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嘉年华
文章来源: zqy682012-09-16 10:49:34
夏日嘉年华---阿拉斯加游轮旅行(一)


到了船上,我们找到了自己的船舱( cabin) ,之前在网上看cabin的照片,觉得和星级宾馆的客房内部陈设无异。进到舱内,看到的也是和 网上的照片一样,不过心里有一点落差:房间里各种该有的设施一应俱全,只是和陆地上的宾馆房间比,全都小一号,但是舱内五彩斑斓的地毯和墙上的画框给人的感觉还是很舒服的,有一瞬间,我觉得自己化成了一条鱼,仿佛置身在美丽的海底世界。小巧玲珑的床头灯是贝壳的形状,用两个孩子的话说,非常“cozy“。

旅行之前,朋友告诉我说在游轮上的首要任务就是吃喝。所以我们放下行李,就直奔 12 层的自助餐厅。

刚出电梯,就听到吉他伴着歌声。循声过去,见餐厅门口,两位皮肤黝黑的亚裔船员在低吟浅唱,他们的歌声和形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椰岛风情,在这前往北太平洋阿拉斯加看冰河的船上,凭添了不少夏日的温暖和阳光。

两位歌者的旁边,是一位长相甜美的亚裔小姐,她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一个spray bottle , 给每个进餐厅用餐的人的手上喷上洁手液,并笑盈盈地对每个客人说:“Wash, wash ! Happy, happy! Smiley, Smiley!” 这位小姐说话的口气好似一个大人对待一群小朋友,我们这群食客即刻返老还童,乖乖地伸出手 “wash,wash,”, 并报之以Happy和Smiley 的表情,我相信这happy 和smiley 也是发自内心的,因为我们确实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自助餐的种类很丰富,除了自助餐,船上还有其他不同风味的特色餐厅。。。。此处省去若干字,就不赘述了。我们在甲板上边吃边聊,好不惬意。不多久,听到广播里说要客人到指定的 地方集中(Drill,了解船上基本的安全应急措施)。父母和我们被分到不同的大厅,于是和老公商定,我负责照管两位老的,他负责照看两个小的。到了集合的大厅,有工作人员演示如何穿救生衣, 爹妈 虽然听不懂,但明白了这就像每次飞机起飞前例行的安全知识讲解。父亲之后告诉我,之前先听到铃声,又听到喇叭里喊话,再看到人头攒动 去不同的方向,还以为出啥事了呢。 我心想,我可得跟紧这二老,不然在这茫茫大海上的茫茫人海里,不懂英文的他们如果遇事找不到我们,难免会茫然不知所措。

Drill 结束后船就起航了。我们来到了船头的甲板, 此时烧烤 BBQ也闪亮登场了!船上的 “领导“ 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让我们一起party,一起找乐吧!

刚刚吃饱喝足的人们即刻进入了"party" 的状态。 这里有露天的游泳池, hot tub和舞台,早有人已经在冷热池子里泡着了,手托各种饮料的服务员在人群里来回穿梭。一组男女船员领头,在舞台上领着大家跳舞,音乐节奏欢快热闹,男女老少都加入了跳舞的人群中。 

我在自助餐厅的时候已经吃得很饱,禁不住烧烤香味的诱惑,还是拿了一盘烤玉米, 一家人围坐在靠舷窗的一张桌子上边吃边看,看船行水上,看美丽的海景,也看快乐的人们。儿子说,他想和爸爸去打篮球,早就看到了那四面和顶部都被网住的海上篮球场。女儿说她吃得太多,要去健身房消耗过多摄入的卡路里。

好吧,你们都去蹦达吧!老公,孩子就全交给你了!我这会儿就陪着老爹老妈坐在躺椅上享受这个吃喝玩乐的夏日海上“嘉年华“吧!


附:

最后得为这个‘嘉年华’正名一下, 网上查到的资料:嘉年华的英文是Carnival,嘉年华是香港人对狂欢节的音译。Carnival源于《圣经》中的一个故事:有一个魔鬼把耶稣困在旷野里,40天没有给耶稣吃东西,耶稣虽然饥饿,却没有接受魔鬼的诱惑。后来,为了纪念耶稣在这40天中的荒野禁食,信徒们就把每年复活节前的40天时间作为自己斋戒及忏悔的日子,这40天中,人们不能食肉,娱乐,生活肃穆沉闷,所以在斋期开始前的一周或半周内,人们会专门举行宴会、舞会、游行,纵情欢乐,而嘉年华最初的含义就是“告别肉食”。如今已没有多少人坚守大斋期之类的清规戒律,但传统的狂欢活动却保留了下来,成为人们一个重要节日。

想想Carnival这个名字挺有趣, “告别肉食”,但物极必反,其实就是大吃大喝。看来把此行称作“夏日嘉年华”也算靠谱。

Carnival 的发音,很难恰如其分地用汉语表达,所以使用了“狂欢节”这个意译,比较直观好理解。后来狂欢节传到香港,香港人将它改译为一个美丽的中文名字“嘉年华”。这个译名,是懂外文又深谙中文的知识分子的杰作,有兼顾音和义的双关之妙,遗憾的是,它不能确切表达Carnival 的狂欢之义。“嘉年华”无论听起来或看起来都显得优雅文气,与Carnival 的热烈、狂放气氛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