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参拜--中国外交的战略机遇
文章来源: ych20002014-01-01 00:30:03

安倍参拜--中国外交的战略机遇

来源:环球时报2013-12-31;作者: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 阎学通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于12月26日参拜靖国神社,实现了他梦寐以求的担任首相当年就参拜靖国神社的政治夙愿。安倍这一做法必然恶化中日关系,影响中国经济建设的国际环境。然而,管子曰:“国修而邻国无道,霸王之资也。”安倍为日本军国主义战犯翻案的无道行为,也是中国外交战略的一个资产。

安倍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不仅引发了中国和韩国的强烈抗议,也引来俄罗斯、欧盟及联合国的批评,连对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从不公开表态的美国,这次也破例以驻日使馆名义发表声明,表示“失望”。英国、菲律宾、印尼等国的媒体对安倍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批判。英国《每日快讯》称安倍的行为是“新的挑衅”。国际社会对安倍参拜的谴责,显然是中国争取国际社会孤立安倍政权的机遇。

安倍顽固到底的做法,是我们放弃顾全中日关系大局这个包袱的机遇。安倍明知参拜靖国神社会恶化与中、韩的关系,会引起国际社会以至美国的不满,但他仍决定参拜,这说明他认为参拜比不参拜更有利于实现他的政治目标,即争取国内对修改和平宪法的支持,重获战争权,使日本成为所谓的“正常国家”。安倍在明知伤害日本国际利益的情况下参拜靖国神社,这意味着他在执政期内很可能都会采取与国际社会对抗的政策,不给中日关系改善留任何机会。这将使我们可以无顾虑地在历史分歧、领土争端、海洋权益这三个长期困扰中日关系的问题上,做足我们该做的事,为今后中日战略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可靠的全新基础。

顾及中日关系的战略大局以及日本人民的情感,中国长期以来在靖国神社问题上仅对日本政府采取规劝的政策,而难下决心纠正日本社会上的错误历史观。安倍上台以来,日本国内的右倾势力急剧膨胀,正从支流向主导思潮发展。日本时事社2013年年初公布的民调显示,有56.7%的受访者支持安倍参拜靖国神社。由于日本政府从不主动批判日本军国主义的二战罪行,而是采取轻描淡写甚至掩盖事实的做法,因此使许多未亲身经历二战的日本人不了解日本在二战中的犯罪行为。在日本的中青年中,流行的观点是二战为帝国主义间的战争,战争双方没有正义与不正义之分。更有甚者认为日本的二战罪行是战胜国强加给日本的。如果不改变日本社会中的这种思想认识基础,靖国神社问题对中日关系的负面影响无法消除,对地区安全的威胁也无法消除。

安倍参拜靖国神社恰好使我国不必再有投鼠忌器的顾虑,可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一项日本二战罪行的教育工程。我国可以借鉴以色列对全世界进行德国纳粹迫害犹太人的教育经验,如建立小展览馆,图片展会、媒体报道、广告宣传、个人演讲、学术研讨、散发简介、出版著作等多种方式。通过在世界各地及各种国际场合开展低成本的历史教育工作,使全世界的人不忘记日本军国主义的残酷行为。这项工程的重点是在国外或国际场合进行,因此可倡议全体华人在世界各地共同参与。为增强这一工程的效力,有必要区分安倍政府与日本民众,配合这一工程的策略应是,鼓励中日两国企业加强经济合作和人民之间的广泛往来。

在全球范围开展日本二战罪行教育工程具有多重战略作用。一是使国际社会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危险,增强对日本右倾势力的国际压力,防范安倍政府对东亚地区构成的安全威胁。二是使日本民众在国外经常受到日本二战罪行的教育,意识到安倍政府给日本带来的政治耻辱,弱化安倍右倾政策的国内社会基础。三是增强人们对日美同盟助长日本右倾势力的警惕,使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以日美同盟为基石的政策失去正义性。四是依据日本政府对二战历史的认识态度调整确定该工程的力度大小,为与安倍之后的日本政府改善关系创造条件。再有,防止日本对二战罪行记忆的淡化,把日本认识二战罪行作为发展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另外,通过该工程展现我们承担国际安全责任,维护国际正义和维护地区和平的形象。

安倍参拜靖国神社这个机遇,不仅在于使我国对日政策获得道义制高点,使日本处于道德洼地,还使我们与日本之外国家发展战略合作多了一个抓手。利用好安倍参拜靖国神社这个冲突,我们可以促成与俄罗斯在维护二战战胜国国际地位方面的合作;通过与韩国共同搞日本二战罪行工程,拓展与韩国在东亚地区的安全合作;从防止日本破坏二战后国际秩序出发,强化美国对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重要性的认识;使东盟认清日本为了修改宪法不可避免地故意与中韩对抗,也必然会阻挠东亚的区域性合作,从而与东盟共同探讨应对日本阻碍地区经济合作的战略。

外交战略从韬光养晦向奋发有为的转变,其实是从回避冲突向利用冲突的转变,是从等待机遇向创造机遇的转变,是从适应环境变化向塑造良好环境的转变。利用安倍参拜靖国神社这个战略机遇,建设起一个使世界人民永不忘记日本二战罪行的教育体系,从而为中日关系的良性发展奠定一个永久性的政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