给人一种安静的从容。小提琴先出现,缓慢的旋律深情而又动人,仿佛是置身于雪花飘飞的冬季旷野中;钢琴后来才出现,在弦乐拨弦声中,以三连音将这种静谧的气氛烘托得更为朦胧。随后情感起了一些波动,大提琴也出现在声部中,在和小提琴的深情对话中,情感继续得到持久的表露。雪花飘飞之中,似乎在雪山的崖头,看到东方的阳光透出云朵,一种新生的美妙不言而喻。





第三乐章 波兰舞曲风格的轮旋曲 Concerto In C For Piano, Violin & Cello, 'Triple' – Rondo

第三乐章 波兰舞曲风格的轮旋曲。或许是贝多芬不想让音乐显得沉重之故,他在此运用波兰舞曲的轻松气氛。这个终乐章也以乐器之间华丽的对话作为结束。

第三乐章似乎是紧接着前一乐章的。我实在不得不说和“皇帝”好像,不过没有“皇帝”热烈。这个乐章应该是最体现独奏技术的一个乐章吧,两个弦乐器的拨弦和快速琶音,以及钢琴如流水般的音阶,都是非常让人惊叹的。想必大家已经对贝多芬钢琴协奏曲的华丽有所感觉,当听到这三个乐器将华丽融合为绚丽,不知大家有什么感觉了。不知这个乐章的主题和他其他的哪个曲子很像,非常入耳,也融合了西班牙舞曲的风格,颇有风味。仿佛三个性格不同的人在表演西班牙的舞蹈,各有其风格一样,非常精彩。

总的来说,这部协奏曲写得实在值得一听,虽然与贝多芬的其他作品有几分相似,但是在思想和总体内涵上一点也不比其他的差。在作品号上,也看得出,此曲和《英雄》不远,也可以说是在其一个高峰期创作的吧,有人说贝多芬写协奏曲,不写则已,一写小提琴协奏曲,就成为小提琴协奏曲之冠,一写钢琴协奏曲,便成为所有协奏曲之无冕之王,其实这首也完全不输这两首的。

(XIAO根据网络资料编辑)



和您一起聆听永恒的古典乐章, 愿我们的人生更加深邃而充实!




感谢来自您的点击聆听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