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见闻,变化中的中国 (2. 银行,排队)
文章来源: musicOfLife2014-01-24 14:26:59
再说说在银行办事吧。

 
在国外的同学都知道,我们不管到哪儿,都要自觉排队。尤其是到银行。站在柜台第一个的人离柜台差不多有一米远,里面人家叫,咱们才走上前去,把东西递到柜台里。而后面的人现在离咱们就又会有大概一米远了。再着急的事都要一个一个的来。基本没有插队的。
 
在中国,十几年前,大家还记得吗?任何一个窗口,都会挤满了人。不管是银行,还是火车站售票处,或是现在流行语“包子铺”,哪儿不都是挤满了人头和伸得长长的手,以及你呼我叫的声音。胆子小的估计不知要等多长时间,而脸皮厚的,力气大的,就拼命往前蹭,有时都会出现打架或骂架的场面。不堪回首啊!上公共汽车都可能挤死人呢。

 
回国有时就避免不了去银行。需要换人民币花钱呀。 一般只有中国银行才办理这个业务。口袋里装着美元,并不表示你可以与众不同,一样得随大溜地被挤及挤人。你要是敢伸张大义,大吼几声,“排队排队”,没有人会买你的帐。个人隐私就更不用提了。有人甚至会问,那美元是真的吗?给我看看。哪来的美元?十几年前的国内父老乡亲们,朴实的很。

 
换成人民币,一般会在工商行开个账户,把钱存起来,以后再回国,花起来方便。在工商行办事是一样的了。也是头碰头,胳膊碰胳膊。

 
后来,有一年回国,在工商行去取钱,每个窗口前出现一个小凳子。办事的人可以坐那儿,一个一个的办啦。哇塞!太让人兴奋了。终于可以把他们叫做“银行客户”啦。“客户”不用和别人共享窗户啦。虽然开始那队伍排的不怎么样,偶尔还有人挤上去问这问那,但是,“前途是光明的”,你可以让那些挤上来的人等一下,而那人也不会胡搅蛮缠了。

 
当然,工商行现在是越来越友好了。里面也开始设置类似于VIP的服务台,对要开办网卡等服务专门服务。总之,越来越与国际接轨了,有时可能比美国有些银行还先进些。
 
不光是银行开始排队,别的地方,像火车站等,人们也逐渐排队了。再也不需要有专门的人去拿个大棒大喊大叫地维持次序了。从中央到地方,这个变化是实实在在的,似乎也没看到什么用口号来号召。是互联网的作用吗?

 
我常常想,互联网,让咱中国人内省,自省,比过去“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号召似乎还要管用。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