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失败与挫折中奋起——看《我是歌手》6
文章来源: 点缀2013-02-24 15:18:20






在失败与挫折中奋起
——看《我是歌手》6

 

观看《我是歌手》,情不自禁地就会联想到《中国好声音》。这两个节目之间还真是全然不同,没有可比性。《我是歌手》没有导师,没有学员,更没有导师与学员之间的双向选择,因此不会有太多的变化与激动,更不会有甚具凝聚力的团队精神与动人情感的呼唤与交流。

 

但是由于是成名歌手之间的比赛,所以《我是歌手》又有《中国好声音》所没有的简约与明了,快捷与利落。更重要的是它展示了专业歌手的历练与风范,造诣与气质,追求与进取,让人们管中窥豹,一睹歌手们不为人们所知的另一面,拉近了观众与歌手之间的距离。

 

由于有这样的特性,《我是歌手》也越发突出了它的竞争性与排他性,每轮的两场比赛都是一次无情的尘埃落定,然后下一轮又是一次重新开始。每场比赛每个歌手只唱一支歌,两场比赛下来,通过每个歌手所唱两首歌的总成绩,再在七位参赛歌手中淘汰一位总分数最低的,接着在下一轮中再补充一位新的参赛者。如此循环延续,直到实现比赛的目的,在一定的时间里,诞生一位歌王或歌后。

 

迄今为止,这个比赛已经进行了三轮六场赛事。先后有黄贯中,杨宗玮,陈明被淘汰出局。有“温柔歌后”之称的陈明在比赛中坚持了三轮,参加了六场比拚,是三名遭淘汰歌手中参与比赛场次最多的,对这个舞台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感情。同时,她的离去也确实让不少现场工作人员难过,这个的画面播放出来,还多少有点儿让人感慨不已。但这就是规则,黄贯中,杨宗玮没有例外,陈明当然也不能有例外。能赢得起,自然也输得起,这也是这类电视节目参加者所必需要有的素质与坚强。

 

这场(第六场)比赛有两个不能忽视之点,一个是在上一场(第五场)比赛分数垫底的沙宝亮咸鱼翻身,竟然取得了第四的好成绩。另一个就是尚雯捷,她的一首萧敬腾的《王妃》,男歌女唱,唱出霸气。这两位选手的靓丽表现,尤其是沙宝亮的绝地反攻,重新拉开了他们与其他歌手之间的距离,也彻底粉碎了陈明进入下一轮的希望。

 

由此也可以看出,一个歌手的去留,决定权更多的时候不在自己的手上,自己表现的再好,发挥的再正常,也无法抵消因为别的歌手表现的更出色,发挥的更正常所带来的毁灭性打击。除非自己有稳定的实力,又有超常的发挥,而别人在此时又恰巧表现欠佳,才会有幸运降临,否则还是难逃厄运。

 

沙宝亮这次是相当的重视,歌也选得对,真是《让每个人都心碎》,他一张口,就有十年前他唱《暗香》的那种意思。找回了感觉的他,不仅拿到了好成绩,也因此化险为夷,躲过一劫,不再被淘汰的危险所折磨,可以在第四轮的比赛中重新出发了。

 

尚雯捷是2006年超级女声的冠军,经历过超女的残酷竞争,是七位歌手中,唯一一个经受过严格比赛洗礼的人。因此,尽管她很年轻,出道也只有六年,但是她的表现却是沉稳老练,很有章法。她一路走来,不断变换策略与歌路,三轮比赛下来,成绩节节攀升。由最初的第五名,到第二轮的第四名,再到眼下第三轮的第三名,不知不觉中就跻身于黄绮珊与林志炫的身后。

 

她说“音乐是有风格的,我的价值就是那个风格。”她说的没有错,她风格鲜明,富于尝试,是一个很有冲击力的主儿。在第六场的比拼中,她凭着对音乐的热爱与执着,以自己编曲的电子音乐为利器,向每一个都是她的前辈的竞争者发起了一次猛烈的冲锋,一举取得单场比赛第二名的最佳成绩。她的能力越来越具有威胁性,如果她最终封后,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当然,林志炫,黄绮珊,周晓鸥还是目前场上的最大看点。黄绮珊没有因为第五场选歌不当而继续错下去,这一场她选择了符合她嗓音特点的《回来》,果然那个激情女王般的黄绮珊又回来了。一曲唱罢,掌声不绝,叫好声震耳,并以超高分夺冠,因而也使她第三轮的总成绩排到了林志炫之前,成为第一名。

 

在已进行的三轮比赛中,这是她连续两次拿到单轮冠军,只有第一轮是第三名。但是这首《回来》还是不能同她在第二场唱的《不离开你》相提并论,甚至也无法同第一场她唱的《等待》相比。黄绮珊是具有不俗的实力,但在这一场中,不是她唱得太好,而是别人唱得缺少了精彩,才使得她的《回来》大有空谷回音之感。

 

在第五场才参赛的林志炫,当时一出现就技高一筹,力压群雄,取得了第一。如果继续保持他的风格,这一场(第六场)他无疑还是可以问鼎冠军的。可惜的是他改变了歌路,唱起了周杰伦的《烟花易冷》。周的歌有方文山的词而显得很有文艺气息,可是周的曲风是以快节奏而特立独行的,再加上他那含混不清的吐词,使他的歌自成一派。别人唱他的歌,模仿不易,唱好更难。又由于他的曲调不太有变化,在比赛中并不讨巧,尤其是很难引起大众评委的共鸣而获得高分。林志炫就吃亏在此。

 

专家对林志炫的《烟花易冷》评价很高,说是把这首歌唱成了一个全新的作品。有许多网友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林志炫唱的比周杰伦还好,声音清澈优美,歌词也清晰可见。这些都是事实,可是又能怎样呢,由于歌曲本身的先天局限,无论怎样改编,林志炫唱起来,还是缺乏必要的高潮与灵性,无法产生出那种《没离开过》所带来的冲击,甚至都赶不上《你的样子》能让人印象更深刻。

 

所以,一个再有实力的歌手,在比赛中如果所选的歌偏离了自己的特长,那么这首歌就是选错了,就会成为分数的毒药,当然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产生不了最佳效果。毕竟比赛不是观赏性的才艺表演,比赛的歌曲一定要有极强的挑战性与竞争力,不能有丝毫的大意与闪失。

 

同样,周晓鸥也是因为选歌不当,他唱王菲的《天空》,还是没有办法能够唱出自己的优势,只取得第五名的成绩。羽泉组合唱的《我想有个家》也有这个问题,即使使出了浑身的解数,还是事倍功半,成绩倒数第二。这对组合选手第一轮的总成绩是第一,第二轮第二,到了第三轮竟然是第六了,成绩下降的太快了。

 

这种状况的产生,恐怕主要的原因是别的选手开始时进入状况慢,但后来居上,进步得很快,就把羽泉给甩到后面去了。如若此,真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虽然残酷,但没得商量。不过也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这一场(第六场)的观众听审比前两轮的观众听审更理性,更有鉴别力,也更有独立见解。

 

《我是歌手》是个引进模式,因为没有具体的操作宝典而有些先天不足。不知道这台节目最后会怎样,但是从已经举行过的六场三轮比赛来看,倒是选手与五百位观众听审都逐渐进入了佳境。歌手们也不再像刚参赛时那么得举足无措了。他们开始适应这个比赛的特点,取得了一些相应的经验,能够在失败与挫折中继续前行,努力奋起。

 

总的来说,他们每个人都有相应的调整与提高,即便就是刚刚被淘汰出局的陈明,她的表现也是一场比一场好,卯足了劲一拼到底。歌手们表现出来的敬业般的参赛精神,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也是值得称道的。 据说即将接替陈明位置的是台湾女歌手辛晓琪。这又是一位深具实力的歌手,曾经因为李宗盛的《领悟》而一夜扬名华语歌坛。她的加盟一定会让《我是歌手》激起更大的风浪与漩涡,从而更好看,也更有期待。

 

据说五百位观众听审是按着不同年龄段构成的,并且是流动的,就是说是不断更新变换的,不是从一而终的。而且更重要的是这里面没有参赛歌手的歌迷。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因成长年代不同,而带来的喜好偏差,以及人为的或是情绪化的偏爱与偏见,有助于评判的相对客观与公正。从这一场(第六场)的评分来看,大致上还是符合情理的,经得起推敲。也说明这批大众评委还是很有眼光与水准的。

 

湖南,地杰人灵,虽然不是经济高度发达的沿海地区,却从来都是一个文化大省,电视创意尤其领风气之先。湖南卫视更举办过许多有影响力的综艺与选秀节目,也培养了数不清的,具有相当审美能力的电视观众群体,他们在《我是歌手》这个大型节目中又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因为有这么多好观众,中国流行音乐才得以借助这样的平台一展风姿,为音乐爱好者留下一笔丰厚的财富。

 

不管这台节目以后怎样,到现在为止所传递出来的视听感觉都是极其鲜明,也是相当正面的。《我是歌手》的参赛者都是有过骄人经历的歌手,他们能勇于参与到这个节目中来,不怕失败,说明他们热爱自己的事业,愿意在艺术道路上不断地进取与挑战自我。他们在镜头前的严肃与认真,勇敢与顽强,本身也是对观众的一种引导与激励。

 

所以世上无难事,只要有心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先人的数千年智慧结晶,明白无误地道破了一个真谛,那就是无论做什么,只要兢兢业业,肯于钻研,愿意付出,就一定会有所收获。同时加以时日,也就会成为那个行业的专家与权威,状元与模范。歌手如此,专业人士如此,普通劳动者也是如此。因此做歌手与做人是一个道理,不怕失败,就怕失败了不再奋起。只要自强不息,就能活出精彩,就没有挫折能征服自己。