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府建房记(八)
文章来源: 非非的爸妈2011-05-14 06:17:36

非爸年轻的时候也做过“以房养房”,从小房东到大房东,最后坐拥若干房产,过上不劳获,周游世界的美梦。也在90年代陆续买了些房子出租。由于当时资金有限,房子也大多不是在什么好区。后来发现这些营生与非爸的职业规划起了冲突,尤其是时间和精力上无法兼顾。要在一方做好,必须全身心投入。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取谁舍谁便成了一个问题。这其实是个伪命题,鱼与熊掌,价格相差悬殊,选择的天平是明显倾向一边的。但对非爸来讲,是从“吃相”来衡量和取舍的。两条道都能达成financial independent,但做房东,尤其在初级阶段,经常要与房客为些琐事消耗,其中不乏一些个素质低下者。“吃相”要比走professional难看多了。做房东基本上不需脑力,职场要丰富刺激的多。多年房东生涯中有两件事让非爸印象深刻:有一房客,男性,是lorton监狱的correction officer。有次超过两个月没有交房租。非爸周末去收租,这斯竟将监狱看管犯人的大狼狗带回家。当非爸走近时,恶犬狂吠并做扑打状,把非爸的小心脏吓得至今回想起来还心有余悸;其二,一白女,还是个office manager,和妹妹吵架,竟一拳打穿了非爸地下室的drywall,有图为证:

这“粉拳“要落在非爸头上,可不是消受得起的。可怜非爸一介书生,实再厌烦了和这帮玩主长期抗战,只得缩短战线。非爸也曾有过好地区的出租房,房客素质较高,但对硬件相对也挑剔,对破损更是零容忍,什么坏了,必须立即修复。所以说,不论高低素质,都让我累心,不是催房租,就是找人修理,也不省心。“吃相”实在不好看。

非妈常常批评非爸“小资”情节严重;吃不了苦中苦,成不了人上人,故而成不了气候。我就姑且接受吧,谁叫我那么在乎“吃相”呢?但有时又不服气地暗自思量,非妈你如果当年不是遇上西装革履,文质彬彬,谈吐风趣的非爸,而是个奔波于房子间,埋首于修理马桶和计算利息收支比的非爸,你肯下嫁吗?!

好在非爸拿现有投资房子的十年投资回报与其他如股票,债券,基金的十年回报做比较,大致是一致的。时间愈长愈接近,没有明显优势。我们许多时候是先有结论,再套证据。如果你认定房地产一枝独秀,那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忽略地产的许多隐性成本。“分散投资”还是金科玉律,但我们总能在特定的时期内,听到一些“可歌可泣”的投资成功消息,来否定此金科玉律。非爸年轻时也跟风过,也失落过。悟出这一道理后,当九十年代听到股票无所不能和今天听到那个谁谁乘机买了多少多少房子,发大了等等,都能淡定一笑置之。这是人性所致,我们内心都崇尚英雄而蔑视理。颠覆传统的故事要比循规蹈矩的故事刺激得多。这也是人的无奈。我们连这样一个简单易守的投资原则都难以遵守,逞论要做靠自己力量来“行义,好怜悯,存忏悲之心,与神共行了……

对了,真理绝对不会是从丈夫嘴里说出来的。所以非妈一再让我别在这里瞎扯。大概在她心目中,说真理的人一定是高大威猛,气宇轩昂者,就你吃饭打嗝,睡觉打呼,无所作为的人哪有可能说出真理呢?!咳,网上的弟兄们,太太的评价千万别反驳,也不要灰心,这是常态,要顺势而为。明白这点能化解不少夫妻矛盾。

2009年非非们两岁了,我们好像终于轻松了一点。买房就又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非爸顺着MBA教导的步骤,召集了第一次全家 听会,万万没想到这场原本关于买房的public hearing 听证会最后竟演变成了一场关于公校,私校,价值观,生活style的全民大辩论……

地基起来了:

近看,这是靠车库一边:

未来的前门:

走出地下室:

这些照片有点像当年看非非们的B超,您得用点creative visualization, 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