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文章来源: zqy682012-02-26 14:45:03



我刚到美国时女儿还小,赋闲在家,曾照看一个和我女儿差不多大的美国孩子
Alex DavidKate Alex的父母。他们第一次到我家“面试”我的时候,我以为David 是拉丁裔,他个头不高,黑发,有点卷,肤色不像白人,Kate 倒是非常典型的美国女性。

 我第一次去他们家,他家的布置有点让我意外:客厅里有两幅中国的花鸟画,还有一个中国风十足的屏风。Kate 看出了我的不解,告诉我,那两幅画是David外婆的画作,David 的外婆是画家,David 的母亲出生在上海。原来David是个中美混血儿!难怪我觉得他的长相不大像老美,还别说,知道了他是中美混血,觉得他还真有点小号“费翔”的样子。

 Kate 在招babysitter 的广告上提到希望应聘者是bilingual , 她说看到我是中国人特别满意,要我不必和Alex说英文,说中文就好。她还说,她的婆婆很怪,从不说中文,也许是她们的家族在中国受到过不太公正的对待。

一次,David和我闲聊,说他在读大学时,有个中国同学不仅功课好,还可以自己给自己理发,让他很感慨,中国人真是聪明。接着又说起他母亲家的一些事,言语中能感觉出他很为自己母亲这边的亲戚而骄傲。

 David的母亲是三姐妹里的一个,David的一个姨妈是斯坦福的教授,姨父是美国人,也在大学做教授。另一个姨妈嫁给了一个德国人,一家人住在德国。David说起在德国的姨妈一家时,特别动容。David 高中毕业时曾去德国姨妈家度假,他的德国表弟不仅会说德文,还会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和英文,让David 艳羡不已。后来David一进大学,就选学了中文。David 还把他的中文课本拿给我看,我记得那是一本中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书,书的扉页上还有David 写得工工整整 的中文名字:他姓“Park”,对应的中文姓氏写成了“潘”,名就是他的外婆给他取的中文名字。David很感慨,他确实很努力地学习了两年,后来实在觉得太难了,学不下去了,就放弃了。他说,如果他母亲也 能像她姨妈教他表弟那样,让他从小学起,那他的中文一定也会像他表弟那样,至少后天再学习中文的时候,不至于这么困难。

 David 同时告诉我,像我们这样生活在海外的中国家庭,孩子有学习双语的最佳环境,一定坚持让孩子说中文,孩子大了会感谢父母的。

 当时我很理解David的遗憾,同时不觉得我的孩子说中文会是个问题。而且确实,女儿在上小学前中文确实不错,还会背些儿歌和唐诗。她四岁左右的时候回国,跟我同学的孩子交流和国内的孩子无异。

 曾几何时,发现两个孩子的中文每况愈下。想来也是我要求不严,忘记了过来人早年的告诫。我一度要求他们在家说中文,当他们姐弟俩开始用英文说话时,我曾试图纠正,他们俩说了一句:“ 我们在说学校的事。”一下子让我 动了侧隐之心:我平时和中国同事不也是习惯用中文交流国内的事吗?而且也是得空就说中文。

 不过看到有的孩子中文说得那么地道和流利,还是忍不住给孩子上上紧箍咒,把David的故事说给两个孩子听听,希望他们以后不要有David那样的遗憾。两个孩子似乎有点感动。同时这个故事也是说给我自己听,我确实没做到防微杜渐,现在也不敢说有亡羊补牢的决心。

 不敢给自己和孩子提出多高的目标和要求,因为以前定的目标和要求最后能 达到的没有几条。不过还是应该自勉:能做多少算多少,尽可能去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