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礼物交换
文章来源: ShanShan332013-12-19 20:06:38

上周儿子过生日。可是学校只允许周五带蛋糕去学校庆生。周五一大早我拎着两大盒的cup cake送儿子去学校。出门之前儿子突然想起什么。在书包里翻了半天翻出了一张纸。一边递给我一边自言自语地说“差点儿忘了”。我接过来一看是一封要家长签字的信。内容是班级在这个星期里会有一个“Secret Santa”的活动。参加活动的每个同学每天做一件事或带一样礼物去给另外一个同学(抽签决定)。因为参加的同学每个人都带一份礼物来,所以每个人也都可以得到一份礼物。活动对于每天的礼物交换都有简单的规定。周一:赞美话语送给他/她:周二:写一个小幽默与他/她分享;周三,亲手用纸做一个礼物;周四,送一个你喜欢的有红色和绿色的玩具;周五,送一本书给他/她。活动是自愿参加的。每个申请参加的同学必须得到家长的签字同意。并且保证会按照规定按时把礼物送到学校,不影响礼物交换的进行。我问他想不想参加,他说想,于是我就签了我的名字。

周一和周二的礼物基本上没有太多的准备工作要做。周二晚上儿子开始找纸,各种质地和颜色的纸要亲手为同学做周三的礼物,他叠了四只肩并肩的纸鹤(他在kids college 上的叠纸课在这儿派上了用途)。周三下班后去学校接他,他坚持先去商店买礼品再回家免得等会儿忘了。因为周四的礼物要求是有红色和绿色的玩具,他看中了一个可以唱歌的音乐圣诞熊玩具。另外还买了一本哈里波特的书作为星期五的礼物。晚饭后就是忙着包礼物写卡片。他坚持自己做这一切,光是包礼物就来来回回地包了好几遍。一边包一边开始满怀期望地猜测他能得到的礼物。他说他买了最喜欢的会唱歌的圣诞熊做礼物,抽到他的同学也一定会买一个最喜欢的礼物送给他。洗了澡上了床还在想着今天能得到什么样的礼物。今天早上我上班出门前看到那个音乐圣诞小熊包的有点儿歪歪扭扭,又去找了一个礼品袋把玩具放进去。因为总是想儿子送出去了礼物要“象个样儿”。

晚上接了儿子回来,一边做晚饭一边和他聊天。突然想起了今天的礼物交换的事。就问他收到礼物的同学喜欢不喜欢那个圣诞小熊, 他很高兴地告诉我她非常喜欢。我又问他收到了什么礼物。没有声音,我再问,结果是一句低低的“Nothing”,语调里充满了失望。
“Nothing?”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Why?"
“I don't know, whoever picked my name did not bring any gift..."

看着失望的他,我不知道该说什么。这是他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居然就不得不面对这样不公平结果。虽然这实在不是件什么大部了的事,可是我为他不平,他那么真心地付出,那么热切地期望。没想到的是他的热情就这样被一盆冷水浇灭了。平心而论,这件事应该是家长的失误。孩子们小,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忘了或者做的不周到都是难免的。这也是为什么学校要求家长必须签字同意的原因。家长既然签了字同意孩子自愿参加这样的活动,就应该督促帮助孩子。这样漏掉礼物给别的孩子带来失落是不应该发生的事。试想想如果他们自己的孩子高高兴兴地送了礼物出去,空着手失望地回来又该做何感想?

不过转念再一想,这其实也是很好的一课。虽然是真心地付出理应得到回报,但是生活并不是由“应该”组成的,不应该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也会发生在每个人的身上。很多时候期望的越多失望就越大。要懂得付出的时候期待着回报是一种自然的心态,但也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那就是很多的时候,真心付出也会没有回报,也会付之流水。而且付出和回报不总是是等值的和成正比的。只有经历了不公平,才会更珍惜公平。有了被不公平对待经历,才会更懂得如何公平地对待他人,从他人的角度去体会去学习人是希望怎样被对待。

令我欣慰的是,对这样的结果,他虽然很失望却没有沮丧。因为当我问他下次有这样的活动时是否还要参加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说要。他的理由很简单,他说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像今天抽到他名字的那个同学那样。还说,说不定那个同学就是忘了,说不定明天就会给我带礼物了呢。 我很欣慰,我喜欢他的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