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庸风雅之冏
文章来源: Ithacajohnwayne2011-02-19 13:37:37

搬到小城之后, 遇见许多老中. 与先前在大苹果时不同, 这边的老中大多是自我感觉非常良好高级知识分子. 诚然, 能跻身于一个世界一流的学府, 的确是有自我感觉良好的理由. 别人是奈何不得的.

我是秋天搬上来的. 不久就是圣诞节. 一些人在一起商量唱歌的事. 恰有一位中文系教授, 在英文系做访问学者. 这位教授睿智且自信. 建议试一试分部合唱. 我看了一下, 在场的都是饱读之士, 有博士后N年的经历, 且踌躇满志. 学历都是硕士以上, 甚至不乏李梅亭高松年之流. 就找出一首相对容易的曲子. 大家一开口, 便只剩下一个囧字. 分部是分部了. 只是分的太多了. 四个声部的歌, 我们的博后教授们唱出了近二十个不同的调子. 最准的, 也差了半度. 也算是奇迹了.

记得在车城的时候,  有这么一位心地善良也略有些才气的朋友. 年纪不大, 却已经微微地谢了顶. 不妨暂且称之为谢兄. 这位谢兄当时是单身. 看见旁人, 尤其是那些并不怎么起眼的人, 成双成对, 恩恩爱爱, 繝鲽情深的样子, 多多少少有些不平. 平日里有意无意就会显摆县摆, 特别是有女士在场的时候. 那时都是穷学生. 有空大家在一起看录像, 就很开心了. 有一次, 忘了是什么片子. 到了一个婚礼的场景, 响起了一段音乐, 却不是多数人熟知的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 借着一丝酒劲, 谢兄大发感慨. “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这是什么导演. 婚礼却不用婚礼进行曲”. 话音刚落, 在座的另一位男士不紧不慢地说: “这正是婚礼进行曲,门德尔松为莎士比亚名剧'仲夏夜之梦'配乐之一.”好在十数年前,大家都还厚道.知道闹了笑话, 哈哈一笑,事情就过去了.

冏事到处都有.自己也有过.看‘汉武大帝’,有一幕是中行说为单于献计,用了一句成语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当时记得这是三国是孔明的一计.就嘲笑导演让中行说说出了几百年后孔明的话.不光如此,还到处张扬,颇为得意.不料几年之后,无意间发现最初用这条计谋的竟是刘邦.直到现在,仍觉汗颜.

年少时常用一副对联自勉.“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如今人到中年,尚未养成能容的肚量.虽常笑可笑之人,也难免会笑到自己头上.人生之冏,恐不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