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居士第一人——庞蕴居士的故事 (转载-评论)
文章来源: freemanli012019-01-12 20:15:52

最近看了几个博主的家庭生活回忆文字,其中的父母子女之爱,祖孙之爱,让我非常感动。而且有让我重新感受、回到自我、小我的温馨、安全感。

我信佛教是究竟解脱的方法,忍不住就把这些天伦之乐和庞居士的故事比较。

差别在哪里呢?或许,如果我们的亲人、朋友在离开人世的时候能够潇洒无忧地离开,就好了吧。只是我的家人,没人能做到,我为他们担心。

如果我们的亲朋好友,都是解脱者,都知道来这一世无非是人生的游戏,如庞居士一家那样,是不是更好呢?夫妻子女四人,都能做到生死自如,来去也都不需要牵挂,哭泣,岂不是很好。

就像基督的弟子,他们当然不需要为基督担心。因为他们相信,基督能照顾好自己,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所以从这点来说,基督让人放心,这就是对亲朋好友的最大安慰了吧。

如果我们的亲朋好友都知道,我们可以生活自如,生死自在,是不是就算是好了?

我也信基督,认为佛教和基督教其实讲得都是一个事情,不同的名字。佛教讲“一切唯心造”,佛性是“无形无相”的。这和基督教里的上帝是一个意思,“上帝无形无相,创造万物”。

====================================

但是,我那种比较或许还是不太合适的,因为一个是普通人的生活,一个是历史上只有很少例子的理想化生活。(他们在达成那种生活状态前,四个开悟的人凑到一起成成一个家。不知道已经经历了多少辈子的修行。)。 

如果我沉迷于理想化,或许耽误了每日每时的日常生活。失去当下,就失去了基础了。---活在当下。

====================================

白衣居士第一人——庞蕴居士的故事

 (2014-06-17 13:42:51)
标签: 

佛学

 

白衣居士第一人

 

东土维摩

 

庞蕴

 

灵照

分类: 阿弥陀佛

    居士,是僧人的一种。与僧人不同的是,他们不出家,不剃度,可以结婚,也可以有万贯的家私。佛经中有部重要的经典叫《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居士和文殊菩萨的对话记录。

    这位维摩居士是吠舍离城的首富,妻妾美女成群。他在与文殊的对话中强调,真正的佛法,不一定过严格的出家修行生活,关键还看主观修养,看心境是否清净。有资产却恒观无常,有妻妾而常远离五欲淤泥,这才是真正的“菩萨行”。所以居士可以说是心里的和尚,是突破出家、在家界限的僧人。

  中国也有很多居士,早期最著名的就算傅翕傅大士了。此人与梁武帝同时,曾作《心王铭》,中有“慕道真士,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即心即佛,即佛即心”的话,对禅宗有很大的影响。傅大士最有名的偈子是: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马祖道一门下,也有一位很出名的居士,这就是庞蕴。庞蕴(?~808),字道玄,又称庞居士,唐衡阳郡(今湖南省衡阳市)人。被誉称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白衣居士第一人”,素有“东土维摩”之称。

    庞蕴家世代为儒,其父亲为衡阳太守。有一次庞蕴赴京赶考,正好碰上一位奇僧帮他看相,这奇僧对庞居士说:“您呀!被官选上,不如被佛选上。”于是,他便由儒入佛了。

  他最初参谒石头希迁禅师时,问道:“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石头以手掩口,意思是这问题是不可言说的,庞蕴若有所悟。

  后来石头禅师问庞蕴:“你到老僧这里后,日常都作些什么?”

  庞蕴回答:“要问日常事,即无口开处。”问答都是一语双关,石头问话中含有日常心的意味,而庞蕴回答也是表示以道心处事,无斯须违离,所以事事都是道,竟无下嘴的地方。说罢,又呈了首偈子给石头,石头听了点头称是。对庞这段的参习很满意,于是便问庞蕴:“你是穿缁呢,还是穿素?“这是在问庞蕴是否出家。缁是黑色,僧人着黑色衣服,因此又称“缁门”、“缁衣”、“缁徒”。素是白色,印度俗人穿白色衣服,后借喻未出家的人。

  石头问庞蕴是否愿意出家。庞蕴回答:“愿从所幕。”石头听出,庞蕴是在委婉地表示他并不想正式出家,只想以一位慕道人的身份修习禅法,也就不勉强,也就没有行剃戒之礼。

  过了一段时间,庞蕴居士觉得心有未安,并离开石头禅师,去参拜马祖。见过马祖之后仍是问:“不与万法为侣的是什么?”

  马祖这回没有捂居士的嘴,说了一句:“等你一口把西江(长江)水喝干了,我再跟你说。”马祖这话用意和石头一样,都是告诉庞蕴,第一义是不可言说的。石头用手势示意了这一点时,庞蕴只是有所省悟,这次马祖用不同的方式告诉了同样的道理,庞蕴彻底领悟了禅家宗旨:大道是语言文字所不能追摹表述的,必须要靠自己的自家心性去体贴。

  从此之后,庞蕴居士机辩迅捷,四方向之,一时间名气很大。

  有一次庞蕴去访问药山惟俨禅师,药山是石头希迁的弟子,按辈份与庞蕴有兄弟之谊。参访之后,居士告辞,药山便派了十名左右的参禅客送庞蕴。时值冬季,天上正飘着雪。走到山门口时。

  庞居士指着空中的雪花说:“好雪!片片都不落在别处。”

  有位姓全的禅客接住话茬问:“不落在别处,落在什么处?”

  居士抬手就给了全禅客一掌。全不服气,说:“不要草草打人,说出个究竟来!”

  “凭什么称禅客,阎王爷并没有放过你!”庞蕴说道。意谓你根本无法超脱生死。

  全掸客又问:“休说我不配称禅客,你又是干什么的?”

  庞蕴又给了全禅客一掌,边打边说,“眼见如盲,口说如哑。”

  看见的,说出的,都不是真的,这样的看、说,就如同盲、哑一样。

庞蕴说雪片“不落别处”,这是说的大道自然,不用计较、心虑,所以落在哪里都一样,就没有此处、彼处的分别。

庞蕴居士悟道后,曾将数万家珍用船运载,抛沉于湘江,去除世俗金钱的束缚,然后偕同妻子、儿女躬耕于鹿门山下,生活上如有所需,就编制些竹器到市场变卖过活,简化所求,“有男不婚,有女不嫁,大家团栾头,共说无生话。”这首偈子,实是他们佛化家庭最佳的写照,一家人沉浸在禅悦法喜之中。

  庞蕴居士的女儿名叫灵照,居士四方游历,灵照服侍左右,渐渐的悟境不凡。曾作偈曰:

  世人多重金,我爱刹那静,金多乱人心,静见真如性。

居士有一次打坐时问女儿:“古人说:明明百草头,明明祖师意。这话怎么理解?”

  灵照回答:“老大不小的了,竟说出这样没出息的话!”

  女儿揶揄老子,老子也不生气,问:“我说这话不好,你又怎样说呢?”

“明明百草头,明明祖师意。”女儿答,抢白了父亲。女儿的回答竟也是重复此言,这也是禅门惯用的说法。一位僧人问另—位僧人:“如何是曹源一滴水?”另一个僧说:“曹源一滴水是曹源一滴水。”禅宗认为根本大法之所以不可说,是因为我们的认识和表达认识的语言,只能部分地领会它。因此,用重复就是绝对的保证在言说大道本体时,不失不漏的好方法之一。禅宗将语言视为“戏论”,这也是以戏论对戏论的最好办法。

    庞蕴居士一日庵中独坐,蓦地曰:“难,难,难,十担油麻树上摊。”庞婆接声曰:“易,易,易,如下眠床脚蹈地。”照曰:“也不难,也不易,百草头上祖师意。”其禅机透彻若此。

  有一次路过一座拱桥,庞蕴不小心跌了一跤,扑倒在地。女儿灵照见父亲跌倒,便也伏身倒在父亲身旁。父亲问女儿:“你这是干什么?”

  “见老父跌倒,我来扶你!”女儿说。倒地是与站立相对的,我也来倒地,差别不就取消了吗?这也是相扶。

  庞蕴居士将入灭时,告诉女儿说:“你去看看日头,正午时告诉我,我就在那时刻入灭吧!”

  灵照听父亲说要入灭,便赶紧去外边看了看日头,回来对父亲说:“现在是正午了,不过有日蚀。”

  居士一听有日蚀,便起身走出去看。趁这当儿,灵照便走上居士打坐的位子上,双手合十,坐化了。

  居士回屋一看,笑了,说:“我女儿机锋要比她老子快捷啊!”

于是居士便决定再留住几天。经七日,州牧于頔(dí)前来问候居士,庞居士对他说:“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好住,世间有如影响。”说完,便枕在于公頔的膝上迁化(指人死)了,遗命焚弃江湖。

于頔旋遣使报妻子。庞婆曰:“这愚痴女,与无智老汉,不报而去,是可忍也。”乃往告其子,曰:“庞公与灵照去也。”子释锄应曰:“啊。”亦立而亡去。母曰:“愚子,痴一何甚也!”亦以焚化,说偈曰:

  坐卧立化未为奇,不及庞婆撒手归。双手拨开无缝石,不留踪迹与人知。

    自后沈迹杳然,莫有知其所归者。

    庞蕴一家四口,或坐、或卧、或站,谈笑之间出生入死,展现了禅者的大自在潇洒,后人无比的羡慕与赞叹。六祖惠能入灭时曾留有预言:“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萨从东方来,一出家一在家,同时兴化建立吾宗。”据说出家即马祖道一,在家即庞大士。

    庞大士遗有诗偈三百余篇,内容多勉人止恶向善,明佛祖无生之旨,及早向道等等,至为珍贵。现录七首:

其一:

  中人乐寂静,下士好威仪。菩萨心无碍,同凡凡不知。

  佛是无相体,何须有相持。但令心无事,遮莫外人疑。

  如人渴饮水,冷暖心自知。

其二:

  迷时爱欲心如火,心开悟理火成灰。

  灰火本来同一体,当知妄尽即如来。

其三:

  世人爱假不爱真,世人怜富却憎贫。

  惟敬三涂八不净,背却如来妙色身。

其四:

  渺渺长江水,周而还复始。昏昏三界人,轮回亦如此。

  轮回改形貌,长江色不异。改貌劳神识,终须到佛地!

其五:

  耳闻无相理,眼空不受色,鼻嗅无相香,舌尝无相食。

  身着无相衣,意随无相得。心静越诸天,神清见弥勒。

  十方同一乘,无心记南北。

其六:

  觉他欲打你,着脚即须抽。已后再相见,他羞我不羞。

  忍辱第一道,历劫无冤仇。此是无生县,不属涅盘洲。

其七:

  见时如不见,闻时如不闻。喜时如不喜,嗔时如不嗔。

  一切尽归如,自然无我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9d1f440101ovw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