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成功的魔法
文章来源: 左书空2005-07-24 20:41:20
感谢不知名的网友转贴好文! 哈利•波特现象挺值得研究的,也有很多话想说,只可惜现在没有那么多精力.下面这篇文章给你做参考吧.麦当娜有了孩子之后都改当儿童作家了,等将来我有了孩子,我也想写故事给孩子看:) 给小良牙和小小五代好. -----简介《哈利•波特》一书的作者J.K罗林在图书出版发行过程中与出版商的互动 《哈利•波特》系列可以说是出版业的一个奇迹。自从《哈利•波特与魔法石》1997年出版以来,该系列的五部书《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哈利•波特与神秘的密室》、《哈利•波特与阿茲卡班的囚犯》、《哈利•波特与高脚火杯》、《哈利•波特与凤凰令》中的每一部书都高居各种畅销书排行榜榜首。第五部《哈利•波特与凤凰令》发售第一天在世界各地的总销量为75万册,发行后的第一个星期六(2003年6月21日)亚马逊图书网(Amazon.com)销量超过100万本,成为网络销售历史上单件商品售出量最高的一天。 现在哈利•波特系列以至少55种语言在全世界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出版发行,总销量已经超过了2亿册,受到了下至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的各个年龄层的读者的广泛欢迎。 在哈利•波特的故事中,一夜之间,主人公哈利•波特从一个无人关爱,住在叔叔家楼梯间的孤儿,变成了在魔法世界里拥有惊人天赋,唯一可以打败伏地魔(Dark Lord Vodlemort)的大英雄。在现实世界中,七年之间,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林从一个靠社会救济金过日子的单亲妈妈变成了比英国女王还要出名,还要富有的风云人物。在2004年6月福布斯杂志新出炉的“世界名人榜”上,J.K罗林紧随梅尔•吉普森、泰格•伍兹、欧普拉•温弗瑞、汤姆•克鲁斯之后,排在第五位。其总资产超过10亿美金,在世界最富有的人排名榜上居552位。当然,这一魔幻系列图书的作者并不是该书唯一的受益人,上至《哈利•波特》在英国与美国的出版商布鲁斯贝利出版社(Bloomsbury Press)与学者出版社(Scholastic Press),买下《哈利•波特》电影版权的美国华纳兄弟公司,下至销售该书的普通街头书店与制作带有哈利•波特图案纪念品的小手工店,都从中获利颇丰。 在每一次的媒体见面会上,J.K罗林被最经常提问的三个问题是一、为什么哈利•波特如此受欢迎;二、罗林在爱丁堡那一段最不如意的日子,也是《哈利•波特》写成的最关键时期如何?三、罗林怎样对待成功。对于第一个问题,甚至罗林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哈利•波特》是一部罗林写给自己看的图书,在写作的过程中,她从来也没有考虑过如何去取阅读者,如何去通过它让自己发财致富。罗林对《纽约时报》说:“我没有答案。我只是将自己想写的东西写下来,把让自己感到高兴的东西写下来。我完全是在为自己写作。即使在最不着边际的梦中,我也没有想过哈利•波特会有如此地流行。” 但是回顾七年以来《哈利•波特》的出版发行历史,我们还是可以从作者J.K罗林与代理经纪人以及出版发行商的互动过程中发现很多令该书成功的秘密魔法的,而作者罗林更是非常积极地参与到了每一步的发行活动之中,成为在书的背后挥动魔棍的主要魔法师之一。 一、经纪人与出版商慧眼识巨著 大家对于J.K罗林“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的个人背景都有所了解。罗林从从学龄前就有自编童话故事,并且讲给妹妹与邻居小伙伴听的习惯。这一习惯一直持续到了今天,无论是繁忙的学校生活,还是就职后后枯燥无谓的秘书工作,以及离婚后靠社会救济金生活的艰难日子都没有减弱她写作的兴趣。确切地说,写作是罗林一生最大的爱好,给她成名前平淡的日子增加了不少乐趣,也是支持她走过所有艰难日子的精神支柱。正如她自己所说:“我是为了自己写作的,从来也没有想过要将自己写过的好几箱子的书稿发表出去。”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出版之前的日子正是罗林一生中最不如意的一段时间,她没有任何收入来源,只能靠社会保障金养活自己与女儿,连一台旧电脑都支付不起,而且为了省下暖气钱,每天都要在女儿入睡后来到住处附近的尼克森咖啡店(Nicholson Café)用稿纸与笔进行写作。但是在孤注一掷在1994年完成了此书的创作后,她最终决定要试一试自己的运气,将此书发表,以给自己灰暗的生命中增加一点亮色。罗林用一台旧打字机将这部八万字的作品打了两份,分别寄给了她从当地一家图书馆的作家名簿上随便抄下来的两位图书经纪人。当时作者告诉自己说:“最坏的可能无非就是所有的出版社都拒绝了我。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英国的图书经纪人克里斯托福•利托(Christopher Little)在看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书稿后,被这位无名作家无与伦比的作品深深吸引,他认为书本身写得非常成功,故事非常吸引人,于是回信给罗林同意将其与独立作品的形式出版,但这位商人同时警告作者不要对此抱有太多希望,不要希望从中获得太多的报酬。对自己的作品同样毫无自信的罗林一开始认为经纪人的那封回信是一封拒绝信,但打开后却发现是她“一生中收到的最好的一封信,连读了八遍。”她对自己的经纪人说:“我知道我不会从这本书中赚到钱。我知道我不会因此而出名。我唯一希望的就是有人能够将哈利出版,我可以到书店中看到他。” 克里斯托福•利托开始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发往英国的各个出版社。正如他事先预料的那样,出版之路异常艰难,无数的退稿信纷纷而来,大致上不被采用的原因都是:故事太长,情节发展太慢,或者文学性太强而娱乐性不够等等。这些反馈让罗林感到非常遗憾,但同时她又被利托的支持而感到鼓舞。这位经纪人不断地告诉她:“这本书非常之好,一定会在某一时间被独具慧眼的人发现。” 这个独具慧眼的出版社就是英国的布鲁斯贝利出版社(Bloomsbury Press)。1996年,布鲁斯贝利出版社签下了出版权和全球发行权,从而造就了文坛与商场上的哈利•波特奇迹。鲁斯贝利公司也因此获利大增,有希望成为全球第二大儿童读物出版公司,令其他出版社后悔莫及。 当罗林听到终于有人要出版《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这一消息时,认为“只有女儿出生的事情可以与这件事情相媲美。”但不出经纪人利托所料,罗林所收到的第一笔稿费正好是微薄的两千英磅(约四千美金)。但这位兴奋的女作家却对此毫不介意,她唯一需要的就是“能够将她的写作支持下去,使自己不要放弃。” 就象其他在出版界经常发生的事情一样,《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不平凡之处在业界内经过人们的口头相传,其他出版社的问询象潮水一般涌向布鲁斯贝利。1997年初,这位名不见经传的作者创造了另一项奇迹。在意大利北部城市波罗哥那(Bologna)例年举行的专门出售欧洲作品的海外版权的书市上,美国学者出版的主编亚瑟•列文(Arthur A. Levine) 用10万美元的天价竞下了《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美国的出版发行权,创下了儿童出版界的最高纪录。当时这本书在英国尚未出版发行。 用六位数的价格买下一本尚未出版的,名不见经传的作家的作品是一件很冒险的事情,很多业界行家都认为列文与学者出版社发疯了,他们纷纷预言,无论这本书写得如何之好,出版商也绝难捞回成本。 罗林对于拍卖的结果在感到兴奋之余也感到害怕,但列文与经纪人利托都反复告诉她,学者出版社没有乱花钱的习惯,不会把钱随便用来打水漂的。但罗林仍然半信半疑。 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究竟好在哪里呢?列文对《纽约时报》说:“该书对读者最大的吸引力是在一种被承认,被表扬的环境中长大。主人公哈利•波特原本是一个没有人注意,没有人关心的孤儿,忽然在一瞬间被发现,走到了聚光灯下。这是每一个头脑聪明,但运动神经不太发达的小孩子们的梦想。这是引导我在书中流连的情感纽带。” 而经纪人利托则和作者罗林一样,觉得《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不仅仅是一本儿童读物,而且是一部面向所有年龄层读者的作品。有着其他儿童作品无法比拟的深度,以及其他成人作品无法比拟的趣味性。邪恶同样也是罗林要在书中表现的一部分。与其他儿童读物中那些调皮,但本质却善良的邪恶势力不同,杀害了哈利父母的惡魔王「伏地魔」(Dark Lord Vodlemort)是一个真正的魔鬼。罗林认为她一定要给读者一个真实的恶魔的形象。就这样,只为自己写作的女作家罗林随意而不经雕琢的写作风格反而造就了一部与众不同,无与伦比的特殊作品。 魔法与巫术的传说在欧美各国,尤其是欧洲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民间广为流传,《灰姑娘》、《白雪公主》等经典作品中都有着它们的影子。笔者认为,在人们厌倦了美国式的外星人,超人,日本式的动画怪兽与城市反叛少年的形象以后,急切需要一种新的风格与一部好的作品来让读者们改换口味,而《哈利•波特》系列则出现的正是时候,而且由此在西方世界带动了一股魔幻风潮,在《哈利•波特》之后出现了《魔戒》与《怪兽史瑞克》等精品。 二、作者本人全身投入作品宣传 学者出版社在波罗哥那书市看似疯狂的竞拍活动也收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它的创纪录天价吸引了媒体的注意力,罗林的照片与访谈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尚未出版之前就出现在了众多杂志报纸之上。这位单身妈妈如魔法般脱胎换骨的神奇经历与她的主人公,从小不被注意不受喜爱的孤儿哈利•波特在一夜间收到了魔法学校的入学通知,成为魔法世界唯一能打败伏地魔的大英雄的成长经历不谋而合,为《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出版做了最好的宣传。 生性害羞的罗林本身并不太愿意曝光,但她感觉到要为在《哈利•波特》中投入了大笔资金的出版商与经纪人负责,所以对所有的采访邀请都说了“Yes”,而且坚持所有的采访都要尽可能地在她所熟悉的那家尼克森咖啡店里自已坐惯了的桌子边进行。这使得作者那个由落泊走向成功的传奇魔法故事更加生动,深深吸引了无数读者的心。 与此同时,罗林还牺牲了自己个人的隐私,尽最大的可能为各种记者以及专业作家,传记作者提供了详细的个人资料,包括自己父母的职业与感情经历,父母从小对自己阅读兴趣的培养,自己从小学到大学的求学道路,长大后不成功的工作过程与感情婚姻故事,对女儿杰西卡的抚养,妹妹对自己不遗余力的支持,从学龄前到目前为止的写作经历,哈利•波特从构思到产生的过程,成名后如何应对聚光灯下的生活等等。尽管向公众暴露自己的一切让性格平实的罗林非常不舒服,但无可否认的是,作家与作品背后的故事也是吸引读者兴趣,为作品宣传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出版商们为罗林准备的各种宣传活动可称得上是五花八门,主要包括各种各样的媒体访谈以及签名售书等。尽管内向的罗林对媒体访谈非常不感兴趣,但是由于当过老师,罗林非常喜欢到各个学校,包括自己女儿杰西卡就读的小学与小读者们见面,象个真正的老师那样鼓励他们多读多写;到哈利•波特网站去与小读者网上聊天,回答他们各种各样希奇古怪的提问;举行各种《哈利•波特》朗诵会,与小读者们面对面交流。她还非常喜欢到世界各地去签名售书,或者坐着专列在英国国内穿行,因为她从与小读者们面对面交流中得到了极大的欢乐与满足。据 《新闻周刊》报道,在她访问一所英国学校时,一个小男孩一口气背了书的头五页。还有一次在一所美国加州衫达罗沙市(Santa Rosa)的某一个高中进行朗诵会时,窗外有2500名哈利•波特迷一边跳上跳下,一边高喊着“哈利!哈利!”。罗林曾说过:“我喜欢与小读者见面,他们总能问出最好的问题,他们是书中的各个角色最好的朋友。” 更为有趣的是,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出版之前,出版商害怕书的封面上出现一个女性作家的名字会使男孩子们失去购买兴趣,就建议原名为卓安娜•凯瑟琳•罗林(Joanna K. Rowling)的作者以J.K Rowling作笔名出现,第一个名字和中间名字都用第一个字母代替,只有姓氏是全称,这样人们就看不出是男作家还是女作家了。尽管罗林认为这样一个建议非常地没有必要而且让人不舒服,但她还是同意了出版社的建议。 与此同时,英美两国的出版商们与零售商们利用《哈利•波特》系列广受欢迎的有利条件,在销售时间上大作文章。该书的第三部在英国选在下午3:45分发行,这正是英国的学生们放学的时间。孩子们在放学后的第一时间结伴冲向书店,飞快地抢走了每一本新书,使书架在瞬间变空。而在2003年6月21日,《哈利•波特和凤凰令》一书在全世界范围内统一发行上市时,世界各地的很多书店都为此举行了各式各样的售书活动,有的书店举行了化妆晚会,让哈利迷们戴着尖帽子,拿着魔法棍,穿着黑袍子尽情玩闹,还有的书店选择在午夜开始售书,让迫不急待的读者们尽量先睹为快。 三、严格保密图书内容,坚决打击盗版 尽管在作者罗林的心中对书中的主人公哈利•波特的成长早有想法,可是在频繁的媒体见面会与采访中,罗林总是对小说的情节严格保密,但她又总是会在适当的时候透露出一些关键性的情节,增加人们对情节的猜测与悬念,从而更加期待这部作品的上市。例如在第四本书中罗林曾暗示会有一个重要人物死亡,哈利会第一次爱上一个女孩子。第五本书中读者会发现为什么哈利每年夏天都要回到可怕的叔叔家过暑假等等。有时,罗林也会就一些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例如哈利的父母是否会重生等,做出确定性的回答,告诉孩子们魔法不会唤回死去的生命,所以哈利的父母是不会回到魔法世界与读者们见面的,但他们会继续在书中担任非常重要的部分。第五集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从第六本书开始,哈利将开始完全不同的生活。另外罗林还明确地告诉读者们,目前为止她还没有写第八本的打算,仅管她认为哈利的故事总有一天会结束是一件非常让人伤心的事情,但哈利永远都只会是一个男孩子,决不会经过什么中年危机或者以老年白胡子巫师的形象出现。 在罗林不紧不慢地创作《哈利•波特与凤凰令》的时候,出版商2002年的夏季新书目录上就有了这本书的内容概要。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电影光盘发行上市的时候,也通过对第五部新书中一些小情节的报导增加了对新书的宣传推广。尽管出版商为了这本书的前期市场营销工作忙的风风火火,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为这部作品创造知名度,但同时对保密工作也丝毫不敢掉以轻心。2003年5月初,《哈利•波特与凤凰令》的手稿终于完成了最后的编辑工作。为了保证书的内容不在最后的关头泄密,出版商不惜采用了最严格的保安把书稿送到印刷厂。但是,市场上已经是谣言四起,流传着此书的内容已经泄密的说法。 泄密的过程据说颇为传奇,2003年5月的第二周,一位名叫肯思•韦伯(Keith Webb)的卡车司机无意中发现了几本没有封皮的看上去旧旧的书。在好奇心的驱使上,他捡起书打开一看,书的扉页上赫然印着《哈利•波特与凤凰令》。知道这件事事关重大,他把捡到的书交给了《太阳报》报社。以擅长挖掘、报导小道消息而闻名的《太阳报》这次出人意料地维护了新闻业的操守,迅速联系该书的出版商,交还了手稿。 但是,许多的报纸与刊物这时都收到匿名电话,打电话的人称自己手中有《哈利•波特与凤凰令》的前三章,想出售牟利。在美国这边的《纽约每日新闻》就没有《太阳报》这样自觉,而是抢先登出了第五册的部分片断。出版商学者(Scholastic)公司以这样的行动“导致这本书可能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遭受上千万美元的损失“为由,一纸诉状将《纽约每日新闻》告上了法庭。另外MSNBC的报道中还特别提到2002年在中国出现假冒的《哈利•波特》第五部的事情。 英国印刷厂当地的苏福克(Suffolk)警察局对此进行了调查,并最后逮捕了一名四十四岁的男子,指控他犯有盗窃罪,还逮捕了几名少年,指控他们涉嫌该项案。这个结果使罗林感到遗憾,因为她的书使这些人犯下这样的错误。 四、从各个方面维护《哈利•波特》与作者本人的品牌形象 被媒体们所一直津津乐道的罗林那段生命中的黑暗日子,其实勾起了作者很多不愉快的回忆。她不愿意让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靠福利生活的寄生虫,因此坚持声称那一段时间同时也是《哈利•波特》成书的最关键时期,她无法分出身来又照顾女儿又写作又出去工作。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成书之后,罗林立刻就出去找了一份工作。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消息都是好消息。有一些宗教组织认为哈利•波特系列宣扬了邪恶的思想,给报纸杂志写信来抵制这本书。更有一些激进极端的人要将这本书从书店与图书馆的书架上撤下来。甚至还有人攻击说罗林本身就是一个巫婆。 对于这些宗教组织极端保守的作法,罗林感到既遗憾又无奈,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告诉读者,哈利•波特与他的朋友们都是善良的,专门与邪恶做斗争的好孩子。而这个小男孩的作者,也是一个很好的作家。 罗林在成名之后,积极投身到了慈善事业中去。她现在是单亲家庭( One Parent Families)组织的女发言人,并向该组捐赠了725,000美金,用来帮助那些和自己一样为生活挣扎的单亲父母。同时她还在英国一个叫喜剧安慰(Comedy Relief )的慈善组织中设立了哈利•波特基金,用来帮助英国及非洲儿童。 另外罗林还用纽特•斯凯曼德(Newt Scamander)的化名写了两部与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有关的作品,一部是《千秋万代的昆第奇》(Quidditch Through the Ages),另一部是《奇妙野兽及其下落》(Fantastic Beasts and Where to Find Them)。这两本书都是魔法学校图书馆里有的书,书中对哈利•波特所在的魔法世界做了进一步的丰富与描述。这两本书的全部收入都被罗林捐给喜剧安慰慈善组织,是她回报社会的礼物。 在哈利•波特第四部《哈利•波特与高脚火杯》的第159页中,罗林将其中的一个角色用了一个真实的名字命名,即娜塔利娅(Natalie),这其中还隐藏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娜塔利娅是加拿大人,她非常热爱哈利•波特,但却不幸患上了白血病。为了安慰病中的小女孩,一向对书中内容严格保密的罗林甚至将尚未完成的第四部的全部手稿都寄到了加拿大,但阴错阳差,娜塔利娅在书稿到达的前一天去世。罗林因此将她的名字写进了书中作为纪念。 前面几部哈利•波特小说的巨大成功为罗林继续创作后面的作品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频繁的纪者见面会与签名售书活动占用了她大量的写作时间,而且种种保密的压力也使其感到害怕,怕自己从此失去对写作的热情。为此,罗林决定要适当放慢写作下一部作品的节奏,稍微休息一下,让自己过一段比较正常的生活,这样才能保证自己能够写出让自己和读者都满意的作品。尽管出版商希望《哈利•波特与凤凰令》能够在2002年第二部哈利•波特电影《哈利•波特与神秘的密室》公映的时候上市,但罗林却坚持不能因为赶时间而降低自己的写作质量。更为有趣的是,哈利•波特的第二本,第三本在1998年后半年集中出版。出版商曾经担心出版得太密集会对读者造成一定的紧张感。另外第五本书的字数要比前几本多得多,厚达870页。在面世之前,出版商们也曾害怕这么长的故事会让小读者们有阅读困难,从而失去对这本书的兴趣。但罗林坚持只为书本负责,不去该意取悦读者的原则,反而让哈利•波特迷们为自己能多知道一点自己偶像的东西而高兴不已。而家长们也为这一系列图书培养了孩子的阅读兴趣而感到欣慰。 华纳公司买下了《哈利•波特》的电影版权后,在拍摄过程中,导演曾一度强烈推荐美国演员,但罗林坚持用英国口音,认为美音等于新发明了一个角色,而不是在屏幕上再现哈利•波特。另外按照美国儿童电影的发行模式,哈利•波特的形象将会与电影一起,出现在快餐店的饭盒上,可乐杯上,以及各种各样的布娃娃,塑料娃娃玩具。出版商与作者这次却再三坚持所有与哈利•波特有关的玩具都必须是有一定品味,一定层次的产品。如果罗林对其中的某些形象不满意,觉得过于恐怖或过于粗糙,那么罗林自己就会告诉孩子们不要去购买。尽管华纳兄弟买下了电影的版权,但其中的任何一个镜头都不得以商业的角度播放。在罗林的坚持下,乐高公司的哈利•波特积木组合,协合国际包括了桌钟,挂钟,马克杯,便条纸夹,相框等产品的日常用品组合等都可称得上是周边相关产品中的精品,很有收藏价值。产品虽小,但它们同样都是《哈利•波特》系列图书的一部分,它们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哈利•波特的形象与图书的销量。 世界上没有与生俱来的魔法,天才的哈利•波特也需要在魔法学校的刻苦学习才能最后打败伏地魔。《哈利•波特》系列图书其实是酷爱写作,而且极具天份的女作家J.K罗林十年磨一剑的作品,也是出版发行商们精心策划、运作商业模式,作者本人积极投入宣传的结果。也许这些,才是《哈利•波特》系列图书成功背后的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