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再给一次机会吗?道歉都可以接受吗?
文章来源: 御树林枫2012-07-01 14:44:34

“他/她道歉了呀?”,“为什么就不能再给人家一个机会?”。虐待关系中的受害者被困扰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之下,似乎不接受这一次的道歉,不乖乖回到虐待关系中再给一次又一次机会,就是受虐者的万般不是。迫使受害者和其自有的家人、朋友和各种社会关系剥离,是施虐者常用的手段,目的是为了完全掌控受害者的霸主地位。受害者可以信赖的社交圈子和舆论氛围被破坏,孤立无援的受害者如同砧板上的鱼肉,任刀俎宰割。要提醒受害者的是:日子是过给自己的;不要和那些不明真相,缺乏常识的人纠缠。要提醒周围众群的是:受害者脱离虐待关系,本身是一个及其艰苦的过程。如果你不了解事情原委,切不可被施虐者的巧舌如簧所蒙蔽(施虐者对有虐待关系的受害者和对其他没有虐待关系的人往往是两副面孔)。其实省省唾沫星子少跟着瞎搀和,并且不要出于种种无知或故意的目的向施虐者通风报信就算是给予帮助了。  

在虐待关系中有个周而复始的怪圈,看看下面这个来自网络的 例子:袁女士结婚已经十多年了,十几年的婚姻生活使她苦不堪言。袁女士的丈夫经常对她恶语相向,后来甚至拳脚相加,大打出手。 

对于丈夫的粗暴行为,袁女士一贯采取退让隐忍的态度,每当她忍无可忍时,就离家出走一段时间,而丈夫会发疯地去寻找她。找到她以后,每次都是痛哭流涕、捶足顿胸、作揖下跪,向袁女士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宣传道歉,哀求她不要离开自己,表示没有她,自己就活不下去了。 

袁女士相信丈夫还是深爱自己的,也就每每原谅了他,跟随他回家去“好好过日子”。可是过不多久,丈夫又故态复萌……于是,袁女士这十几年的生活,就在丈夫的打骂———道歉———再打骂———再道歉———这个怪圈中周而复始地度过。 

分析:

心理学中有一种“心理游戏”的理论可以对此进行解释(卡普曼三角戏剧,会单独开文介绍)。心理游戏是指人们通过扮演“迫害者”、“受害者”和“拯救者”这样一些心理角色来进行的争斗。玩“心理游戏”的人,不管他想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他都至少要拉一个人,来给他当“配角”。 

袁女士和丈夫之间多年以来就是在玩一场如火如荼的“心理游戏”,当袁女士丈夫扮演“迫害者”对她辱骂和殴打时,她乖乖地成为逆来顺受的“受害者”;而当袁女士离家出走时,她丈夫又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受害者”,表示如果袁女士离开他,他就活不了,袁女士又乖乖地跳到“拯救者”的位置上,成为丈夫的“救世主”…… 

再回头看看施虐者为什么会道歉。虐待关系往往是利用肢体、感情(包括语言)、性虐待和经济控制来造成受害者的恐惧和无助来迫使受害者屈服施虐者的控制。家庭暴力行为的发生和发展, 呈周期性模式。模式的形成,一般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暴力周期。每个周期通常包括关系紧张的积聚期(口角、轻微推搡等)、暴力爆发期(暴力发生、受害人受伤)、平静期(亦称蜜月期,加害人通过口头或行为表示道歉求饶获得原谅,双方和好直到下个暴力周期的到来)。加害人往往屡悔屡犯、始终不改。道歉、忏悔只是当家庭暴力暂时失效时,加害人借以达到继续控制受害人的手段而已。暴力周期的不断重复,使受害人感到无助和无望,因而受制于加害人。这个规律不仅仅存在于亲密关系的虐待,也存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人在江湖,误会和伤害时有发生,道歉和接受道歉往往是化解阴霭的方式。然而重要在于:这种误会和伤害是否在反复发生,是否呈升级态势。社会生活中的肢体暴力很少见,但是当虐待方发现语言暴力、经济控制甚至性骚扰难以奏效时,其控制手段就转变为真诚道歉,以图修好来进一步控制。评估一个施虐者不是要看其如何道歉悔过。而是要看在以往因拥有掌控权力而反复虐待的程度和过程。一个有虐待倾向的人真地轻易能放弃深置内心的控制欲么?一个有虐待倾向的人真地能轻易能放下手中的掌控权力(power)么?一个有虐待倾向的人真地能改变自己多年形成的价值观么?一个反复受害的受虐者又不是什么专业人员,为什么被要求来充当“拯救者”呢? 

人们往往以为摆脱虐待关系后暴力自然就停止了,但是,引发虐待的内在动机是加害人内心深处控制受害人的需要。一般情况下,这种欲望不仅不会因为虐待关系的接触而消失,反而会因为受害人提出的正当请求受到刺激而增强。因此,一旦受害人提出分手,加害人往往先是采取哀求原谅、保证下不为例以及利用子女等手段来挽留受害人。然而,如果哀求不奏效, 加害人往往就会转而借助暴力或实施更严重的暴力手段来达到控制目的,因而出现“分手暴力”。(既“我得不到你,就毁灭你。”)这种现象在解除虐待关系过程中相当普遍:包括骚扰受害者及其家人朋友、进行恐吓和诽谤,或/和直接进行人身报复。

 有的实施分手暴力的施虐者声称:“我这么做是因为太爱你“?爱和控制是两回事,无论是否高举爱的旗帜,这种爱只是控制欲和其他私欲的表象而已。我的博客中已经介绍过关于分手暴力的的内容,这里不再赘述。如果受害者认为分手暴力是因为“很在乎自己”,那就大错特错。如果受害者为了减少 “麻烦”而决定不分手(心理学上称认知失调)势必造成更残酷的长期虐待。避免分手暴力,在远离施虐者的同时,要消除与施虐者的接触。因为每一次接触,都要承担分手暴力的风险。同时要有一个比较周全的计划来自保。 

以下是来自中国台湾教育部的影像资料。我想这会触及很多受害者的心灵的痛处。有苦痛,要知道为何而痛,更要了解如何预防和消除痛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