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怀旧
文章来源: Alabama2016-01-05 13:33:49

在我的博文中曾经提到, 我出生于上海, 早年家道中落, 移居苏州. 那是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事, 我才3-4岁. 幼年的记忆痕迹, 居然还能回忆.

起初, 母亲带着子女, 住在苏州租用房子里, 官太尉桥14号.  那是一栋西式平房, 两家人住. 每家三间住房, 共用一个大厅.

大厅的前面是一个诺大的花园, 种有桃树, 没有草坪, 树木之间, 杂草丛生. 每当春季来临, 桃花盛开, 花蝶翻飞. 当时我还年幼, 尚不知去品味自然之美, 只是尽兴玩耍其间.

大门外一条小道, 就叫官太尉桥(这里指的是小道的名称,不是指桥). 小道是由小石块砌成的道, 很是洁净. 平时行人不多, 早晨, 可见3-5 个妇人, 膀上挽个菜篮子买菜去.  妇人中有家庭主妇, 也有佣人.  其实两者很容易区分, 佣人大多来自农村, 头上扎块青底百花的头巾, 腰间围着青底白花的围腰. 家庭主妇常常不带头巾和围腰, 而在胸前别朵栀子花, 家境好一点的, 脸上还略施粉黛.

沿着小道便是一条笔直的小河, 叫官太尉河, 河的上游有一顶单孔石桥, 叫官太尉桥. 儿时当然不会去考察, 后来年长后又去看过石桥. 整桥为条石板梁单孔结构。桥梁侧正中用楷书大字刻上了桥名,旁刻小字“光绪四年六月”,从岸边望去,这些字体已经相当的模糊。两坡各有步阶11级。查阅资料, 根据南宋范成大《吴郡志》记载,官太尉桥,东西桥台立武康石排柱各五根,下为武康水盘石,上面为武康石长系石,有成排凹槽及托木一根,桥面由五条花岗石梁并列组成。官太尉桥建于宋代,桥名因姓官的太尉居此而得。粗粗估算大约有70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已算做古建筑,将其保护起来。虽然桥栏已显凹凸不平,台阶也已磨平, 然而,它却见证了历史变迁,朝代更迭,饱受沧桑,至今还昂然屹立。让万人踩过它的身躯,为两岸住户带来方便,它却默默无闻。

桥下便是那条河,官太尉河。河水终年都在缓缓的,静静的流淌着,无声无息, 没有惊涛骇浪。预示着在那里居住的人们的心态,平和和安详。

河对岸的居民住宅的前门开在对面的街上,后门开处有几级石头台阶,拾级而下就可以到达河面。 那时的河水,污染并不严重,常常可见中年妇女在河边淘米,洗菜,洗衣。 偶尔可见下游有人在刷便器,呵呵!

我喜欢那条河,白天可见有船只来往其间,大多是农船。 船夫带着斗笠,有时穿着蓑衣,或摇橹,或撑竿,在“唉乃”声中船只缓缓向前行驶。 船舱中常常装有农产品,到街市上去叫卖,换点现钱;也有的船只专装肥料,运回农村做肥田之用。最美的景象在傍晚,在晚霞微弱橘红色的光照下,河面变得暖洋洋的。 河对岸的窗户中射出微弱的灯光。 有些当天回不了农村的船只,就靠河边投宿。 他们往往用一只小黄泥巴炉子炒菜做饭,一缕青烟冉冉上升,在朦胧的夜色下,婉如一幅泼墨水彩画。其中,又有多少故事可以叙述。。。。。。

从花园向后望去,是双塔,那时不知道双塔在中国古建筑上的价值。晴天,双塔清晰可见; 有雾的天气,双塔或隐或现,有点虚无缥缈的感觉, 添加了一点神秘气氛。 夏季在花园中乘凉,有时可以见到双塔傍边有灯光一闪一闪,大人们常常用以吓唬小孩:“这是鬼火!” 我由此而不敢吵闹, 变得安静起来。

从网上查得: 双塔位于定慧是寺巷的双塔院内,二塔“外貌”几乎完全一样,分为7层,东塔高33.3米,西塔略高,33.7米。双塔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是一对佛塔,两塔间相距仅20来米。像这样紧紧靠在一起的双塔全国是惟一的,因为能在这么近修建两座塔,对地基的要求相当高。风雨千年,但双塔依旧挺立,这引起了中外建筑学家的高度关注,每年都有很多建筑学者慕名而来,有的建筑学教授甚至将自己的学生带到这里,进行实地教学。

当然,引起建筑学家关注的不仅仅因为这些,塔冠上高达10米的塔刹更是让他们匪夷所思。据了解,这两个塔刹都是用生铁铸成,每个足有5吨重,当时的人是如何把这巨物“搬”上去的呢?至今还是一个谜。正是这奇妙的谜,并不大的双塔院每年都能吸引5万多游客前来参观。

我的童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度过的, 在幼小的心灵中刻上了永久的记忆.  成年之后, 几次回访, 寻找我记忆中的痕迹.  看到的周围新建的房屋, 屋檐上挂起了红灯笼; 桥的傍边多了块石碑, 上面刻写着文物保管的字样; 碎石的路面变成柏油路面, 路上也变得熙熙攘攘, 拥挤不堪. 再也找不到我儿时的感觉. 于是, 我心中老是感到不安, 为何千年没有改变, 保留下来的风貌, 在这50-60 年间(事实上近20年)非要把它毁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