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浪漫曲》和 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
文章来源: switchover2010-10-10 10:12:00


罗伯特 · 舒曼 (Robert Schumann 1810.6.8~1856.7.29), 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自小学习钢琴, 7 岁开始作曲。 16 岁遵母意进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 19 岁起师从维克学钢琴 ,当听到帕格尼尼的演奏,他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放弃了法律的学习,专攻音乐。后因手指受伤,遂转向作曲和音乐评论。 1835-1844 年,独自编辑《新音乐杂志》,开始创作大量钢琴作品 , 刊发了大量评论文章,成为当时德国音乐艺术生活中革新与进步艺术倾向的喉舌。 1840 年与维克之女德国钢琴家克拉拉结婚 , 同 年获耶拿大学哲学博士, 1843 年赴莱比锡音乐学院任教。 1844~1850 年,移居德雷斯顿继续从事作曲和指挥。因精神疾病日趋严重 1854 年投河被救,两年后逝世于精神病院。

舒曼的作品,以钢琴曲和歌曲居多,他的钢琴作品有很强的文学功底,常表达人和事在心中激起的反响,他继舒伯特之后发展了浪漫主义的钢琴音乐风格。他惯以数首歌曲组成套曲,以浪漫主义诗人的诗作为歌词,注重诗的内在意境。作为音乐评论家,他热情推崇巴赫、贝多芬,赞誉肖邦、勃拉姆斯的天才;他的积极评论,对浪漫主义音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代表作有钢琴曲《蝴蝶》,《狂欢节》,《童年情景》等,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和生活》,《诗人之恋》;艺术歌曲《月夜》,《奉献》,《核桃树》等。 他的论著有《论音乐与音乐家》等。 舒曼继承发展了舒伯特歌曲创作传统,进一步丰富了钢琴伴奏的表现方法,注重选择富有诗意的歌词,故享有诗人音乐家的称号。

约翰奈斯 · 勃拉姆斯 ( Johannes Brahms / 德语: Yuehannaisi Brahms, 1833.5.7 - 1897.4.3 ),德国作曲家 。 1833 年 5 月 7 日出生于德国汉堡的一个职业乐师的家庭里。童年生活十分贫困,父亲是低音提琴手, 7 岁随父亲学钢琴, 10 岁便在水滨酒吧里演出,十五岁时举办了一场独奏音乐会,开始作曲,写了不少沙龙音乐作品,包括多种舞曲、进行曲和管弦乐曲改编曲等。二十岁时用半低音钢琴演奏贝多芬的协奏曲,并当场把每个音都提高了半音,移调试验引起了年仅 21 岁的哈诺瓦管弦乐团首席乐手约阿希姆( Joseph Joachim) 的兴趣,勃拉姆斯为约阿希姆写了毕生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约阿希姆感叹勃拉姆斯的才华像 “ 宝石一样纯净,雪一般柔润 ” 。 勃拉姆斯 在约阿希姆推荐下,投奔至魏玛的李斯特,然而勃拉姆斯对李斯特花哨的音乐风格及其反感。后来他怀揣推荐信找到杜塞尔多夫舒曼夫妇,得到赏识与支持 , 被推向乐坛。 1862 年到维也纳,在充分准备后才开始写交响曲, 1876 年完成 C 小调第 1 交响曲 , 1877 年完成 D 大调第 2 交响曲 , 1883 年完成 F 大调第 3 交响曲 , 1885 年完成 E 小调第 4 交响曲。除了四部不朽的交响曲,还有许多非交响作品,都有浓厚的勃拉姆斯特质。 19 世纪 60 年代,他定居维也纳,把当时欧洲的这个音乐中心作为他的第二故乡。 1897 年 4 月 3 日逝世于维也纳,汉堡港的所有船只都为之鸣笛并下了半旗 。

勃拉姆斯是德国音乐史上最后一个有重大影响的古典作曲家,被视为 19 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 “ 复古 ” 者。他是创作与演奏并重的作曲家。但他没有进过音乐学校,靠他自己的勤奋好学、他的卓越才能和对自己所献身的事业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觉悟。他的成熟的作品证明了他掌握着登峰造极的艺术技巧和才华。他的作品兼有古典手法和浪漫精神,极少采用标题,交响作品中模仿贝多芬的气势宏大,然而笔法工细,情绪变化多端,时有牧歌气息的流露,仍带有自己特点。勃拉姆斯的音乐既反映出他德国北部故乡的朴实无华,又反映出维也纳的妩媚动人。在他的最大型作品《德意志安魂曲》中表现出了这两个方面。他出自对人类善良的信念和对德国人民的爱,紧紧依靠德国古典音乐大师 —— 自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到舒伯特和舒曼的传统,创作出足以同十九世纪末德国音乐中开始出现的一些颓废现象相对抗的包罗万象的作品来。在德国音乐中,人们常把勃拉姆斯同巴赫、贝多芬姓名的第一个字母总称为 “ 三 B” , 其作品成为贝多芬之后西欧交响音乐的杰出典范 , 次人们把他的《第一交响曲》誉为 “ 贝多芬第十交响曲 ” 。勃拉姆斯自己也曾记叙说: “ 在我背后不断地听到巨人(指贝多芬)的脚步声。 ” 重要作品还有《 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匈牙利舞曲》第五、第六,管弦乐《学院典礼序曲》及乐作品《摇篮曲》等优秀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